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顯金
(貴州水利實業有限公司貴州貴陽550002)
工程項目施工成本的管理與控制研究
王顯金
(貴州水利實業有限公司貴州貴陽550002)
我國建筑工程規劃改革趨勢下,重視項目施工成本管理與控制具有戰略性意義,實現了成本管理收益額度最大化發展。結合成本管理意義,總結了項目施工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控制對策。
工程項目;施工成本;管理;對策
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改革下,做好成本分析與管理工作,實現了項目規劃與發展的可持續性。針對工程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要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控制方案,提出符合項目運營需求的成本控制體系。
“施工成本”是從工程投標報價開始,直至項目竣工結算完成為止,貫穿于項目實施的全過程。在施工中通過對人工費、材料費和施工機械使用費,及工程分包費用進行控制。施工成本控制就是要在保證工期和質量的滿足要求的前提下,采取相應管理措施,包括組織措施、經濟措施、技術措施、合同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計劃范圍內,并進一步尋求最大程度的成本節約。新時期企業加強內控管理改革是必然趨勢,是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關鍵,也是推動企業轉型與發展的可行性策略。提出項目施工管理改革對策,肯定了人的主體作用,提出切實可行的管理改革對策。
2.1 成本規劃中缺乏風險意識
現階段,企業成本戰略經營缺乏風險意識,對市場常見風險隱患尚未建立全面的戰略決策,一些可遇見的風險預案沒有得到正確實施,這些都阻礙了成本戰略決策有序進行。同時,成本規劃中缺少風險意識,對經濟戰略改革也是極為不利的,這些都影響了企業經營效率的可持續發展,對戰略決策規劃形成巨大的風險隱患。很多企業的有關規定只雖然企業在這三個方面的發展比較穩定,收益能力也在慢慢提高,但是對企業的存貨的管理水平不夠很集中,在企業運營過程中應該更加注重存貨的管理水平和資金的利用效率,加快項目的開發,注重獲取較為優質的項目,成分的利用資金。
2.2 成本管理決策失去戰略性指導
企業的基層網點大都按行政區域設置,以基層為主的經營體制特點明顯,成為了制約企業成本戰略的一種障礙。例如,基層成本戰略模式最大問題在于成本投入與利益成效不匹配,企業所投入成本無法獲得理想的經濟效益,企業銷售模式依舊處于“粗放型”經濟狀態。
2.3 施工人員缺乏專業性技能
成本戰略管理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參與,才能構建更為全面的賬務調控體系,解決傳統賬務營運存在的不足。當前,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缺乏必要的配合,各項賬務管理層次難以統一,在賬務結構分析與控制方面尚未發揮預期的效果,這些都影響了賬務調配與控制流程,對部門之間的協調性也有不利影響,往往更容易阻礙成本戰略調配與管理工作。此外,施工人員專業技能缺乏,對有關成本事件處理不急是等,這些都對企業日常成本及戰略計劃產生了多方面不利影響,擾亂了市場經濟戰略計劃實施流程,破壞了完整的成本組織計劃,降低了企業市場成本的收益水平。
3.1 成本分析
施工項目的成本控制必須要從投標階段開始直到竣工驗收的全過程。因此,要求管理人員必須了解和掌握變更中的數據的計算、分析,隨時掌握變更情況,包括已發生的或將要發生的工程量、工期、支出等情況,判斷變更以后及變更是否造成索賠等。
3.2 成本計劃
施工成本預測就是根據一些成本信息,運用一定的方法,對未來的成本水平及發展趨勢做出科學的估計,換句話說就是對施工前的成本進行估算。施工成本計劃是以貨幣形式編制工程項目,在計劃期內的生產費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措施和規劃的書面方案。
3.3 成本核算
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成本形成過程中或者說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對施工項目成本進行評價和總結工作,其目的是了解成本變動的情況,分析主要技術指標、經濟指標對成本的影響,分析原因并檢查成本計劃是否合理,以便有效的進行成本管理、成本分析。
3.4 成本考核
施工成本考核,就是指施工項目完成后,按施工項目成本目標責任制的規定,對成本的實際指標與計劃過程中定額、預算進行考核,評定施工項目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和各責任者的業績,并采取相應的獎勵和處罰措施,以有效地調動企業每一個職工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完成目標成本、降低費用的積極性。
4.1 設定管理部門
為了進一步與協調地方發展節奏相適應,要結合地區市場經營環境及公司內部營運條件,擬定科學的企業發展戰略。早期施工成本挖掘模式不健全,影響了財會人員參與經濟管理的積極性,對區域戰略規劃與發展形成了阻礙,降低了財務體系的執行效率。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政府的事業單位與各建筑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傳統的財務管體系已經漸漸難以滿足當前經濟發展的需求。所以財務部門作為資金管理部門應該積極改善產業資金調度管理模式,提高著財務管理質量,參與到建筑施工成本價值挖掘工作中去。
4.2 優化管理模式
倡導企業優化改革,為企業經濟發展提供綜合性保障措施,維持整體產業發展水平,帶動企業經營流程優化。建筑施工成本挖掘使財務工作模式更加具體化,在精細化指導下實現資源利用率的最優化調整,解決了傳統財務模式存在的風險隱患。同時,建筑施工成本價值挖掘促使財務管理目標更加精細化,利用先進財務業務綜合平臺實現資源一體化利用,擺脫了傳統財務模式的不足。例如,在施工成本控制方面,施工成本挖掘要求做好全面資金管理,做好翔實產業布局資金可行性論證,嚴格控制成本投入,確保最終的營運效益,符合市場化改革趨勢要求。
4.3 產業風險管理
為了進一步擴大企業市場占有率,企業要運用統一的經營管理模式,共同實現投資者、經營者和管理者的最大利益。企業運營的核心是經營管理,統一的經營管理模式,能使企業抓住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建筑產業戰略改革中,要加強風險管理意識,從多個角度預測產業發展潛在的風險隱患。對于建筑新興產業來說,其在發展中要注重國內外市場沖擊,尤其是外來建筑企業對本土建筑企業經營的不利影響,更需要關注經濟政策調控的作用。對新建筑企業來說,要關注與國家政策變動與發展趨勢,科學規劃與利用施工成本平臺,這些都是加快經濟轉型的有效方式。
4.4 成本調度管理
建筑產業集群促進了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為區域經濟戰略轉型提供了多方面指導,如何維持施工成本運營與管理建設,這些都是當代經濟改革建設的重點,有助于新興經濟建設的可持續性。面對傳統經營模式存在的問題,要科學規劃“施工成本”管理機制,深入挖掘施工成本安全管理思路,為建筑新興產業發展提供綜合性保障。從宏觀角度來說,市場營銷決定了整個企業的發展趨勢,從微觀角度來說,財務監督,工作流監督,確保生產經營管理的相關信息在企業內部的傳遞,避免企業相關信息的泄漏,也是實現反舞弊機制的重要手段。
總之,由于項目管理制度是由若干具體政策、制度和程序所組成,這首先是為了實現對經營目標的管理,所以成本制也應當是適應企業發展現狀并且是需要隨之進行動態調整的。施工成本管理與控制階段,要考慮行業發展及項目運營的具體要求,提出切實可行的管理控制方案。
[1]陳霜,周文濤.淺談工程項目施工成本管理[J].四川建材,2014(06).
[2]周科宇.建筑工程項目施工成本管理分析[J].科技資訊,2015(01).
[3]包晗.建筑工程管理的現狀及改進措施分析[J].科技資訊,2015(21).
[4]方寶兔,邵渭標.工程項目施工成本管理探析[J].中外建筑,2012(05).
[5]莫寧軍.如何做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J].法制與經濟(下旬),2011(10).
F285
A
1004-7344(2016)30-0244-02
2016-10-4
王顯金(1983-),男,漢族,貴州興義人,中級,本科,主要從事會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