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訊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酒類、焙烤食品、糧食及糧食制品、調味品、蜂產品和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等7類食品678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672批次,不合格樣品6批次。
不合格情況如下:
天貓(網站)盛洲食品旗艦店銷售的標稱廈門盛洲植物油有限公司委托江蘇盛洲糧油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菜籽油,溶劑殘留量檢出值為15.2mg/kg,而標準規定為不得檢出。??趪d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吳川市兆京三星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壹斤多二兩酒(濃香型白酒),酒精度檢出值為40.9%vol,比標準規定(37%~39%vol)的上限高出4.9%。淘寶網思量食品屋銷售的標稱武城縣豐利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圣倫哈雷(烘烤類糕點),苯甲酸及其鈉鹽檢出值為0.15g/kg,標準規定為不得使用;山梨酸及其鉀鹽檢出值為1.5g/kg,比標準規定(不超過1.0g/kg)高出50%;檸檬黃檢出值為0.0039g/kg,標準規定為不得使用;脫氫乙酸及其鈉鹽檢出值為0.95g/kg,比標準規定(不超過0.5g/kg)高出90%;防腐劑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檢出值為3.4,比標準規定(不超過1)高出2.4倍。北京市石門莉莉食品批發店銷售的標稱石家莊市鹿泉區元富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紫薯餅,脫氫乙酸及其鈉鹽檢出值為0.64g/kg,比標準規定(不超過0.5g/kg)高出28%;防腐劑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檢出值為1.69,比標準規定(不超過1)高出69%。沃爾瑪(廣東)商業零售有限公司汕頭金砂東路分店銷售的標稱兆瑋呈富(廈門)進出口有限公司進口的原產自臺灣的活力本味青蔥餅干,檸檬黃檢出值為0.0055g/kg,標準規定為不得使用。天貓(網站)味然食品專營店銷售的標稱河北旺哥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唇動白色經典(牛奶味涂飾蛋糕),納他霉素檢出值為19.1mg/kg,比標準規定的(小于10mg/kg)高出91%;同時防腐劑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檢出值為3,比標準規定(不超過1)高出2倍。
靈芝能抗癌嗎?
廣西新聞網訊 目前,市場上一些靈芝孢子粉和靈芝孢子油被一些商家吹捧為“抗癌產品”。在網上搜索一下關鍵詞“靈芝孢子粉和靈芝孢子油”,發現該產品宣稱可以“治療腫瘤”,售價不菲。
現實中有不少腫瘤患者對靈芝以及其產品抱有一種幻想,以為吃了這些藥品或保健品,就可以治好腫瘤。事實上,靈芝真的能抗癌嗎?對此,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韋長元認為,市場上出售的很多靈芝頂多只是保健品,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但其宣傳上卻稱能“抗癌”的功效遠被夸大。因為,目前野生靈芝已很少,市面上的靈芝絕大多數是人工培植的,其功效遠沒有宣傳的那么神奇,治療腫瘤也沒多大效果,確切的抗癌作用還需進一步臨床證實。而癌癥是一大類疾病的統稱,每種癌癥的發病機制都不相同,因此不能簡單依靠某一類保健品抗癌,還應因人而異,具體病情具體分析。
專家介紹,美國飲食營養及癌癥委員會的調查表明:結腸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及肺癌最有可能通過改變飲食習慣加以預防。事實上,合理的膳食,特別是植物類食品中含有各種各樣的防癌成分,可能對大部分癌都有預防作用。
山西18批次不合格藥品被查處
《太原日報》訊 山西省食藥監局發布今年首期“藥品質量公告”,曝光18批次不合格藥品。
這18批次不合格藥品具體為:標稱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宜賓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黃連上清丸(兩批次),標稱石家莊市潤祥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的酸棗仁(炒)和姜黃,標稱安徽益生源中藥飲片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僵蠶,標稱河北省祁新中藥顆粒飲片有限公司生產的地龍,標稱濟南人和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的化橘紅,標稱安國市弘發中藥材飲片有限公司生產的地龍,標稱河北濟鑫堂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燀桃仁”、首烏藤、僵蠶,標稱安徽謂博中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山豆根、海風藤、地龍,標稱河北亞寶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白芍(炒),標稱山西華草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連翹,標稱河北安國振宇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山藥,標稱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蒲黃。
上述不合格藥品有的是有效藥物成分不達標、雜質超標,有的是性狀、溶散時限不符合規定,還有的是冒稱正規企業實則來路不明的假藥。
319支問題醫療氣體流向廣東26家醫療機構
《深圳晚報》訊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收治的26名患者疑因注射天津晶明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 眼用全氟丙烷(C3F8)氣體”產生不良反應,導致部分患者單眼致盲。同一時間,北京有45名患者也因注射該氣體發生不良反應。
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天津晶明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眼用全氟丙烷氣體相關處置情況,稱共有319支該問題產品銷往廣東省內26家醫療機構,已經使用110支,未使用的全部召回。
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查,廣東省有兩家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經銷該產品,共購進了批號為15040001的眼用全氟丙烷氣體320支,其中庫存1支,319支銷往省內26家醫療機構。截至2015年7月15日,醫療機構使用了110支,未使用的已全部召回,目前暫時未收到有關的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
警惕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嚴重不良反應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訊 單磷酸阿糖腺苷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腺嘌呤核苷類抗病毒藥,臨床用于治療皰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口炎、皮炎、腦炎及巨細胞病毒感染。
200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病例報告數據庫中有關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病例報告共計4118份。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不良反應主要累及系統為皮膚及其附件損害(47.14%)、全身性損害(13.91%)、胃腸損害(13.76%),不良反應報告主要涉及14歲以下的兒童,占80.47%。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高熱、過敏性休克、紫紺、呼吸困難、抽搐、白細胞減少等。
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可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如過敏性休克等。嚴重病例報告中過敏性休克、過敏樣反應、呼吸困難、紫紺等嚴重過敏反應的病例占該藥嚴重報告數的61.97%。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還可能會引起精神障礙和神經系統損害(占11.54%),主要不良反應表現有震顫、四肢麻木、驚厥、意識障礙、幻覺、錯亂等。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也可能會發生血液系統損害(占6.25%),主要表現為骨髓抑制、紅細胞減少、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數減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