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祥波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5-000-01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到來,企業間的競爭已經由資本的競爭轉變為人才的競爭,人才決定了技術,人才決定了企業,人才決定了發展,如何留住人才是許多企業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而現在許多國有企業出現人才流失的問題比較嚴重,已經成為制約國有企業順利發展的瓶頸。本文就是針對這一現象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法進行討論。
關鍵詞國有企業人才流失原因對策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只有擁有高素質的人才資源隊伍的企業才能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生存下去。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誰擁有了高素質的人才,并將這一優勢發揮出來,誰就能把握發展的主動權,從而在競爭中占據優勢。可以說,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和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實質上都是人才的競爭。但由于種種原因,國有企業人才流失問題比較嚴重,如何留住人才是現在許多國有企業思考的問題。
一、國有企業人才流失的原因
首先,國有企業職工薪資待遇水平較低。由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在生活、工作、科研條件方面都遠不及發達地區,在同等勞動強度下,收入差別大。正是這種不平衡和差異導致了一部分的人才流失。此外,分配方式的不合理,一些國有企業“大鍋飯”現象的存在,也是導致國有企業人才的流失的重要原因。
其次,國有企業缺乏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機制,企業中存在著的“論資排輩”現象嚴重,不能夠正確認識年輕人才的工作能力,使年輕的人才很少有發揮才能的機會。此外在應聘考核方面,應該加強優秀人才引進企業的計劃,為更多的人才提供展示才能的機會和平臺。反之,如果國有企業不能發揮企業優勢,不能為人才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就會導致人才的流失。
再次,國有企業中一些基層單位因為承擔著保證地區經濟發展和居民正常生活的重任,分布在工作和生活條件都比較艱苦的地區,生活及工作條件上的欠缺就會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以我國的電力企業為例,有一些基層單位在山區或郊區, 生活環境較閉塞,信息和交通不便,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員工尤其是年輕員工的個人生活及發展受到限制。
最后,人才的個人發展設計和企業的發展規劃存在差距。在國有企業中,大部分的優秀人才在經過嚴格的選拔之后,個人專業知識方面得到認可,但在進入基層單位后,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缺乏對個人發展的計劃和對企業實際了解,從而對實際工作環境及條件不能夠很好的適應,導致人才流失。
二、國有企業人才流失的對策
首先,要建立充分體現人才勞動價值的酬薪制度,完善分配體系。在工作中要適當地提高員工待遇水平,對于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現和貢獻的優秀人才在待遇方面應該設置獎勵機制。由此就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更加增強員工的競爭意識,從而提升企業的總體競爭力。相反如果工資待遇方面不能夠合理有效的分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都會受到影響,從而就會影響企業的良好發展。
其次,完善考核機制,實現公平用人,高效用人。在實際工作中要通過績效考核,對每個員工的工作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從而將其安置在合適的崗位,達到人職的高效匹配。同時,在選拔人才方面,國有企業應該制定靈活規范的選拔制度,從多個方面對人才進行考核,實現科學高效選拔人才,避免出現人才浪費的現象。
再次,國有企業應該不斷改善自身生產環境和完善基礎設施。國有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在不斷完善自身的過程中也應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生產經驗并且引進相關生產技術,不斷提高自身的生產能力,改進生產方式,改善生產環境,為企業的高效發展提供良好條件,進而提高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此外,在完善生產設施的同時也應加強對員工工作條件的重視,例如一些基層電力企業,最大程度保障員工的安全作業并且在生活方面保證基本的要求,而且在工作之余也可以增添活動豐富員工生活,運用多種方式提高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及員工的凝聚力。
最后,國有企業引進的人才大多為大學應屆畢業生,這類人才的特點是具有很強的專業知識但缺少實踐。所以當進入實際工作中尤其進入基層單位后,就會因缺少對實際工作的正確認識和自生的不適應而選擇離開。所以,對于選拔的人才應當在工作中做好培養計劃,使其樹立正確的工作觀念,鼓勵腳踏實地從基層做起,不斷增強自生的適應能力和工作能力。并且國有企業也需要通過開展一些活動加強員工的溝通和交流,指導員工的職業生涯設計,將企業戰略目標和個人目標相結合,不斷發掘人才的價值。通過企業與員工的共同努力,在使得企業得到良好發展的同時也能促進其個人計劃的實現,增強員工的凝聚力。
三、結語
國有企業人才流失是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客觀的難以遏制的現象,造成這一現象既有企業自身的原因也有員工的個人原因。如果企業能夠意識到自身的缺陷并采取一些措施使之改變,同時員工個人也能夠制定合理的職業規劃,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那么國有企業人才流失這一現象就可以得到遏制,從而更好的促進國有企業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連文.S施工企業人才流失原因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11.
[2]李君.某國有鐵路企業—LY廠人才流失對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
[3]徐曉英.堅持以用為本、防范人才流失——新形勢下國有企業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10.08.
[4]史晉媛.淺析國有企業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對策[J].機械管理開發,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