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懷新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后旗公安局
當前指紋痕跡利用中亟待重視的若干問題
蔣懷新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后旗公安局
在刑事案件中,現場指紋痕跡檢驗鑒定是破案的重要依據。近年來,由于DNA檢驗技術、視頻偵查技術、網絡偵查技術等技術手段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加之基層刑事科學技術人員對現場指紋顯現、檢驗技術的掌握不足,導致了現實中“指紋”——這個“證據之首”在案件破獲中的作用率逐漸下降。雖然隨著信息科技的不斷發展,現場指紋的顯現設備、技術和指紋自動識別技術也在傳統基礎上得到了完善,但讓現場指紋的利用率得到提高,發揮其重要作用,還需要刑事科學技術人員客觀的、理性的對當前案件中指紋的提取和檢驗鑒定情況進行分析。
指紋痕跡;利用;重視;問題
利用指紋的“人各不同”、“終身基本不變”、“觸物留痕”的特性,案件中我們就可以“認定個人”。筆者從事刑事科學技術工作6年中,通過對各類案件的現場勘驗發現,以現場指紋作為證據確認犯罪嫌疑人的準確率的確非常高。但是現場中指紋的顯現、提取之困難和提取后在指紋自動識別系統中無法比中是制約其被充分利用的主要因素。
目前,絕大多數的刑事案件現場中,刑事科學技術人員進入現場后都會進行嫌疑人指紋的尋找、顯現和提取。但就筆者工作實際來看,現場指紋的顯現和提取率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可能是:(一)主觀方面,由于基層刑事科學技術人員少,案件現場多,筆者所在的刑事科學技術室,是6名刑事技術人員負責轄區內11476平方公里,40余萬人口的全部案件現場的勘察。同時,具備良好的現場勘察、指紋顯現提取能力的技術人員就更是少之又少。往往在案件的現場勘察中,刑事技術人員因為對指紋顯現提取技術的掌握能力有限,制約了對現場指紋的利用。(二)客觀方面,由于案發后受害人或其他群眾對案件現場的保護意識差,導致刑事技術人員進入現場前,案發現場原貌已被破壞。犯罪現場的出入口、照明設備、現場遺留作案工具等均被他人接觸,導致可能遺留有嫌疑人指紋的部位被污染。當刑事技術人員將上述部位等的指紋顯現、提取后,可能比中的都是受害人或者其他在場無關群眾。可見,刑事技術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案件現場的保護情況是實際工作中影響指紋提取的重要因素。
指紋痕跡檢驗技術的使用有很長的歷史,“指紋”作為證據之首,其在刑事訴訟中的地位可見一斑。如今,DNA鑒定在刑事技術中的應用,是科學技術和刑事偵查的完美結合,給傳統的刑事偵查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刑事技術人員對于犯罪嫌疑人在現場遺留的生物物證的提取,通過DNA檢驗技術,與數據庫中數據比對,從而確定犯罪嫌疑人。對于刑事科學技術人員,生物物證的提取就相對容易得多,血跡、毛發、唾液、體液等等均可檢驗檢測出DNA分型,相較與單一的現場指紋痕跡的顯現、提取,現場提取生物物證的方法就會增多,范圍就會增大。
為了滿足平安城市的建立需求,公共攝像探頭的加設已經使得絕大多數的嫌疑人作案后無處藏身。視頻偵查技術、電子物證偵查技術也逐漸發揮重要作用。案件發生后,偵查人員與刑事技術人員多會利用監控攝像頭鎖定犯罪目標,了解作案過程,到達現場后進行基本勘驗拍照后就會將工作中心轉移至查找監控視頻上。筆者所勘驗的很多臨街商鋪被盜竊案件,均是利用商鋪中或街面上架設的監控視頻鎖定犯罪嫌疑人。
實際工作中,由于現場指紋的顯現、提取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技術含量,而生物物證提取和視頻監控的提取就相對容易便捷得多。大多數案發現場中,刑事技術人員都會傾向于指紋痕跡之外的物證提取,這也直接導致了指紋痕跡技術的利用。
指紋自動識別系統是目前指紋比對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刑事技術人員將現場指紋顯現、提取后,將其錄入到全國指紋識別系統中,通過人工干預特征標識后系統在數據庫中進行索引,系統根據特征標識查找出目標嫌疑人。目前工作中存在問題是,系統中的數據庫數據不足。刑事技術人員將指紋錄入后,查找不到與之匹配的目標。
綜上所述,對當前指紋痕跡的利用環節中,需要更為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細致分析和提取識別,但當前大環境中,民警對指紋痕跡的意識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另外自動指紋痕跡識別系統也不是萬能的破案鑰匙,在辦理案件時,應該分析案件的具體細節,要理性的、合理的對指紋痕跡進行提取和鑒別,對現場應該有效的進行保護,這些是在指紋痕跡利用環節中應該引起重視的。
蔣懷新(1989-),女,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后旗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