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毅
?
廣西糧食產業化發展成效顯著
文/黃毅

2010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糧食局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的要求,大力發展糧食產業化經營,積極爭取優惠政策和扶持資金,加大糧食產業化經營引導扶持力度,培育壯大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帶動能力強、質量有保證的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延長糧油生產加工產業鏈,提高糧油產品附加值,進一步做大做強糧食產業。
目前,在自治區級糧食企業中,廣西國泰糧食集團公司、廣西五豐糧食集團公司是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廣西金茶王油脂公司、廣西鑫糧糧食集團公司是自治區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這四家龍頭企業通過實施良種工程,在全區建立了一批優質稻良種繁育基地、30多個優質稻生產基地和1萬多畝的綠色食品級優質油茶生產基地。通過糧油精深加工,打造了“駿馳”、“黎雪”、“農樂”、“力得”等14個著名糧油品牌。2014年總資產14.7億元,比2010年的6.75億元增長217%;年銷售收入23.87億元,比2010年的14.95億元增長162%;年利稅9785萬元,比2010年的3767萬元增長259%。
大力扶持和培育龍頭企業。廣西自治區糧食局每年都爭取農業產業化專項扶持資金扶持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同時制定了每年儲備糧直補訂單糧食收購的優質稻谷主要用于龍頭企業加工的政策,以保證市場有可控糧源,確保軍需民食。據統計,廣西國泰糧食集團公司等4家龍頭企業2011~2014年共獲得自治區農業產業化專項扶持項目7個,扶持資金總額750萬元;扶持項目累計新增企業銷售收入61064萬元,新增企業凈利潤634萬元,新增帶動訂單農戶數43764戶,新增帶動訂單農戶增收10870.9萬元,新增就業崗位484個。項目的實施起到了示范和引導作用,提高了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推廣了標準化和規模化種植技術,樹立了現代種植業的示范樣板,進一步推動了糧食產業的發展壯大。同時,也提高了企業效益,帶動了農民增收。
創新開發和推廣糙米米粉主食產業化。廣西自治區糧食局將糙米米粉項目作為廣西主食產業化的突破口,按照“安全、營養、可口、節約”原則,創先研發出了糙米鮮濕米粉,解決了米粉不使用添加劑、米粉保鮮、米粉生產原料100%使用糙米等生產難題。2014年,自治區糧食局同時啟動南寧、柳州、桂林三市建廠程序,南寧市加工廠于當年10月18日實現規模生產并大量投放市場,形成年產5萬噸糙米米粉生產能力;柳州市加工廠于當年10月底正式投產,形成年產3萬噸糙米米粉的生產能力。全區2015年形成年產10萬噸糙米米粉的生產能力,并計劃有步驟地向地級市、縣城推進,使糙米米粉在廣西區內的市場覆蓋率達到60%~70%。
積極推動富硒優質稻米生產基地建設。按照廣西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建立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的要求,為滿足人民群眾對健康、營養、安全食品的消費需求,2015年自治區糧食局充分利用巴馬縣富硒土地的自然條件和資源優勢,組織直屬企業實施巴馬富硒優質稻米生產(核心)示范基地項目建設。按照市場運作方式,以巴馬縣為核心區,建設富硒稻米生產示范基地,輻射帶動鳳山、東蘭等縣的富硒優質稻生產。核心示范區富硒優質稻生產計劃為巴馬縣10000畝、東蘭縣10000畝、鳳山縣5000畝;訂單收購5000噸,形成從田間到餐桌的富硒優質稻米全產業鏈,打造廣西富硒稻米品牌;結合“美麗鄉村”建設,促進核心示范區鄉村風貌改造,帶動巴馬長壽鄉觀光休閑農業旅游。截至2015年3月,自治區糧食局已在巴馬、東蘭、鳳山三縣落實優質稻種植面積2.5萬畝,并且與種糧農民簽訂了富硒優質稻種植收購合同。2015年春節前后,自治區糧食局在東巴鳳三縣分別舉辦了優質稻種子免費發放儀式,共向簽訂種糧合同的農民免費發放優質稻種子6萬公斤。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糧食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