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道貴 李付才 劉興寶 朱婭玲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5-000-02
摘要思想政治(以下簡稱思政)教育工作,一直是我黨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將思政宣傳工作譽為黨的“生命線”這一說法毫不為過。從黨的發展歷程來看,無論在國民革命時期、土地戰爭時期、抗戰與解放時期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思政工作都是解決矛盾、推動進步的關鍵助力。即便是在當前社會,思政工作對企業的良性發展與運營同樣意義重大,是組織領導工作的核心所在,且直接關系到企業文化的構建和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實現。借助行之有效的思政措施,能夠強化企業組織管理能力,提升工作績效與經濟效益,使企業的知名度得以提升,并獲得良好的外部形象。所以,立足于經濟新常態背景之下,強化思政工作,是保證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本文將圍繞思政工作對企業發展的意義及其改善建議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企業管理可持續發展政工
思政工作的有序進行有助于增強全體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從而在實踐中內化為物質動力,為企業增效提供精神支撐力。立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機遇期,全社會各企業要堅持精神文明建設不松懈,為思政工作的高效進行創造有利契機,使之在更好地服務于員工、服務于企業的同時,產生經濟助推的力量。
一、思政工作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思政工作的踐行與落實情況直接關系到企業能否實現自身的良性發展,從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保駕護航。思政工作藉由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實現對社會主體的思想啟蒙與思想指引,能使主體改變偏頗性認知以及謬誤的桎梏,進而提升自身思想境界以及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時亦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與企業自身科學發展的基準線。
第一,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及企業的發展理念。藉由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踐行與落實,使公眾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指引,從而保證黨的重大方針、路線得以堅決貫行。對于廣大企業而言,依托對領導與員工進行思政教育,能夠使之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實現理念的創新,從而進一步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夯實理論基礎。
第二,維護了企業穩定。主體所實施的外部行為乃是由其自身思想意志所決定。從社會發展整體層面來看,黨風建設的落實和社會風氣的引導,對“中國夢”這一偉大戰略圖景的實現意義重大。從企業自身角度來看,是否具備優秀的企業文化,員工的思想境界狀況如何等問題對企業的穩定發展有著直接影響。而在這一過程中,“人”是其中最關鍵的決定要素,因此,企業必須注重對員工進行正確的思政教育,使企業在夯實核心競爭力的情況下,同步提升業績和市場競爭力。
二、強化思政工作教育效能的實踐措施
(一)革新體制,使企業政工工作更具指導性
改進宣傳教育學習制度,革新體制機制,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企業工作重點,正確引導員工善于學習、遵守紀律,不斷創新。首先,傳統思政工作多以會議形式展開,多是圍繞黨和國家提出的新政策、新要求的解讀與學習,具有一定的應對性和反思性。然而,新形勢下的思政工作理應秉持超前性和學習性等特質,一來便于廣大員工形成定期學習、不斷補充理論知識的自律性;二來企業發展所涉面眾多,且牽扯成本巨大,需要動員企業內每一雙眼睛、每一個頭腦去觀察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因此,要想廣泛意義上收集這些觀點、意見,就需要建立健全例會匯報機制,為員工提供發現問題和提供解決方案的有效窗口。換言之,企業發展離不開個體支撐,只有當個人的思想觀念與企業建設高度契合時,才能夠推動企業發展朝著正確、積極的方向前行。
(二)調整內容,依托思想理念升華企業文化
圍繞企業發展要求和企業文化建設,調整和充實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首先,可通過舉辦各種類型的企業活動,讓政工人員和普通員工之間能有更多交流機會,實現現代思想理念的廣泛而有效的傳播。當然,為了能讓思想宣傳效果最大化,可將員工感興趣的話題、內容融入其中,讓員工在接受新觀念、新思想的同時“有話想說”,樂于受教。其次,在展開活動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將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依托思想理念實現對于企業文化的深化和升華,從而讓企業文化成為管理和維系員工的最強有力武器。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系列工作的有序開展,全然取決于思政人員專業能力的高低,為此,應加強思政隊伍建設,提高思政人員的整體素質進而帶動整個企業員工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水平。具體來說,可從下述兩個方面展開:一是提升思政人員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通過不斷加強個人思想政治素質和工作能力,來為廣大員工提供一個良好的思想學習環境與氛圍;二是利用企業內一切有助于思想政治學習、有利于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傳播的渠道來進行宣傳,使廣大思政人員能夠在潛移默化當中,學習新知識、吸收新理念,將思想上的閃光點與企業發展有效結合,保障工作的實效性。
(三)優化方法,以人為本搭建廣闊思政平臺
“人”是企業賴以立足的第一要素,當代企業所處不同的行業,專業壁壘性相對較強,企業要獲得長遠的效益,則必須最大限度發揮專業人才的引領作用,遵循“以人為本”的文化建設總基調,以科學的方式提高思政工作效率,為文化建設奠定總基調,將思政工作滲透到每一位員工的日常工作行為和生活之點滴之中,使其能對企業文化產生強烈的認同感,進而推動企業運營目標的實現。首先要認清“以人為本”理念內涵,加大人力資源開發力度,造就一批經得起企業發展檢驗的人才;尊重員工的意愿,發揮每個員工參與企業管理的主體地位,依托人才的強大優勢,逐步形成高度契合的企業文化建設模式和思政工作新方法。其次是采取靈活多樣的激勵手段,激發員工的自主創新活力,彰顯個性優勢。在信息化浪潮奔放的今天,社會信息已近乎徹底開放,人才的發展也已逐步呈現出多元化態勢,所以,企業思政人員應當高度關注這一發展態勢,不失時機地釋放員工個性,切忌束縛、禁錮思想,方能與時俱進、共同提高。同時,還要深刻認識、反省思政工作的根本目標并非讓員工成為企業的一顆“螺絲釘”,而是要統籌員工多層次、多元化的心理需求,逐步為員工獲得自身價值、實現自我定位、開拓新思路,為員工搭建一個相對廣闊的文化訴求平臺。藉由對員工實施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彰顯文化塑造人的強大功能,積極挖掘文化引導人、武裝人的潛能,努力抓住企業文化建設的主導權,進而使思政工作不拘一格,最終實現企業文化與核心競爭實力的提高。
三、結語
思政工作的開展對于凝聚企業員工的文化共識、提高企業的文化軟實力有著重要作用。在企業文化建設的熱潮中,要時刻革新思政工作的形式,豐富其工作內容,賦予其新的文化內涵,使之能夠與企業文化建設高度結合。同時運用企業文化建設的助推力量以提高思政工作的有效性,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和堅實的精神基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思政工作,因勢利導,進一步增強干部職工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余淑賢.淺析新形勢下如何做好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J].大科技,2012(04).
[2]鄺惠連.淺論在十八大后的新時期如何做好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J].卷宗,2014(03).
[3]朱耀斌.不同體制文化視域下的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比較研究[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08(06).
[4]劉曉云.企業文化與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源性及融合路徑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3.
[5]王懷文.芻議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的融合[J].知識經濟,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