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勛
(河北省南宮市垂楊學區,河北 南宮 051800)
創設課堂情境,激活數學思維
——淺談小學數學情境教學
張元勛
(河北省南宮市垂楊學區,河北南宮051800)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可以彌補小學生由于直觀思維比較強,而對于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定義不能有效理解的缺憾,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各種豐富直觀的課堂教學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獲得提高,課堂教學取得高效。
教學情境;小學數學;學習興趣;問題情境
小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時,經常采用直觀思維理解數學知識,對于比較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定義不能有效理解和掌握。為了發展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他們創設課堂情境。在豐富直觀的課堂情境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快速地進入到知識探究中,深刻理解教材中的內容。
在創設情境時,教師要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使情境能夠充分激發學生活力,調動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在學生積極主動探究和思考的過程中,促進了他們數學知識體系的構建和完善,使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獲得提高。
小學數學教材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定義,在讓學生進行主動探究時,很難讓他們深入全面地理解這些知識。在教學中,教師要以教材中的內容為依據,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來創設數學教學情境,使他們在豐富的情境中產生探究知識的欲望,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對知識進行探究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積極活躍,使他們有效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教師要遵循以下原則,使情境教學效率不斷提高。
1.激發學生興趣的原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情境創設的根本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充分發揮學習主體的作用。因此,教師創設教學情境時,要結合學生感興趣的事物。
2.生活化原則。學習數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情境創設時,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進行知識探究,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使學生能主動進行知識探究。
3.情境要注重學生的體驗。在情境教學中,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對知識進行分析和理解,在把抽象的知識轉變成直觀的學習內容時,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讓他們在大膽嘗試的過程中進行知識探究,體會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促進他們數學思維的發展。
4.要能對學生進行啟發。學生在學習一些抽象的知識時很難有效理解這些知識。在教學中,運用教學情境來啟發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探究知識,能夠激發他們的思維活躍性,讓學生綜合全面地看待問題,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
5.情境要具有開放性。在創設情境時,教師要擺脫定勢思維的影響,創設開放性的教學情境,給學生足夠的探究空間,讓他們在積極的思考過程中深入理解,促進他們數學思維和數學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
精心設計的導入環節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在上課一開始就集中精力,進行高效的學習。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精心設計導入情境,提高學生的熱情,使他們的思維活躍起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創設導入情境時,教師要以教材內容為依據,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課堂教學在他們的積極參與中高效進行。
例如,在教學“相遇問題”時,我創設了如下導入情境:小白兔和小灰兔商量好早上要一塊去拔蘿卜,小白兔從八點等到十點,小灰兔還沒來找它,這時它決定去小灰兔家看看。想一想,在路上小白兔可能遇到哪幾種情況。有趣的情境一下子把學生的探究積極性激發出來,他們認真地進行分析,最后得出以下結論:1.小白兔到了小灰兔家;2.小白兔和小灰兔在路上相遇。通過討論和分析,學生對相遇情況有了初步的了解,接著教師引導他們進行教材內容的探究,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新課改的過程中,教師改變了傳統的教學觀念,在教學設計中融入了新的教學觀念和創新思想,使課堂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
在創設情境時,教師不僅要考慮到情境的新穎、有趣,還要考慮情境是否能夠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引導他們進行深入思考。問題情境的創設能夠激發學生的深入思考,在問題的引導下使他們進行知識探究,促使學生的思維面向多層次、多角度發展,使他們在看待問題時能夠透過問題的表面把握問題的本質,有效解決問題。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要考慮到學生的數學知識結構,使問題既能對他們起到啟發思維的作用,又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在問題獲得解決時,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激勵他們更積極地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究,獲得更多的成就感,使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生活中處處有知識,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講授融入到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現行小學數學教學圖文并茂,有許多學生所熟悉的圖片與內容,但編者是根據小學生共同的特點來編寫的,因此,在創設生活情境時,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來合理有效地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使教學更符合本班學生的特點,生活情境更為他們所熟悉。在熟悉的教學情境中,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他們對學習內容充滿了探究興趣。這樣的生活情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使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更牢固,理解更透徹。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使他們的數學思維獲得發展,在解決問題時思考面獲得拓寬,思維不斷深入,從而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和規律。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教師要始終以學生為課堂學習的主體,使情境能夠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責任編輯金東]
G62
A
1673-9132(2016)24-0220-217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