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琴
摘 要:閱讀課是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本文分析了初中閱讀課教學現狀:教師主宰課堂,學生毫無興致;教師口干舌燥,學生的閱讀能力絲毫未提高。為解決閱讀課堂的尷尬局面,本文提出了幾點做法:注重選才;注重激勵動機;要以新的方式處理單詞和文中短語;細化閱讀步驟;體現人文情懷。
關鍵詞:閱讀課;反思;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6-009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6.060
英語課程標準把閱讀技能目標描述為:朗讀各種文體、英文詩詞、報紙雜志、原著及各種商品說明書等非專業技術性資料并理解大意,找出或獲取中心意思、作者意圖、觀點和態度的相關信息。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策略,形成閱讀興趣,最終提高閱讀能力。然而縱觀現在的閱讀課教學,仍然存在著以下弊端:1. 對文章中的單詞處理形式單一。只是讓學生一味地讀、背、記,導致學生單詞記憶效果很差,影響了對短文的理解。2.對短文內容的處理時教師逐句翻譯,讓學生記錄,學生只是在被動地接受譯文。3. 針對文中的短語和重點詞的處理方式是,舉例講解,學生記筆記。學生缺乏創新性的練習,也無法正確理解和使用這些短語和詞。
針對以上這些弊端,我從以下方面入手逐步調整閱讀課模式。
一、在使用教材方面,要開闊眼界
1.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不能過易或過難。
2.課外閱讀材料要有趣味性,要選擇對學生有吸引力的、學生都喜歡的話題。
3.要選擇帶有時代感的與時俱進的語篇,話題要有新鮮感,不與現代生活脫節。
4.在選擇課外閱讀材料時還要注意閱讀內容的多樣性,內容要涉及生活、科普、政治、經濟、歷史、地理、新聞、廣告、文化習俗、傳說故事、人物傳記等方面。
5.在選擇上還要兼顧各種體裁,如表格、海報、圖畫等體裁都可以成為我們閱讀課的材料。
6.對閱讀材料的質量要嚴格把關,我認為要盡量使用原版英文材料
二、激勵動機,啟發思考
在閱讀課中要想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樂讀、愿讀。比如在閱讀課前設置一些啟發思考的問題,讓學生對文章充滿好奇與期待,忍不住要讀下去。對于單詞學習,采取與短文捆綁式的教學,不必再單獨地講解單詞,而是在文中讓學生去理解,去猜測其意思;讓單詞學習不再孤立,從而有益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有利于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在中考的閱讀理解中,每篇穩重的生單詞量是3﹪,而且實際上比這個數量還多。如果我們平時不注意訓練學生通過語境來判斷詞義的能力,在考試中勢必會影響對文章的理解。
三、細化閱讀步驟,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
首先,是朗讀。大聲朗讀在閱讀中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教師要示范朗讀。教師在帶領學生朗讀完一遍后,學生會對文章有了一個大概的理解。其次,學生細讀,教師要提問點撥。第二遍要求學生自己慢慢細細地閱讀,與此同時,教師要給學生設計出巧妙得當的問題來幫助學生抓住文章重點。其間,也可對學生采取個別指導以訓練他們的聯想思維方式。最后,讓學生們共享交流,各自發表不同見解,最終達到閱讀能力提升的目的。
學生獨自閱讀文章時,教師要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一般我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點:1.閱讀全篇,了解文章大意。2.帶著問題快讀,找出文章主旨。3.帶著問題細讀,分層理解,解決問題。4.快讀,得出重點詞和重點句型,可用筆劃出,并練習使用。
四、閱讀課要體現人文情懷
在《新課標》中,不僅規定對英語語言知識有了解掌握,同樣也強調了文化意識和情感態度的培養。那么,在我們的閱讀理解課中也要體現這點, 以下是我關于提煉教材的幾點想法:1.以人文為背景,對教學內容進行情感升華,幫助學生對情感和人文素養的理解。2.以情感為目標, 對教學內容進行情感拓展,引領學生讀情感和人文素養的思考。3.以活動為載體,對教學內同進行情感加工,激發學生。4.以生活為紐帶對教學內容進行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對情感和人文素養的內化。
五、閱讀理解的測試小竅門
閱讀能力的提高是日積月累的工夫,需教師與學生共同堅持,只要堅持必有收獲。然而一些平時較優秀的學生在考試時仍然懼怕閱讀理解。我想并不是學生沒有閱讀能力也不是他們讀不懂,而是他們對做閱讀理解題不得其法、摸不到門道。首先,我們要高清楚閱讀理解的考查重點:1.考查推理判斷和概括歸納的能力。在閱讀理解題目中我們很難再找到可以在原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題目了。這就需要學生不但要理解文意,而且更要理解題意。針對題目要對文章要有二次理解和重新的認識。并加以判斷給出正確答案。2.考查學生對語篇的整體把握。側重考查學生根據語境,進行分析和綜合利用有效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再有,我們應對閱讀理解的測試題型做一總結:1.選擇題 2.補全句子3.簡答題4.判斷正誤題題型日趨多樣化。根據閱讀理解題的命題特點,我在談一談閱讀理解的測試小竅門:1.閱讀理解題的考點分布格局恰當。閱讀理解題目的考點是均勻的分布在語篇的各個部分,考點分布式不能過于集中的。所以,根據這個特點,我們可以告訴學生在做題時可以按提的順序在文中依次找到答案。特備是考查細節的題目更是如此。細節題的大難會在語篇中順序出現。而且幾乎語篇中每一段都會有相應的一道題目出現。之后,再會對文章總體大意出一題。2 .現在的閱讀理解題目的題干設計合理、簡明,且很少有否定題干來混淆學生的思維,也有效地避免了違背生活常識和語段本意的題目。所以我們可以告訴學生,認真思考,不必擔心有偏題和怪題的出現。3. 閱讀理解選擇題中干擾項的設計特點告訴我們,三個干擾項中有一個是毫無意義的,也是我們可以首先排除掉的。這時我們可用排除法,排除干擾項找到正確答案。4 .做閱讀理解題時一定要先看題干,帶著題目讀文章,做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