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春林
?
打造優質適銷放心的糧油供應鏈要把好“六關”
文//廖春林

筆者認為,在打造優質、安全、適銷對路、放心的糧油供應鏈中,要力求把好“六關”。
這是打造優質適銷放心的糧油供應鏈的根本。“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糧食多一點、少一點是技術性問題,但糧食安全卻是戰略性問題。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決不能簡單等同于壓縮糧食生產,更不能搞運動式調整。糧食生產要尊重市場規律,順應供求變化,適時適度調整諸如玉米、大豆等種植結構,全面推廣優質稻麥生產,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綜合治理地下水漏斗區、重金屬污染區、生態嚴重退化地區和水土流失地區,堅持生態產糧,嚴防污染。按照消費者需求變化和綠色、優質、安全的糧食質量標準生產放心糧油,從農田到餐桌上保證人們舌尖上的安全。一方面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原則,堅決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嚴守耕地紅線,搞好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水利配套工程,落實好黨的一系列惠農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種好糧食的積極性,鞏固提升糧食產能,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一方面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支持糧食主產區建設糧食生產核心區,加大對主產區的轉移支付力度,完善利益補償機制,達到穩定糧食生產,提高糧食產能,確保糧食品種結構、數量、質量長期滿足市場需求,安全可靠的目的。
這是打造優質適銷放心的糧油供應鏈的關鍵。要高度重視,嚴陣以待,切實抓好糧食收購預案、預警、預控,認真落實國家糧食收購政策,加快落實建倉修倉進度,加大調銷騰庫力度,多渠道消化不合理庫存,千方百計擴大收儲能力,按照消費者對品種和質量需求,創新糧食收購方式,堅持國家糧食質量標準,收購好糧食,嚴防收劣質糧、嚴查“打白條”“轉圈糧”等損害農民利益等違法行為。特別要通過收購環節,充分發揮糧食部門職能作用,及早地向種糧農民傳達糧食市場產需行情和價格走向等信息,引導農民圍繞糧食消費領域已發生的深刻變化,多生產適銷對路優質糧食,為保障有效供給和農民增收作出新貢獻。
這是打造優質適銷放心糧油供應鏈的重點。中央和地方儲備糧要按口糧需求配足,規模合理,保證數量不少、品種齊全、質量合格。建立健全中央儲備糧存儲、吞吐、輪換等有效結合機制,抓好儲糧安全。要實施好“監管創新年”行動,全面落實“雙隨機”監管要求,認真履行行政監管督導職責,切實做到“誰儲糧、誰負責”,“誰壞糧、誰擔責”。按照“四無糧倉”標準,積極采用綠色生態儲糧要求,進一步規范千噸囤等簡易設施儲糧技術,嚴防殺蟲毒藥污染糧食,確保國庫儲糧數量屬實、質量良好。
這是打造優質適銷放心的糧油供應鏈的核心。糧食加工行業要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向人民負責”的共享理念,實施好糧油食品安全戰略。按市場對糧食品種、數量、質量需求加強技術創新,全面推動糧油食品加工轉型升級,嚴格執行國家對加工企業生產、技術、質量、檢測等要求,堅持生態加工,依法生產,強化管理,降低成本,嚴把原料進廠、產品加工質量檢測關口,使每次加工的糧油食品合格率達到100%,打造糧油品牌。堅持依法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監督和嚴懲糧油產品質量安全違法犯罪行為,嚴防濫用食品添加劑和環境污染等導致糧油質量惡性事故發生,確保出廠產品綠色、安全、營養,滿足消費者對品種和質量的需要。
這是打造優質適銷放心的糧油供應鏈的一大舉措。根據國內要求適當增加糧食進口,加強糧食進口調控,把好糧食進出口品種、規格、節奏,實現國內外糧食資源有效配置、國內外市場統籌利用,調劑好消費者所需的糧油品種,防止盲目進口現象出現。同時,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糧食集團。
這是打造優質適銷放心的糧油供應鏈的最后一道關口。當前,我國居民膳食結構已由數量溫飽型向質量營養型、單一品種向多種品種轉變。如何適應糧食消費群體和消費方式的變化,滿足市場消費需求,是糧食行業必須面臨的重大挑戰。在堅持國營與民營一齊上、加大投入、布好糧油供應網點的同時,注重誠信經營,依法經營,調配好齊全的糧油品種、把好質量關口,長期供應放心糧油,嚴防摻假使雜、短斤少兩等違法事件發生,確保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作者單位:江西省高安市糧食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