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學志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涼山供電公司四川涼山651000)
解析農村低電壓治理與農網升級改造
胡學志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涼山供電公司四川涼山651000)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及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電力事業也取得了穩健發展。農村電網作為電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運行狀況直接關系到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甚至影響到社會發展及農村經濟的進步。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部分農網存在著低電壓現象,這就會影響到電力用戶的正常用電。本文主要分析了農村電網低電壓問題產生的原因,就如何有效治理及升級改造農村電網展開深入探討,以此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農村低電壓;原因分析;治理措施;升級改造
隨著新農村建設活動的推進,農村電網建設及改造規模逐漸擴大,這不但滿足了農村生產生活的用電需求,也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住戶的電器設施也逐漸增多,這無形中增加了農村電網的壓力,因而在用電高峰期極易出現低電壓的現象,這就影響到農村住戶的正常用電。所以,供電企業必須要加大對此問題的研究,進一步治理低電壓并加快農村電網升級改造的進度,以此來提高農村電網運行的安全穩定性,使農網更好地為農村的生產活動而服務。
根據研究發現,農村電網低電壓基本具有三大特征:季節性、時段性與區域性。低電壓現象一般發生在春夏季、具體時段大約為午高峰及晚高峰,區域一般為鄉鎮、城鄉結合部及山區等地區。而農村低電壓現象產生的原因也很多,下面就此展開分析,只有了解低電壓的形成原因,才能更好地治理低電壓、促進農網升級改造。
1.1 線路設備狀況差
受資金等因素的影響,農村電網改造工作進度受到一定影響,先進的線路及設備并沒有被廣泛應用到農村電網建設中來。大多數農村電網系統中的線路及設備的建設時間較早、相對陳舊,因而其建設標準及技術要求與目前的用電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雖然部分地區的農村電網都經過改造或是升級,但是仍然有許多設備及線路相對陳舊、技術要求無法滿足目前農村用戶用電量的快速增長的需要。另外,由于部分地區35kV變電站布點不足且布點位置不合理,導致10kV配電線路供電半徑過長、線徑過小,這就導致高壓無法到達負荷中心、末端的電壓偏低。配電變壓器容量不足,經常導致配變處于過載運行狀態,這就無形之中增加配變損耗,加劇低電壓問題的產生。
1.2 三相不平衡
由上述可知,農村用電具有較強的季節性,在高峰期與低谷期農村用電負荷的差距較大。舉例來說,在春節時期,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基本都返鄉,因而家用電器的使用數量及時間大幅度增加;在農忙時期,農村的電力設備利用率也大幅度提升,種植業及養殖業的快速發展,也使得用電量大大提高,在這段用電高峰時期內,配電變壓器基本都處于滿載或過載運行。而在用電低谷期內,配電變壓器基本都處于空載運行狀態。線路低電壓在用電高峰時期出現得最為頻繁。由于農網改造資金有限,農村大多數地區都無法依托三相四線來調節負荷平衡,這就導致單相線路的負荷較大,造成電壓下降。
1.3 無功補償容量不足
在過去,農村用電負荷以純阻性負載為主,而目前主要以感性負載為主,因為當前農村家庭的空調、電動機、電磁爐等電器較多,再加上農村電網位于電力系統末端,所以無功電源存在一定缺陷,大多數的無功功率都被感性負載消耗掉,這就導致配網功率因數下降,電壓被大量損耗,最終導致電力系統的電壓較低。大多數的人員對電力系統缺乏基本認識,通常會忽略無功功率而側重于有功功率,這也導致無功補償不到位現象的出現。
1.4 運行管理存在缺陷
大多數基層供電所農電管理都存在運行維護管理工作不到位、覆蓋面不夠的現象,這就導致農村電網配變三相負荷不平衡的不斷加劇,引發電網低電壓。其次,目前在農電管理上還沒有完全100%對農村電網進行實時監控,GIS系統模塊運用的相對滯后,因而無法準確及時地傳遞各區域的電壓、電流等信息數據,相關人員也無法開展監測分析等工作。另外,農村大多數電力用戶的報裝管理沒有得到規范性開展,這也導致單相負荷得不到有序使用,最終造成農村電網電壓不穩。
2.1 加快線路及設備改造
線路及設備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其性能直接關系到電網的正常運行。因此,上級部門要能夠加大對農村電網的資金投入,及時更換老化或性能落后的設備及線路,例如在更換變壓器時,優先選擇S11型或以上的節能變壓器。對于長期處于滿載或超載狀態的、供電半徑超過五百米的低壓線路范圍內的變壓器,要及時更換增容配電變壓器。對于供電半徑超過500m的變壓器,在布置過程中必須要遵循短半徑、密布點、小容量的原則,盡可能將其布置在負荷的中心部位。對于經常超載的配電變壓器,可以先利用線路進行區域劃分,最后利用負荷切割及轉帶來進一步優化變壓器的布置。
2.2 提高無功補償的能力
針對無功補償容量不足造成低電壓這一現象,可以通過提高無功補償的能力來解決。供電企業在提高無功補償能力時,必須要堅持全面規劃、全面優化的原則,將降低損耗與調節電壓兩者結合起來,在綜合考慮的基礎上設計最優方案,以此來達到合理布局、就地平衡的目的。此外,供電企業還需要優化無功補償的配置及相關裝置,在綜合考慮農村電網運行特征的同時,考慮配電線路、低壓補償和變壓器等環節。
2.3 加強農村電網的管理
供電企業需要加強對農村電網的管理,這也是治理低電壓的主要措施之一。①供電企業需要設立組織機構、配置相應的管理人員,將低電壓治理工作具體落實到位,明確各崗位及人員的具體工作內容及工作任務,明確時間節點,以保障電網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②需要開展“銷號式”的全程管理與控制。即根據行政組織機構圖來治理低電壓問題,這樣能夠做到低電壓問題的早發現、早治理,實現發現、治理、驗收、銷號的閉環管理。供電企業需要建立各村、各臺區的銷號管理檔案,這樣能夠有效避免重復投資現象的出現。③供電企業需要統籌全局,做到精準投資、優化立項,減少低效或無效的資金投入,提高專項資金的利用率。相關部門需要將低電壓用戶列入到改造工程項目中來,認真審核低電壓治理技術方案的科學合理性,檢查設備選型是否滿足實際需求,檢查拆舊的設備清單是否清晰明確,審查資金費用應用是否合理等等,只有做到這些,才能夠真正提高專項資金的利用率。④供電企業還要能夠加大對設備運行及配電線路的維護力度,實時監測各臺區的負荷狀況,嚴格控制三相不平衡,做好用電宣傳工作,引導村民錯開高峰時段用電,進一步優化低電壓調控機制,綜合利用先進的監測設備,充分發揮調度應有的作用,尤其要對低電壓現象頻繁地區加強監測,動態治理低電壓。
3.1 科學設置低壓配網的電源點
電源點的位置設置會直接影響到電網的電壓狀況,位置選擇不當不但會導致變壓器以及電線使用數量的增加,還會增加損耗,引發許多電力安全問題及不平衡現象。因此,在設置電源點的位置時,相關人員必須要認真調查周邊住戶的用電負荷特征,在掌握相關信息數據的基礎上來確定低壓線路的范圍,選用最為適用的導線,一般情況下,需要將其布置在低谷區或負荷中心位置。
3.2 加強三級漏保的安裝及投運
就目前來看,我國農村大多數低壓配電網采用的都是TT系統,大多數用電設備表面都采取接地保護措施,配電網需要對多余電流進行三級保護,限定數值由供電企業統一規定,這也能夠保證村民安全用電,降低安全隱患。
3.3 盡量保持原有設計
在農村電網升級改造過程中,經常要重新立桿架線,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占用村民的土地,如果補償工作沒有落實到位,那么村民將會阻擾架線設桿,這也無形之中增加了農村電網升級改造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施工單位必須要在升級改造前,與村委會干部及村民代表進行溝通協調,共同討論線路走向,盡量在原有規劃的基礎上適當調整,以此來維護村民的利益。此外,在電網改造升級過程中,相關部門及人員也要能夠積極聽取村民的意見,共同協商好道路、土地等相關問題,這樣才能夠促進升級改造工作的順利開展。
總而言之,農村電網低電壓治理及升級改造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對于新農村建設有著重大影響。供電企業必須要能夠對此予以重視,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來加強研究,找出電網低電壓問題的根本原因,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整治,加強電網管理,加大電網改造,切實提高農村電網的整體水平及供電能力,真正解決農村用電問題,最終滿足農村生產生活用電需求,最后推動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生活的快速發展。
[1]孫吉昌.多措并舉統籌推進全面改善農村電壓質量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J].農電管理,2011(1):11~13.
[2]潘少華.基于農村低電壓現象的綜合治理研究[J].中國電業:技術版,2011,11(30):53~72.
[3]馬付彪.解析農村地區低電壓問題治理及其農網改造[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30):21~30.
[4]于曉牧,李立鵬,徐建范.農村低電壓問題分析與解決辦法[J].陜西電力,2011,4(25):46~53.
TM73
A
1004-7344(2016)30-0135-02
2016-10-10
胡學志(1981-),男,助理工程師,本科,主要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