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靜
(廣西右江礦務局有限公司塘內煤礦 廣西田東縣 531501)
關于提高采煤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分析
何靜
(廣西右江礦務局有限公司塘內煤礦 廣西田東縣 531501)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能源的需求量也在逐漸加大,在巨大的經濟利潤下,大大加快了煤礦的開采速度。然而,由于開采的力度過大,各種開采條件設施都不夠完善,致使煤礦方面存在諸多安全隱患,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筆者就煤礦開采的安全狀況進行分析,從而找出提高煤礦采煤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
煤礦;安全管理;有效途徑
經濟水平在不斷提高的同時,人們的生活質量也隨之改變,對物質生活具有較高的要求。煤炭作為人們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每天的需求量都比較驚人,煤礦能給開采者帶來巨額的經濟利潤,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一些煤礦主的開采欲望,忽視了最重要的安全管理問題,導致煤礦安全事故頻頻發生。
一個企業能夠保持穩定發展的前提主要是做好安全基礎管理工作。國家七部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國家國有重點煤礦安全基礎管理的指導意見》,從煤炭企業安全發展的戰略高度,多方面、多角度的詮釋了安全基礎管理工作的界定和要求,由此可以看出,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煤礦安全問題,以及想要扭轉當前煤礦安全局面的重大決心。
在煤礦企業的管理工作中,煤礦采煤安全管理是極為重要的部分,直接關系到整個煤礦企業的生產過程,是制定合理設計方案的關鍵,也是對煤礦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和治理的重點,有利于把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以此來促進企業的安全高效生產。所謂的煤礦采煤安全管理是針對煤礦企業開采及生產安全的管理,對礦工的生命安全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目標。
2.1 煤礦安全生產與管理的資金投入不足
目前,大部分煤礦業主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通常把經濟效益放在首位,而忽視采煤的安全管理,并且還認為投入到安全管理中的資金不會產生實質性的利益,投入與產出根本不成正比,是一種浪費。做好生產安全工作,只是口頭表達,實際上卻很少有煤礦企業能切實將安全管理工作落實到位。殊不知,一旦安全管理方面出現問題,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那么產生的經濟損失將是巨大的。
2.2 缺乏有效的責任機制
現階段,大部分煤礦企業存在的普遍問題之一就是安全事故發生后,找不到責任人,或責任人不清,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煤礦企業沒有建立有效的責任機制,導致煤礦開采的安全管理工作沒人落實,或者互相推諉責任,使得煤開采安全管理責任混亂,責任落實不到具體的管理者,使煤礦企業空有一些安全管理制度,卻找不到具體的安全管理責任人。
2.3 員工整體素質不高,安全生產的意識薄弱
由于煤礦開采具有巨大的經濟利益,促使許多煤礦主不斷的擴大生產開采規模,這就需要招聘大量的開采工人,煤礦的高危性導致應聘的大量工人都是農民工,他們普遍受教育水平低,整體素質水平不高,安全生產意識較差,往往不注重保護自身安全的措施,覺得這些保護措施是累贅,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此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安全管理措施,導致重大事故的發生。
2.4 缺乏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訓體系
煤炭開采工人的整體素質不高,安全責任意識較差,所以需要對員工進行定期安全教育培訓,以此來提高員工安全教育意識,提升員工的安全操作能力,這樣有利于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發生。可是許多煤礦企業忽視了建立有效安全教育培訓體系的重要性,安全培訓效果并不理想,收獲不大,使得煤礦企業主誤以為對員工進行安全管理培訓沒有太大的作用,造成員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不高,如此惡性循環,就會大大降低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
3.1 定期進行安全生產培訓,樹立安全第一的生產理念
積極進行定期安全培訓,不斷提高管理者和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將企業的安全管理責任制度落實到位,樹立安全第一的生產理念,禁止在安全生產方面具有投機取巧的行為。定期針對專門的管理者實行安全管理培訓,提升管理者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意識,督促管理者將安全管理意識貫穿于實際的生產管理中,積極的對員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使每個員工都能意識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3.2 加強資金科技投入,建立煤礦安全管理體系
從煤礦企業長遠的利益考慮,安全管理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煤礦企業應當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加大資金和科技力量的投入,對煤礦采煤技術進行合理優化,提高采煤的安全性,建立相對完整的煤礦安全管理體系,這樣能有效避免發生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全方位的安全管理體系能將安全管理落實到生產的每一處,及時查找出安全隱患,將安全事故在萌芽狀態時就被消滅。真正的實現安全生產,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3.3 認真落實有關煤礦開采的法律法規
中國就煤礦業已經頒布了好幾個法律法規,如《煤礦安全規程》《礦山安全法》《煤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等,這些法律法規有助于企業的安全管理,為企業的安全管理指明方向。所以,企業應該認真貫徹落實這些法律法規,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更好的進行安全生產管理,提升生產效率,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
3.4 實現安全生產管理由少數人指揮向全員共治轉變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全員共治能夠實現企業的整體安全管理,并具有顯著的效果,特別是在技術人員和管理者的帶領下完成的安全生產,不僅能有效避免許多安全事故的發生,還能進一步提高員工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和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
3.5 改革安全管理技術
現代社會實行高效管理的必要條件主要是現代化設備和信息化管理。但現階段,我國煤礦企業的管理水平還不夠高。為了改變人工管理效率低下的現象,要實行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煤礦安全管理技術,為管理人員配備相關的信息技術設備,主要包括統計、計算和快捷交換,進一步加強對煤礦企業的科學管理,改進和完善安全技術管理,實施科技興安戰略。除此之外,信息化和工業化存在相互影響和制約的關系,要求煤礦企業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大力提高礦井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煤礦企業將“無人則安”的理念貫徹企業內部,提高員工對其的認識和理解,采用自動化、智能化的監控系統對采掘、運輸、供電等設備進行監測,保證作業環境的安全可靠。將信息化、自動化技術應用到采煤中,能夠大大減少人力資源和人工作業的環節,確保系統更加安全可靠,保障礦井安全。
3.6 加大宣傳教育的工作力度
煤礦企業要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同等看待“管理、裝備、培訓”的原則。在進入礦井進行工作之前,要對開采人員進行統一培訓,提高員工的專業素養和自我保護意識,將企業的安全管理責任制度落實到位,禁止在安全生產上采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私利。還可以對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定期的專業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素養和能力水平。另外,再對其他員工進行安全生產方面的教育培訓。
提高煤礦采煤安全管理水平,將安全責任制落實到具體崗位及具體的人,并安排相關責任人監督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加大對安全管理的資金和技術投入,完善相關的安全管理設施和條件,不斷創新安全管理理念,積極進行安全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者的安全管理水平,以此來促進煤礦企業的不斷發展。
[1]李 沖.基建礦井安全管理模式淺析[J].江西煤炭科技,2010(02).
[2]張經陽,王松江.煤礦建設項目安全生產系統集成模型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1(11).
[3]馮萬君.精細化管理在安全高效礦井建設中的重要作用[J].中州煤炭,2009(08).
TD79
A
1004-7344(2016)12-0170-02
2016-4-10
何靜(1977-),男,助理工程師,大專,主要從事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