朱海
?
從再見到再見
朱海
1 朱海 回家 布面丙烯油畫 180×260cm 2015
2006年的羅中立獎學金迎來全新的歷史時期,作為重啟之后的首度評選也開啟了新千年后在中國范圍內對全國藝術學生的選秀時代,并且一直堅持高學術規格的評選團隊,以及嚴格的遴選程序和公開展出。在激烈變化的中國社會里許多事物大都曇花一現,但羅中立獎學金與此不同,這種堅持讓它走到了自己的第一個十年。
記得2006年羅中立獎學金評選結束之后,獎學金贊助人仇浩然先生來到我的工作室,言談間流露出我可能獲獎的信息,但我當時并沒有在意,還是年輕,總是抓不住重點,事后多次被他笑話“遲鈍”。又過了些日子,獎學金展覽即將在位于四川美術學院校園內的重慶美術館開幕,我風塵仆仆從位于數十公里之外的新校區返回到黃桷坪老校區,天色已晚錯過了飯局,打電話得知評委和學生們都在學校后門一家小酒館聚會,于是又輾轉推門進去一瞧,這里早已是人聲鼎沸。在簡單寒暄之余,和一位帶圓框眼鏡衣著體面的儒雅中年男子握手,“你這個真家伙出現了”,這位便是陳丹青先生。
“遲鈍的真家伙”成為留在我記憶里那一年羅中立獎學金的關鍵詞。晃眼間十年過去,那一屆的評委和學生們都各自變化,羅中立先生卸下了四川美術學院院長的擔子,皮力先生去了香港M+美術館做策展人,陳丹青先生做起了真正意義上的“文藝網紅”,當然還少不了杜柏貞(Jane DeBevoise)女士和高名潞先生。獲獎者里邊除了彭漢欽和我做了同事留在川美任教之外,其他的獲獎者和參展藝術家應該不是在各個學校教書就是做自由藝術家,或者轉行另謀生計,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小伙伴們各奔東西”。
2006年前后也是我早期系列繪畫作品的重要階段,在個人成長中能與羅中立獎學金結緣也算是幸運。當時的繪畫作品大多以“眼睛”為主題,每個場景里都有一個視覺的絕對焦點,畫面直接有力,沒有顧慮,是貌似嚴肅的人文思考和青春期荷爾蒙雜糅的產物。高名潞先生當年的評語也一語中的“朱海吸收了超現實主義的手法,把眼睛作為‘自我’的隱喻,并把‘自我’放到自然和人文空間之中,以表達他對人類生存空間的想象和體驗”。
隨著生命的變化,遇事遇人增多,感知的復雜性也越來越強 ,于是便有了這幾年以來繪畫的轉變。這個變化來自于我自身生命軌跡的振動,在以前看來很重要的事情分量開始減輕,而在以前看來不那么重要的事情開始變得沉甸甸的。思考的網狀結構成為一個濾網,流動的物質依然流動,而重要的結晶被濾網阻擋和篩選了下來,成為我新創作上的圖像依據。追問這些看似消逝實則無形存在的事物們的剩余價值,成為了我的工作樂趣。每個藝術工作者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和節奏,我用自己的方式和步伐來輔證我生命的軌跡。
和其他評獎一樣,獎學金就像一盞探照燈,會惠及被燈光照亮的人,給予其能量,同樣也影響著那些燈光看似照不到的地方。在網絡飛速發展的今天,碎片式的閱讀才剛剛被人習慣,科技又再一次升級,無形中使得每個人都化身為互聯網的結點,既是信息的中心也是末梢。藝術創作隨勢而動,更多的新個體和組織單元的出現編制出一個更大更多元化的展覽工業。在這個環境下出現更多的評選活動,也就不足為奇。不同的價值取向和花樣迭出的海選豐富著這個選秀時代,這也是當下的口味。能進入這樣的秀場固然是好,但更重要的是走好接下來屬于自己的路。
在羅中立獎學金十周年之際,我的教師生涯也走到第一個十年。我與羅中立獎學金在十年前的相逢后各自出發,轉眼間又相遇在路上,這樣的描述好像有些俗套的戲劇性,但更具戲劇性的是這些年還有我曾經指導過的學生入圍獎學金。相逢就注定了分別,既然又要說再見,那么唯有祝愿彼此都能在各自未來的路上找到自己更不一樣的價值。
2 朱海 再見,墜落 布面丙烯 100×80cm 2014
From Goodbye to See You
Zhu Hai
摘要:朱海,1980年生于重慶,2006年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獲羅中立獎學金,并留校。現任教于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工作、居住在重慶。2006年,朱海于重慶舉辦個展“心眼”,2007年于臺北舉辦個展“大開眼界”。羅中立獎學金影響了朱海的藝術事業,也影響了他的職業軌跡。與羅中立獎學金并行的十年教師生涯,讓朱海對青年藝術評選有著深刻的理解與體會。
Abstract:Zhu Hai, born in Chongqing in 1980, graduated with MFA degree from 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 presently living in Chongqing and teaching in Oil Department of 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 In 2006, Zhu Hai held his solo exhibition “The inner eye ”in Chongqing. In2007, he held another solo exhibition “Eye-opening”in Taipei. For him, Luo Zhongli Fellowship has not only influenced his art career but the career path.Teaching for ten year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uo Zhongli Fellowship provides Zhu Hai a deep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e on youth art compet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