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經
北京航天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所
智能計量技術的發展方向探討
王經
北京航天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所
智能計量是全球發展范圍內的新研究課題,該技術能帶動計量產業的發展,也能就此刺激手機或者網絡技術的前行。方便人們生活實現資源節約的生態產業要求。本文就只能技術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狀況為出發點,探究發展的要點和監督管理機制,用以推進智能計量技術的廣泛應用。
智能計量;發展方向;探討
智能計量的核心要素體現在“智能”這兩個上面,智能看似容易但實際操作起來有諸多難點,不應理解為儀器簡單疊加,構成智能化系統。應體現在應用系統的構建上面,要需收集當前的公共管理數據,通過智能計量數據表做好計量系統的重塑。
(一)電網瞬態信息測量計量
電網中存大量的開關,并且需要使用很多非線性的負載裝置,這樣是確保電網信號能夠處于瞬間使用。目前通常使用的電流表技術是穩態的正玄波理論,采用較低的速率,通常一周的轉波能達到64各點。為有效提升電能表對瞬態信息的精度策略,要確定好信號的輸入和輸出范圍,讓信號的采集密度逐步加大,讓每個周波的轉速能達到512或者1024個點。計算過程中為確保精準線性,要考慮清楚非線性的負載計算方法的應用。
(二)防竊電功能
目前針對各類電表要結合實際要求做好防止竊電的功能,技術發展要點如下:第一,要做好開蓋檢測或者報警機制,如果出現跳閘或者問題,要遠程做好警告,并記錄相關的事件,這便于查找事件狀況,同時通過打開電表的蓋能夠直接檢查,更改線路讓內部破壞的元器件得到修復。第二,具備強磁檢測功能,如何出現問題能夠馬上進行警告,避免竊電人員在電表的外層加強磁,讓電表表針受到磁力影響出現失靈或者誤差的情況;第三,要求零線電流的實際測量狀況要與計量值達到統一,這樣可以讓記錄事件得到較好的警告,避免竊電者做旁路竊電,讓電表出現計量誤差。
(三)智能電表的應用
智能電表能夠實現雙向供電模式,在動態浮動電價快速響應的同時,做好快速的電子切換,滿足電價結算功能的具體實現。
其主要的應用特點如下,第一,具備抄送智能燃氣表和水表等多項用途的增值性服務;第二,智能電表的雙計量功能性要求,不僅能夠存儲計量電度的獨立存儲空間,也能根據現有的電能數據狀況,在整點數據要求的前提下做好特定的數據快速解凍模式;第三,能夠解決用電異常的記錄性功能;第四,浮動電價,由于現階段電力行業為節約用電,實現階梯式供電模式,因而供電時需要滿足快速響應和快速切換等方面的要求,讓電價處于實時計算的要求下;第六,計算雙向需求量數據,通過保存最大需求量的要求,滿足數據的負荷性要求,同時通過檢索數據負荷性曲線滿足數據檢索的要求。
智能電表在發展過程中充當電力公司于用戶之間的網絡溝通的橋梁,用戶能夠通過智能電表了解自己的用電狀況,并接受來自于電力公司的電價要求信號,即系統處于緊急情況下能夠通過需求滿足用戶需求,反過來電能表能夠控制用戶的使用狀況,一旦用戶達到臨界點以后,通過用電負荷等因素的影響,讓用戶及時的購買電字。
智能電表的使用群體不僅是終端用戶,部分電力公司為方便工作也在電力公司的計劃配電變壓器和中壓反饋線上面安裝電能表,其中的一部分主要是結合數據實時采集,通過數據控制,滿足系統檢測以及數據響應等相關的運行功效。
由于智能計量技術的應用優質與否對于企業或者用戶來說都有重大的意義,故此供電企業需要管理相關的人員,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而監督智能計量的應用。主要的措施如下。第一,三權分立的責任化制度管理,由于質量監督是企業的關鍵性工作內容,故而需要用電企業結合各個部門部門,密切聯系的情況下,做好相關的權責控制;第二,做好智能電表操作流程制定,在嚴格相關監督體制的前提下,將可能出現的問題扼殺在搖籃里面。若標準一旦建立起來,就需根據相關的程序推行下去,這是適應操作檢查的關鍵,并能追查責任與質量問題。第三,獲取相關系統支持后,做到共同進退。智能電能表的大范圍使用,不是單獨運用就能發貨自身的作用,需要在其他智能系統的幫助下開展,包括與智能電網系統的可持續性供電狀況。SG186營銷系統的借鑒性要求。
智能用電技術讓人類對能源的使用更為合理,進而可以節約相應的能源,智能化技術的應用讓能源得到較為合理的控制,避免浪費,環節能源消耗巨大的壓力。其中智能計量的實現要素是智能計量技術,為推進智能計量的發展,就要根據發展狀況做技術革新,突破技術創新,進而帶動整個智能計量技術的長久發展。
[1]張清,劉鑫磊,張曉麗,張小龍,趙云.智能建筑能耗計量與管理設計方案的研究[J].長安大學.2012(03):12-13
[2]謝應琴,齊麗麗,李艷.智能電網計量技術發展動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10)∶17-19
[3]伍香平.靈活互動智能用電的技術內涵及發展方向[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4(02)∶15-16
[4]趙紅霞.智能電表的技術特點和發展方向[J].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02)∶17-19
[5]張文強.壓力計量測試技術的發展方向和現場壓力校準[J].中國儀器儀表..2013(10)∶15-16
王經(1984-),男,北京航天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所,漢族,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天津市人,計量工程師,主要從事力學熱學電學方面計量檢定校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