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子怡
摘 要: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由于學生自身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情況存在著較大差異,這無形中就會增大高中教師在開展信息教學活動時的難度。接下來,本文將針對當前信息技術教學中分層教學方法的應用來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教學;信息技術課;分層教學;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6-007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6.046
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jīng)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工業(yè)生產(chǎn)活動,還是人們的日常生活都已經(jīng)離不開信息技術。而教育作為為社會培養(yǎng)人才的有效途徑之一,必須要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培養(yǎng)出符合當前社會發(fā)展需求的人才。但是由于在進入到高中階段之前,學生受到的教育不同,所處的環(huán)境也不同,因此,每個學生之間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也都存在著較大差別。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會更容易拉大學生之間的差距。由此看來,為了盡可能地減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進行信息技術課教學的時候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一、分層教學在信息技術課程中應用的必要性
(一) 學生基礎存在差異,分層次提高
分層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對學生個體的教學,而不再是像傳統(tǒng)的教學中采用“滿堂灌”的模式來開展教學活動,這種分層教學的方式能夠根據(jù)學生個人的學習能力,有針對性地制定符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自于不同的中小學,由于之前接受教育的環(huán)境不同,學校的課程設置不同,甚至于有些學校都沒有開設與信息技術相關的課程,所以,學生自身的信息技術素質(zhì)也就會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從而對高中信息課程的有效開展產(chǎn)生不利影響。而分層教學的應用能夠有效地保證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學生能夠通過層層遞進式的教學,對所學知識能更好地掌握,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會的覺得太簡單,不懂的又覺得跟不上的現(xiàn)象,極大地提高了信息技術教學的課堂效率。
(二)端正學科認識,降低學習難度
信息技術是一門既包含了大量的理論知識又需要掌握一定邏輯原理的學科,但由于大多學生對它的錯誤認知,導致在一開始學習的時候就抱著“電腦有什么難的、我平時打字多快多快、它的功能我平時都掌握的差不多了,就算沒有老師教我也能學會”等這一類的心態(tài)來進行學習。而當他們實際開始對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時候,就會由于無法理解那些晦澀難懂的電腦原理知識而感到苦惱,認為信息技術是一門學習難度比較大的課程。由于學生在心理上就先入為主地覺得這門課程比較難學,所以當教師進行相關信息技術知識教學的時候,學生就容易產(chǎn)生抵觸的情緒。而通過分層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夠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的能力更加自主地學習,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地進行學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打下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而且也能夠讓學生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學習方式,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二、分層教學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措施
(一)根據(jù)學生自身信息技術基礎進行分層
經(jīng)過多次的教學實踐,越來越多更具有科學性的教學方法被提出,作為其中之一的分層教學法,也逐漸被應用到不同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來。但是要想保證分層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得到有效地應用,要做到的第一步就是對學生進行分層劃分。比如,教師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之前,可以通過試卷檢測或者問卷等形式對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能力進行評估,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劃分。可以按照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的綜合能力水平進行小組劃分,而且要保證每個小組內(nèi)都有學習能力強,學習熱情高的學生作為小組的領導者,也要有學習能力一般,能完成教師布置的絕大多數(shù)任務的學生,但是對于那些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教師也應該給予充分地重視,合理的將他們劃分到各小組之內(nèi)。這樣的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能夠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結(jié)合自身的學習能力更高效地進行學習。
(二)分層制定課堂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雖然在對學生進行分層劃分的同時也將學生按照一定的標準分成了小組,但是這并不代表教師在制定教學任務的時候就可以忽視分層教學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課堂任務,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他們的學習目標,能夠更好地保證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能力在信息技術課中逐漸得到提高。比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要事先列好課堂上教學內(nèi)容的大綱,對于那些需要學生進行課堂練習的內(nèi)容可以根據(jù)題目設計一些不同難度的問題,讓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進行解答,然后通過小組內(nèi)的交流,讓那些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幫助那些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解決問題。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地輔導。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充分的利用課堂上有限的學習時間,也能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發(fā)揮各自在課堂中作用,極大地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課堂效率。
(三) 小組評價,定期換組
雖然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已經(jīng)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之前的小組劃分可能就不再適合了,所以進行小組重分就是十分必要的。比如,教師可以在每次信息技術測試成績出來的時候,結(jié)合小組內(nèi)組員之間的評價,對學生的分組進行再劃分,并且逐漸改變小組劃分的方式,將信息技術素質(zhì)高的劃分為一組,基礎薄弱的劃分為一組。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這樣的分組方式更有利于教師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不斷提高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上的競爭意識。
三、總結(jié)
總的來說,分層教學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同時也能夠通過小組學習的模式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逐步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保證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