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偉春
浙江省紹興市鶴池苑幼兒園
自編連環畫提高幼兒繪說能力
戚偉春
浙江省紹興市鶴池苑幼兒園
幼兒進入大班,已具有一定的繪畫技能和編說能力。本文主要闡述了筆者充分利用幼兒熟悉的故事素材,幫助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內容進行自編連環畫嘗試。主要通過分析連環畫、聽故事,畫連環畫、續編連環畫、自創自編連環畫等一系列練習,強化幼兒對故事的記憶,并較好地促進幼兒連貫的講述,達到提高幼兒繪說能力的目的。
連環畫;想象力;繪說能力
幼兒進入大班,已具有一定的繪畫技能和編說能力。他能把自己的想象通過生動有趣的圖畫表達出來,并能用簡單的語言解釋畫面內容。但這種解釋是膚淺的、斷續的。事實上,他們的想象是如此豐富,單幅作品根本不可能使幼兒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發揮。那么,能否加以引導使他們的想象力盡可能多的表達出來?能否通過表述想象來提高幼兒繪畫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又促進幼兒的想象力呢?為此,從2010年9月開始,我充分利用幼兒熟悉的故事素材,幫助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內容進行自編連環畫嘗試。要求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編繪一組圖畫,各圖按故事情節發展順序進行,形成短小的連環畫。既強化了幼兒對故事的記憶,又能較好地促進幼兒連貫的講述,達到提高幼兒繪說能力的目的。具體做法如下:
1、分析連環畫
為了讓幼兒了解連環畫的基本特點:完整的故事情節,特定的故事背景,順序漸進的畫面,我精心選擇了一些優秀短小的連環畫,讓幼兒分析每一幅畫面所表達的內容,討論主角及背景的作用。在選用分析連環畫時,我開始選用的都比較短小、簡單,隨著幼兒看畫能力的提高,我選用的連環畫漸趨復雜、曲折。至后期,象《海的女兒》之類的故事也成了我分析教學的連環畫。使幼兒知道連環畫有一定的線索,從頭至尾貫穿其中。通過看看講講,培養了幼兒說話的邏輯性和看圖能力。
2、聽故事,畫連環畫
幼兒在掌握了連環畫的基本特點后,接著就進行聽故事編制連環畫。在這一階段,我講述一些簡單、生動有趣的故事,要求幼兒用幾幅關連的圖畫表達出來。在幼兒著手編畫前,我盡量與他們一起討論,以便恰當、緊湊地安排畫面。必要時,我還根據孩子們的設想,當場用簡筆勾畫出來,或出示相應的示范畫,并鼓勵幼兒盡量用不同的畫面來表達,以便培養幼兒的求異性和創新精神。
繪畫時,幼兒可用先統一勾線后涂色的方法,這樣有利于幼兒先把故事內容根據自己的理解不間斷的表達出來,使畫面更有連貫性。初學時,部分幼兒有不知從何落筆的現象,個別幼兒甚至幾幅畫都一樣,只靠變動主角位置來表現內容。這就需要教師詳細解釋故事情節,人物出場的先后,及環境變化等,進一步培養幼兒的概括能力。
1、續編連環畫
老師為幼兒提供一幅圖畫,作為幼兒續創連環畫的母畫,要求幼兒結合該畫續編故事,形成連環畫。在幼兒分析的時候,教師可采用開放性、啟發性的提問,“接下去會發生什么情況,會碰到什么事”?這樣有助于幼兒擴散性思維得到更充分的發揮,使幼兒思維活躍,大膽想象。
在集體分析之后,幼兒就可以根據各自的思路創造性地續編故事情節,安排畫面,著手繪畫。練習時,應注意幼兒能力差異,創編圖一般要求四幅以上,但對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可適當放寬要求。現以舉例說明:
小朋友看到一幅畫,知道香蕉大哥要出門。于是對香蕉大哥將遇到的事情進行討論并編畫。結果50位小朋友交上的連畫環,故事內容達38種之多,畫面更是沒有一張相同。比較典型的有:
①香蕉大哥出了門,遇到了小螞蟻要過河,他就當了一回小船,幫小螞蟻過了河。
②香蕉大哥走到劇院里,劇院的電燈壞了,他當了一回彎彎的電燈泡,照亮了整個劇院。
③香蕉大哥看到有小松鼠在哭,他請小松鼠坐到他身上當小木馬,小松鼠騎著小木馬就高興地笑了。
……
同樣是這幅畫,教師換個提法,如“香蕉大哥和誰一起出門?”幼兒提交的畫就是另一種情形,但仍舊一樣離奇,各不相同。每當我看孩子們的連環畫,感覺總是那么神奇,畫面上每一根線條、每一個圖形,無不傳達著幼兒心中獨特而又充滿童真的內心世界。讓人看了忍俊不禁。
2、自創自編連環畫
經過大約四個月左右的續編連環畫練習,幼兒對連環畫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絕大部分幼兒對連環畫這種表現形式發生濃厚興趣。我因勢利導,進入更深層次的教學,即自創自編連環畫。我通過出示故事題目,或者提供一個人物形象、動物或一件物品,要求幼兒據此發揮想象,創編連環畫。因為是自由發揮,這時幼兒提交的作品內容更加豐富,故事情節更是無奇不有,把幼兒天真活潑的天性表現得淋漓盡致。例如當我提供“奧特曼”的形象,幼兒即自行創編了許多有趣的“奧特曼的故事”。我不但要求他們在課堂里按圖講述,而且要求他們回家向自己父母講述,并請家長把幼兒講述的內容記錄下來,這樣就形成了既有圖又有文字說明的真正的連環畫。
第二學期的下半學期,孩子們已有了創編故事的經驗和編畫經驗,就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及生活經驗,自己創編故事,并按情節發展,畫上相符的畫面后,講給大伙兒聽,請大家欣賞,使幼兒的視覺形象和聽覺形象實現了相互轉換。還有經典的童話故事也成了幼兒創作的源泉。開始幼兒自編連環畫內容簡單,畫面2、3、4幅不等,后來,畫面達六幅、八幅,而且情節完整、連貫。
為使各科教學活動更加活躍,積極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我把自編連環畫有機地融入各科教學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如在省編大班上冊教材中,有一首《迷路的小花鴨》的幼兒歌曲,該歌曲僅有一段歌詞,教材建議讓幼兒編唱第二段歌詞。我在教唱一課時后,就讓幼兒從小鴨迷路后編起,繪制連環畫,然后根據所編圖畫講述第二段歌詞。通過編畫活動,小朋友唱此歌的興趣更高了。
我還把連環畫應有在計算教學、語言教學等活動中,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為了更好地開展自編連環畫教學活動,我通過家長會,接送時的談話、家園天地等多種場合和途徑與家長商討,說服家長們配合自編加環畫教學。家長們在理解自編連環畫教學的目的和意義后,都很樂意為孩子提供必要的繪畫工具。為了豐富繪畫內容,有些家長還利用雙休日帶孩子深入大街小巷,漫步林間小溪,接受大自然的熏陶。并給孩子講述一些有趣的童話、民間故事及十萬個為什么等,幫助孩子開闊視野。為孩子積累了很好的創作素材。
除上述五點之外,為幼兒創設自編連環畫的環境也是很重要的。我在教室里開設了“連環畫小畫廊”,展出優秀作品,為幼兒提供了一個表現天地,并定期開展評比活動。這樣滿足了幼兒表現自我的欲望,激發了創作熱情。平時,鼓勵幼兒互相講述、欣賞作品,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中,有效地激發了孩子自編連環畫的興趣。不管在家里,還是在自由活動時,都能看到孩子們專注的創作鏡頭。另外,孩子在講述自己的作品時融入了感情,激發了快活情緒,這正是“萌發幼兒初步的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幼兒園工作規程》)的一種有效方法。
經過一年的自編連環畫的教學實踐活動,我班幼兒繪畫能力和講述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事實證明,自編連環畫是可行的,它既能提高幼兒繪畫水平,促進言語表達能力,又能推進聯想能力,充分發揮想象力。自編連環畫活動,避免了注入式教學,統一化教學內容,有利于幼兒個性發展,有利于我們培養“開拓型、創造型”的跨世紀人才。
1、教學思想的創新
教學思想決定著教學實踐和教學效果的優劣。本課題通過一系列的教學創新手段(趣味故事導入、實踐操作故事想象、同伴間的互相交流等等),展現了幼兒園美術設計、運用、故事想象的創新教學思想。教學不以灌輸知識為重,而讓幼兒通過觀察、想象、創作來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綜合表現能力。這一課題的實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課改理念,符合美術課程標準精神。是新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學中的具體體現。
2、教學方式的靈活性
教學方式的靈活性,是體現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具體化。傳統的幼兒繪畫是以訓練技能技巧為主的范畫教學,這種教學不要求幼兒開動腦筋,只要求他們按照教師的畫法步驟臨摹,這種模仿畫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本課題的實施根據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尊重幼兒的興趣,并在幼兒的興趣點上挖掘具有教育價值的內容,采用連環畫這一特殊的教學方式,使幼兒獲得有關經驗,體驗成功,樹立自信心。
3、教學評價的個性化
傳統的美術教學評價,往往只看學生作品的優劣,而對幼兒的創作過程并不很關心。幼兒美術的評價也完全取決于教師對幼兒單一的美術作業肯定與否來進行的。因而,壓抑了幼兒的創造空間和創造情感的發展。本課題的創設,展示出教學評價不僅關注幼兒的學習結果,更多地關注幼兒探究與努力的過程。在作業展評中,讓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連環畫作品大膽地進行講述,以互評的形式來互相欣賞、交流、評價,從中體驗成功的樂趣,為幼兒營造了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拉近了幼兒間的距離,體現出人際間的交流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