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艷忠
(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長沙400014)
城市河道淤泥的處理及處置方法研究
譚艷忠
(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長沙400014)
城市河道的水環境作為城市經濟、社會、人文系統存在和發展的基本要素,是具有為人們提供綠地、水源、保護周邊環境以及開展旅游等生態功能,對于城市的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國經濟建設飛速發展和人們對于水環境保護觀念薄弱等原因,使得我國的水環境問題日益嚴峻。據統計,我國90%以上的城市河道污染比較嚴重。淤積嚴重、水污染過重、水資源短缺、水生態平衡遭到持續破壞等是城市河道面臨的長期問題。
城市河道;淤泥處理;處置方法
河道的淤泥對于城市的社會經濟、生態環境和人居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河道的水質日趨惡化,河邊長期彌漫著惡臭;河流里面有毒的污染物致使水生植物逐漸消亡。河道淤泥的存在與城市高聳的鱗次櫛比的樓群性成的強烈的反差,周邊的群眾不堪忍受又不得不長期生活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河道的淤泥對于城市的進一步發展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對于城市淤泥的妥善處置勢在必行。
城市受到污染的河道水質一般來說為劣V類,其中淤泥的含泥量比較大,含水量比較高,含有各種有害的物質以及過量的重金屬,如果人們把河道疏浚的淤泥挖上來后堆置到一旁不做處理的話,一方面會占用到大量的空地,一方面由于雨水的沖刷而造成二次污染,并且在淤泥中的有益的成分也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所以,如何將挖上來的河道淤泥妥善的處理和處置,是一項很有必要研究的課題。
河道清淤后的污泥需要做無害化處理,要達到相關規定的要求?,F在國內主要的淤泥處理技術分為淤泥脫水和固化。淤泥脫水的主要方法有傳統的自脫水干燥法、真空預壓脫水法、土工管帶法和機械脫水法。淤泥固化一般采用攪拌固結法。
2.1 自然脫水干燥法
自然脫水干燥法就是利用太陽的照射、空氣的流動來對淤泥進行脫水和干燥,常見的有自然曝曬、底面脫水、人工翻曬等幾種方式。這類處理技術的工藝比較簡單,成本比較低廉,適用于處理少量的、含水率比較低、沒有污染的淤泥。它的缺點是干燥的周期比較長,脫水的效率比較低,同時淤泥沒有通過無害化的處理,有污染轉移的風險,對周邊環境可能造成影響,同時也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并且天氣條件對其影響較大。
2.2 真空預壓脫水法
真空預壓脫水法是通過在處理池中敷設防滲膜、真空管道、沙濾層和土工布等設施,然后對打入處理池中的淤泥進行覆膜、抽真空、營造有利于脫水的環境,利用了真空壓力和淤泥自重對淤泥進行脫水處理的方法。這類處理技術的工藝比較簡單,成本也不高,可以適用于施工作業面大、工期時間不緊、對于處理要求不高的淤泥處理工程。
宏觀審慎視角下的國際資本管控,應從優化改進經濟結構體制的大方向出發,逐步增加國內投資減少對國際資本的依賴性。首先要改變外資機構,調借外商直接投資的產業類型和產業結構。出臺相關扶持政策、鼓勵政策,引導外商將資本投資于基礎產業、支柱型產業以及高新產業,對在西部以及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區域投資的外商應在政策上給與進一步的優惠。從而刺激外商對西部地區進行投資。其次要擴大國內資本的投資范圍。進一步鼓勵號召民間資本擴大其投資領域和范圍,改善我國內部投資市場環境,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的健康發展。
2.3 土工管袋法
這種處理方法主要是講含水率高的淤泥打入到土工管袋里面,因為土工管袋的透水性較好,可以對淤泥進行壓密擱置來促進脫水,脫水后再把淤泥填埋或者再利用。這類處理方法對于含沙量高、透水性好的淤泥脫水效果要好。它的施工周期也比較長,同樣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作為堆場臨時存放。
2.4 機械脫水法
現在使用廣泛的機械脫水主要有帶式脫水機組和板框脫水機組機械脫水法。它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淤泥自身的重力、離心力、機械的擠壓力和空氣壓力差中的幾種動力來實現固液分離,并且內部能通入一定的空氣用來風干,使得淤泥盡快脫水。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污水廠的少量污泥處理,對于量大的、施工周期較短的河道淤泥初靈工程,這種機械脫水的方式不太合適。
傳統的淤泥固化工藝主要是采用攪拌,就是直接在開挖的淤泥中加入固化劑,然后對淤泥進行攪拌,并將處理后的淤泥進行自然的堆放、儲存。這種方式適用于處理河湖邊界、塘堰含水率較低的排水干挖淤泥。直接的攪拌固結法同樣在土地占用、現場環境、施工周期和運作成本方面有一定的要求。
對于國內外的這些淤泥處理技術,對于城市河道的淤泥來說,技術工藝還是比較單一,淤泥脫水和固化分開操作,存在了堆場不足、處理周期較長、適應性差、易受天氣影響等諸多問題。
對于淤泥如何妥善的處置方法,一直是國內外研究專家面臨的一大難題,總的來說,淤泥的處置方法主要還是遵循減量化、無害化、穩定化和資源化為原則。挖上來的淤泥的后續處理需要經過不同的預處理,尤其是對于重金屬超標的淤泥來說,穩定化和無害化就成了后續處置方法的核心組成部分。迄今為止國內外普片采用的處置方法主要為農田綜合利用、焚燒利用、制作建筑材料以及填埋等方式。
3.1 農田綜合利用
河道淤泥脫水后用于農田堆肥是一種比較好的處置方法,它可以將淤泥中有益的有機物重新進入到環境中,從而改進土壤的結構、增強土壤的肥力、促進農作物生長。但是,淤泥中也含有大量對土壤、植物及水體有害的病菌、寄生蟲和重金屬離子等,因此,在用作農田之前需要對淤泥進行檢測和分析,用物理和化學方法殺死或去除重金屬離子等有害物質。除了陳本較高之外,若是處理不當則會造成額外的污染。
3.2 焚燒利用
焚燒是淤泥處置最為徹底的方法,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迅速并且較大程度的減少淤泥容量,而且不需要防備惡劣的天氣。但是淤泥焚燒的操作比較復雜,運行也很不穩定,動能消耗比較大,同時焚燒會產生大量有害的殘渣和煙塵,仍然需要進行最后的運輸和處理。因此淤泥焚燒所需要的基建費用很高,是其它處理方法的2~4倍。
3.3 建筑材料利用
利用淤泥制磚是一種變廢為寶的處置方法,不僅可以減少淤泥對土地的占用,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而且可以使資源的到循環的利用,社會經濟效益比較顯著。淤泥制磚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用于干化淤泥直接制磚,另外一種是用淤泥焚燒的灰渣制磚。無論用哪種,對于淤泥的預處理要求都比較高,工藝也較為復雜。由于制作是與人有較為親密的接觸,對于除臭、消毒、滅菌等預處理也比較嚴格,安全性需要著重的考慮。
3.4 土地填埋
淤泥脫水后進行填埋是目前國內外最常用到的方式。它的優點是投資比較少見效比較快,工藝成熟,操作和管理都比較簡單,經濟節能。淤泥填埋的操作要求跟垃圾填埋類似。對于土地占用面積比較大,為了防止二次污染河地下滲水污染,對于填埋場有很高的防水要求,具有潛在的危險和不可預見性的因素。
根據以上的方法可知道我們對于城市河道淤泥的處理處置需要遵循幾個原則:
(1)根據河道淤泥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從技術、經濟、社會及環境影響等多個方面進行比較的原則。
(2)應該采取工藝成熟、管理簡單方便的技術方案來施行。
(3)對各種方案進行綜合的分析,有限選擇成本較為節省、費用較低的方案。
(4)對社會及環境影響最小的方案。
(5)因地制宜,結合的實際情況,符合當地的要求和條件。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日益迅猛,污水排放量也是持高不下,河道底泥的處理處置工作也就愈發的困難,這些對與我國的持續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在城市河道底泥的處理上,我們應該對各個地區的現狀條件進行仔細的分析和研究,盡可能的選擇適用于當地河道實情的底泥處理和處置的方法,最大化河道底泥資源化的目標,同時我們也要加強相關技術的研究,爭取能實現一條符合國情、可持續發展的宏偉大計。
X703
A
1004-7344(2016)30-0154-02
2016-10-8
譚艷忠(1984-),男,工程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市政給排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