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年過六十歲的張英喜歡游泳健身,是一家健身咨詢公司的長期客戶。2013年12月18日,張英去泳池鍛煉,卻在從更衣室走向游泳池的途中不慎滑倒。事發后,公司員工將她送醫救治,公司方面還支付了當日全部醫療費。經司法鑒定,張英的傷情為十級傷殘。
因對賠付標準意見不一,張英將健身咨詢公司訴至法院,稱自己滑倒系因游泳池更衣室至浸腳池之間未鋪設防滑墊所致,要求賠付各類經濟損失10.8萬元。審理中,張英自愿放棄誤工費的賠付請求。健身咨詢公司人員認為,泳池鋪設有防滑墊,當時可能被客人踩踏后移開;公司配備護理人員,已盡到安全保障義務。
法院綜合雙方的過錯程度及傷害后果等因素,最后判定健身咨詢公司擔責70%,賠付張英5.9萬元及精神損害撫慰金、律師代理費、鑒定費7300元。
[評析]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出臺了《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確立了經營者的安全保障義務,明確了安全保障義務人的義務范圍和責任界限。具體是指經營者在經營場所對消費者、潛在的消費者或者其他進入服務場所的人之人身、財產安全依法承擔的安全保障義務。服務場所要在使用的建筑物、配套服務設施、設備等方面安全可靠,保障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如果因為經營場所的安全設施不夠,導致消費者人生財產受損,經營場所就應該負主要責任。
點評:子君
責編/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