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李春梅
30歲的羅女士,個子不到150厘米,體重只有71斤,瘦得像根竹竿。后來才發現,羅女士發育遲緩,是炎癥性腸病中的克羅恩病惹的禍。
原來,羅女士在16歲時出現右下腹疼痛,當時診斷為闌尾炎并行手術切除治療,不料之后又反復出現腹痛,腹腔膿腫并與皮膚及腸道相通。在確診為克羅恩病前出現過4次腸瘺,做過3次手術,患者經受了巨大的痛苦。
像羅女士這樣被誤診的炎癥性腸病患者不少,把最早的腹痛誤診為闌尾炎,病情逐年加重,繼而出現反復腹痛、腸瘺,甚至腸梗阻,生活質量非常差。

炎癥性腸病是一種病因不清、療效不佳、難以治愈的慢性腸道疾病,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近年來在我國發病率日益增高。患者常見癥狀包括腹痛、腹瀉、體重下降,嚴重時會出現腸瘺、腸穿孔、腸狹窄或腸梗阻等。潰瘍性結腸炎一般只累及結腸,病變較表淺;克羅恩病卻可以累及消化道任何部位,病變特點多為穿透性,易引起腸道梗阻、穿孔等并發癥。克羅恩病好發于青少年和青壯年,是一種終身性疾病,癥狀控制穩定后,患者可以長期生存并正常生活、工作、學習、生育;但病情容易反復,具有高致殘性,嚴重影響青少年生長發育和健康成長;同時發病年齡正處于育齡期,病情如控制不好可影響生育,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巨大的精神和經濟壓力。
由于大眾對炎癥性腸病認識率低,缺乏足夠的了解,加之腹痛、腹瀉、便血等癥狀容易與其他胃腸道常見疾病混淆,所以炎癥性腸病誤診、漏診率都較高。據有關文獻統計,臨床發現潰瘍性結腸炎誤診率超過30%,克羅恩病誤診率超過60%。所以如果有以下不明原因的癥狀,最好到正規大醫院確診,避免病情加重。
1.不明原因消瘦,大部分患者在發病后由于營養吸收不好,會出現消瘦的癥狀。
2.持續腹瀉6周或以上。和吃壞肚子不一樣,一般急性腹瀉吃藥就可以好轉,并不會反復,但炎癥性腸病會反復發作。
3.黏液性血便,嚴重的時候一天可能拉十多次。
4.從小只要進食有某種食物,如某種蛋白質,就會斷續腹瀉,但查不出過敏原。這種情況在小孩身上發現較多,容易當成食物過敏誤診。
5.復雜性肛瘺、腸間瘺、腸皮瘺均要小心。
炎癥性腸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它會伴隨一生,不會每天都發病,也不會傳染,但如果不盡早治療,病情會加重,增加治療困難,最后無法避免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