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
李老先生連日來總覺得頭暈,渾身乏力,本以為是氣溫高休息一下就能緩解,誰知頭暈的次數越來越多,一次飯后竟然跌坐在椅子上起不來了,家人趕緊將其送至醫院就診,經檢查,才知是低血壓惹的禍?!拔已獕阂恢逼?,用藥維持著,怎么突然就低血壓了呢?”李老先生大惑不解。
低血壓也會危及生命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心內科主任張艷說,天氣炎熱,血管擴張,加之汗液分泌過多,會使人體血容量和血壓有下降的傾向,這使得夏季成為低血壓的高發季節。由于老年人對血壓變化的耐受性降低,易引發低血壓癥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壓和低血壓癥狀上有些類似,不少老人原本有高血壓,發現不適后誤認為是高血壓犯了,于是強化吃降壓藥,結果血壓越來越低而發生危險。
張主任指出,低血壓對老年人危害很大。輕微低血壓患者會出現眩暈、乏力、易疲勞、工作能力下降等癥狀,嚴重影響病人的正常生活。而重癥低血壓患者則會出現短暫性腦缺血、腦梗塞、心肌缺血、聽力損害、視力障礙等嚴重后果,甚至會危及生命。
勤測血壓,及時調整藥量
張主任強調,老年高血壓患者在夏季最好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按照醫囑改變藥量。同時,堅持做好每日血壓自檢工作,根據自測血壓的高低值來及時調整藥量。如果出現了低血壓癥狀或者血壓經常偏低,原來吃多種藥物的患者可以減成一種;原來一種藥每天吃2片,可以改為1片半或者1片;原來使用含有利尿劑的復方制劑,可以改為不含利尿劑的單方制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服用多片降壓藥的患者,切忌血壓一低就擅自停藥,否則容易導致血壓大幅度波動。
三餐不要吃太飽
很多老年人在用餐后,會出現乏力、頭暈等癥狀,這時切勿直接服用降壓藥,因為餐后低血壓也會出現這些癥狀,這種情況被稱為餐后低血壓癥。張主任說,進食后人體為了保證食物的消化,體內血液出現重新分配,腹部血管擴張充血導致腦部血液供應減少。老年人由于心臟功能減退,血管硬化及血壓反射調節功能障礙等原因,常常在飽腹后血壓下降,出現低血壓癥狀。因此,感覺身體不適時,應首先測量血壓,確定是否出現了低血壓后,再考慮如何用藥。此外,老年人每餐不要吃得過飽,吃到覺得不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