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沈陽醫學院外語教學部
舍伍德·安德森作品中的兩性關系
周丹
沈陽醫學院外語教學部
本文通過探討舍伍德·安德森作品中的兩性關系,分析了他的作品中扭曲壓抑的兩性關系產生的深層次原因,以及作家本人對于兩性關系的真實看法。
舍伍德·安德森;兩性關系
美國作家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出生在俄亥俄州的卡姆登,是家里的第二個兒子。他的父親歐文·安德森原本是一個馬具制造工人,偶爾也干一些油漆工的活計,但是家庭小作坊的倒閉使他養成了酗酒和懶散的惡習,導致家里極度貧困,生計難以維持。父親整日耽于幻想,深陷于南北戰爭的記憶無法自拔,并把自己想象成鎮上不可一世的大人物。迫于家庭壓力,少年安德森打過各種零工,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支撐起整個家庭。對于父親的無奈甚至憎恨,使安德森很早就想逃離家庭。但同時因為對母親的無限同情,使他直到1895年母親去世才離開克萊德小鎮到芝加哥去謀生。
安德森所生活的時代是美國人民生活發生巨大變化的年代,工業革命的浪潮席卷整個美國,作家所生活的中西部小鎮也陣痛般地接受這次浪潮的洗禮。正如作家在《小城畸人》中描繪的那樣,“工業主義的到來,伴隨著各種事物的喧囂聲…進出城鎮穿過農舍的城際鐵路的鋪設,以及后來汽車的出現給美國中部人們的生活和思想習慣帶來了驚人的變化。”工業革命對于傳統經營方式的沖擊幾乎是碾壓式的,而對于經營傳統行業的人們的打擊是摧毀性的,不僅摧毀了他們賴以生存的生產方式更加摧毀了男人們的驕傲和自尊。其中,安德森的父親就是最好的例子。男人們自尊的丟失,使他們變成了行為和心理都畸形的怪人,男女之間的關系也變得扭曲。《小城畸人》中喬治的父親湯姆·威拉德靠從妻子家里繼承來的旅館維持生計,然后旅館經營不善,總像要倒閉了似的。事業的失敗,使他寄希望于政治形勢的好轉,總幻想著時運好轉會給生活帶來新的轉機,甚至還幻想自己能進國會,當州長。事業的失敗使他在妻子和兒子面前抬不起頭來,和妻子的關系尤其緊張。他總是設法把老婆從他腦子里打發掉,一想起她就生氣,就罵街。夫妻之間變得如同陌生人一樣,沒有溝通也沒有愛情可言。《雞蛋》中的父親,經歷了經營養雞場和開飯店兩次失敗的打擊之后內心開始變得扭曲,堅信飯店的顧客會對泡在酒精里的畸形小雞感興趣,還把他們擺在飯店柜臺上,用來作為招攬顧客的方式。為了賺更多的錢,還逼迫妻子跟她24小時不休息輪班打理飯店。一次次失敗的打擊已經讓他喪失掉一個男人的尊嚴,在面對妻子和家庭的時候已經變成了一個無能的人,在父權制價值觀盛行的時代這個家庭里的夫妻關系很難說是健康正常的。男人尊嚴的丟失使傳統的夫妻關系難以維系,婚姻中的男女也因為愛的缺失而常常做一些驚人的怪異舉動。
此外,父親的無能和母親的悲慘使安德森從小就在一個畸形的家庭中長大,對于母親的無限同情深深地刻入他的骨髓,影響了他的創作,甚至傷害到他的婚姻。在他的作品中隨處可見在婚姻生活中遭受迫害的女人們,和對女性悲慘境遇漠然無視的男人們。《林中之死》里的格賴姆斯太太生活極其悲慘,面對游手好閑、好吃懶做的丈夫,只能忍氣吞聲,日夜勞作。而丈夫對她毫無感情可言,把她視為粗暴奴役和宣泄性欲的對象。《小城畸人》中的耶西·本特利雖然事業有成,但是對妻子很刻薄,在她懷孕快要生產的時候還要求她和種植園其他女人一樣沒日沒夜地勞作。最后在孩子出生不久,妻子就去世了。這些女人的不幸在某種程度上都是他們的丈夫造成的,在丈夫那里他們得不到一絲溫情和理解,卻要付出所有努力甚至生命。女人們命運的不幸是男權制價值觀下女性自我意識缺失造成的,女性在婚姻中受壓迫的地位是那個時代造就的,通過對他們不幸遭遇的描述,安德森也表達了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女性應該重新建立自己社會和家庭地位的關懷。
深受勞倫斯美學思想影響,安德森還認為性和愛是相分離的,并把女人分為兩種:圣女和蕩婦。[1]正如那個時代許多其他男人一樣,他發現能滿足他欲望的女人他都不能愛,而面對他愛的女人又喪失了欲望。2]《小城畸人》中的主人公喬治·威拉德在風雪交加的夜晚和小學教師凱特·斯威夫特親密曖昧,還和制帽女工貝爾·卡彭特以及路易斯·特魯年發生了肉體關系。然而對于這幾個人,他都是沒有愛情的。貝爾·卡彭特也只是想利用和喬治的關系來調劑一下無趣的生活,她真心喜歡的是埃德貝爾·卡彭特漢德比。而喬治真心喜歡的是銀行家的女兒海倫·懷特。在小說結尾,我們能夠感受到喬治對于這份感情的珍視,“他對海倫懷有敬意,他想愛她,也想被她所愛”而在互相親吻之后,他們并沒有選擇用性來宣泄心中的情感。
安德森作品中這些畸形的兩性關系是工業化浪潮沖擊下美國中西部人民生活的縮影,這些兩性關系的刻畫向讀者展示了時代的變遷給人們造成的內心變化。另外,作家本人原生家庭生活的貧苦也使他對自己的母親和眾多生活悲慘的女性們抱有無限同情,因此在他的作品中鮮少見到生活幸福的女性形象。
[1]John W.Crowley.《小城畸人》新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