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行波 朱淳龍
(宜昌市夷陵區下堡坪林業管理站湖北省宜昌市443100)
林業經濟發展受碳匯市場的影響研究
易行波 朱淳龍
(宜昌市夷陵區下堡坪林業管理站湖北省宜昌市443100)
做為CO2的一種重要碳匯,林業資源在世界氣候穩定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為了使氣候變暖得到減緩,人們必須采取措施使森林CO2生態功能得到良好的發揮。因此本文介紹了發展林業碳匯市場的重要性并科學的分析了林業碳匯市場的發展策略。
碳匯市場;林業碳匯;經濟發展
現在,世界各國人們越來越關注氣候變暖問題,為此,人們有必要重視林業碳匯,目前,林業碳匯市場在我國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國家也出臺了有關制度和政策對其加以支持。為應對氣候變暖問題,我國如何進行更好的林業碳匯市場發展是本文關注的重點。
目前,碳排放交易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較為高速的發展,相關制度和平臺得到了持續的完善,各種交易所先后成立,成交量和交易額不斷增大。為了對氣候變暖現象加以緩解,國際社會提出了林業碳匯,許多國家已經早早開始推行林業碳匯,且收效較佳。在我國,碳市場由市場、試點碳排放權交易和碳中和3部分構成。國內企業的自愿減排項目、中國和發達國家間的CDM項目是國內碳交易的兩種主要途徑。2004年,在我國的遼寧、山西、四川、云南、內蒙古、廣西開始啟動了林業碳匯管理。現今,我國在聯合國注冊的和林業有關的CDM項目包括森林管理、再造林和造林,在吸收空氣CO2時會采取增大森林面積的措施,同時也具有貨幣價值,但若想實現這種價值,必須保證在CDM市場中進入了增加面積而產生的匯清除量。于是,國家的林業經濟會因碳市場的發展而面臨良好的機遇,為實現國家經濟的順利轉型應當盡快構建良好的碳交易體系,讓有序的強制性碳減排交易得到實現。
2.1 需求分析
人們對林業碳匯的需求確保了林業碳匯市場的發展,目前基于《京都協定書》規定產生的強制性需求是林業碳匯市場的主要需求,碳匯需求多為規則和制度約束的結果。碳排放權市場需求會隨著排放限額嚴格程度的提高而增加。
在我國,某些政府部門、重點工業企業、其他社會團體是三類林業碳匯需求者,他們為實現碳中和、獲得減排緩沖期會購入碳匯指標。一些重點企業、重點工業行業是重要節能環節,而我國電力、化工、煤炭、鋼鐵等行業排碳較多,因而工業節能具較大潛力。為降低排碳量,首先,國家可通過完善相應法律法規,對企業的排碳行為進行控制,刺激林業碳匯市場發展;其次,可構建形式多樣、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的節能減排攻關技術,以更好的節能降排。另外,影響林業碳匯需求的還包括公民環境意識、企業責任意識、市場規模、林業碳匯信用價格等[1]。
2.2 供給分析
市場的供給者會為追求利潤最大化,理性選擇,采取最佳行為,而在林業碳匯市場中,供給影響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土地價格、采伐成本和林產品價格、造林成本、森林資源稟賦等。目前,國內林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在資源上支持了林業碳匯市場的發展;而且,碳匯供給重要影響因素還包括國家支持、采伐成本的降低及造林成本的降低、碳匯價格的提高等[2]。
由上可知,碳匯市場的需求與供給會受到不同利益主體的影響,若供不應求,產品價格將提高,碳匯供給會增多;若供過于求,則價格將減低,產品供給將減少,需求者對碳匯信用增持將增多。因此,需求者為實現最大化效用會通過比較選擇合適項目,以達成平衡[3]。
2.3 碳交易市場
碳排放權市場是碳交易市場的核心,成熟的產權市場將具有完善的組織機構,目前,世界各地為實現碳排放權的良好交易,均會在交易所組織的籌劃擬建上較多著力,為實現市場中更為有效的碳排放權交易,應當加強內部組織結構創新。制定相關規則與法律、界定產品產權、構建碳交易平臺、推動信息傳播是政府在市場中起的作用。另外,在推進碳交易市場健康發展中,非政府組織的監管保障也較為關鍵。
3.1 構建良好的碳匯林業實現平臺
(1)建立儲存碳信用平臺,為企業提供便利。現今,除了一些發達國家需完成減排任務成為了林業碳匯交易市場的消費者,某些國內污染企業也會參與碳匯交易,特別是一些重工行業企業具有很大碳排量,其理應對排碳付費。為此,建議企業為完成將來減排任務提前購入碳匯;同時,也建議企業捐資造林增匯,為取得CO2減排信用指標提前做準備。出資單位可加入林業碳匯項目,獲取碳匯信用指標,并對指標進行專門記錄,進而促進碳交易活動在國內全面開展。
(2)推進碳交易市場的完善進步,促進林業碳匯穩步有序發展,具體可在市場機制的配置作用的發揮、政府宏觀政策及相關法律制度的制定上更多著力。
3.2 促進林業碳匯外部性問題的解決
管理者應當致力實現林業碳匯的市場化,以使林業碳匯外部性問題得到化解。
(1)確定清晰有效的碳匯產權制度,實現森林資源外部效應內部化,使森林資源、人力和資金得到有機的結合,讓森林凈生產能力得到增強,森林資源的生態、社會與經濟效應得到充分發揮。人們在滿足相應需求時能夠意識到付出的代價,才會有利促進市場發展,并且只有較為穩定的林地產權政策,才可從制度上為本地人們的林業經營和碳匯項目參與提供保障,讓林業可持續的經營和成長得到推進,并更為順利的完成立業碳匯項目。
(2)政策支持與導向應當更加有力。政府可出臺相關法律政策,保障林業碳匯外部性,合理設立CO2排放稅的征收制,以此補償林業碳匯生態效益,進而使各企業帶給環境的收益和成本得到平衡,合理充分的配置資源,并營造公平環境氛圍、促進排碳企業和林業碳匯產業的有序發展。
3.3 展開金融創新
(1)林業碳匯作為一種商品具有短缺性,管理者應當對價格加以限制,但目前國內的林業碳匯交易中缺乏活躍交易主體,且交易價格并不高。為此,政府應當在財政上建立合理的補貼機制,政策上為價格提供支持,確保交易市場的有序發展。
(2)為調動全社會參與,科學設立綠色碳匯基金,以開辟良好渠道,實現民間綠化資金的籌集,采取措施使個人、團體、各方企業能夠按一定規范、計劃的將資金投入基金中,促進林業碳匯生產。
(3)使金融機構發揮作用,開發各類創新金融工具,如碳證券、碳保險、碳融資等,通過風險管控、融資等金融服務,支持林業碳匯交易各階段的順利進行。
3.4 構建主動應對機制
目前,國際上已經具備了良好的林業碳匯項目規則。在國際談判中,我國應當制定良好的主動應對機制,在項目實施中可以有效對接國際規則。現在我國工業CO2的排放量越來越大,管理者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充分運用國際領先技術、資金,進行科學、經濟的造林、再造林、森林管理等,實現增匯減排,促進林業碳匯市場良好運行。
綜上所述,我國的很多行業的碳排放量均較大,為了促進國家可持續性發展,政府、企業、其他社會組織必須采取合理措施,進行有效的節能減排,而大力促進林業碳匯市場的有序發展,在化解低碳排放和經濟發展間的矛盾上作用較為關鍵,同時,我國林業也會因而獲得良好的發展機遇。
[1]陳建成,關海玲.碳匯市場對林業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S1):445~448.
[2]沈月琴,曾程,王成軍,等.碳匯補貼和碳稅政策對林業經濟的影響研究——基于CGE的分析[J].自然資源學報,2015(04):560~568.
[3]石媛媛.論林業碳匯的市場交易機制[J].科技與企業,2013(20):103~104.
F326.2
A
1004-7344(2016)30-0208-02
2016-10-7
易行波(1969-),男,中級工程師,大專,研究方向為林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