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旭君+余子媛
從營養學來說,盡管蔬菜水果可以做成蔬菜汁果汁,也可以做成菜干果脯等,但我們仍然推薦大家吃整棵的青菜、吃原汁的水果,因為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膳食纖維和營養物質??墒?,有一類食品卻不一樣,營養學家推薦大家吃其經過加工過的制品而非其本身——這種食物就是豆類。到底為什么會有這種說法?與豆子本身相比,為什么會更推薦人們食用豆制品?聽聽專家怎么說。
豆子吃多了容易脹氣
黃豆、黑豆、紅豆、綠豆……可能在很多人的眼中,這些都屬于“豆類”,但其實從營養學角度來說,大豆和雜豆是兩類食物。大豆包括黃豆、黑豆、青豆,雜豆則指扁豆、綠豆、紅豆、豌豆、蕓豆等。大豆的蛋白含量要高于雜豆很多,質量也比較好,大豆的不飽和脂肪居多,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食物。而雜豆提供了大量的淀粉、鉀、維生素B1等,是主食中白米白面的完美搭檔。
但是不管是大豆還是雜豆,我們會發現豆子吃多了容易脹氣,有的人甚至會消化不良、腹瀉。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趙泳誼解釋,這是因為大豆和雜豆中都含有脹氣因子。可是,對于高膽固醇患者來說,他們需要限制動物性蛋白的攝入量,而作為植物性蛋白,大豆蛋白則是非常重要的優質蛋白來源,FDA認為每日25克大豆蛋白或可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如此重要的營養食品,吃多了卻會脹氣,那我們應該怎么吃?
答案就是改吃豆制品。趙泳誼說,豆子在發芽過程中,能夠分解掉脹氣因子,而且脹氣因子也會在豆制品的加工過程中基本上被除去。這也是營養學家建議胃腸功能較弱的人吃豆芽或者豆制品的原因。
豆子發芽營養增加幾十倍
吃豆芽不僅有易消化的好處,而且營養含量更比豆子形態要增加許多。
從豆長成豆芽,發芽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維生素C。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以綠豆為例,含有相同熱量的綠豆芽和綠豆,前者的維生素C是后者的30倍以上。
豆芽所帶來的好處還不僅于此。例如,綠豆中的維生素K含量不高,100克干綠豆只能提供成年人每日需求量的9%,而100克綠豆芽提供的就超過30%??紤]到100克綠豆可以長出1000克以上的豆芽,在相同熱量的基準上比較,從綠豆到綠豆芽,維生素K的含量增加了大約40倍。除了維生素C和維生素K,綠豆長成豆芽還伴隨著B族維生素的大幅增加。除了本來含量已經能夠很高的葉酸(維生素B9)和維生素B1,其他B族維生素都有1倍到數倍的增加。
同樣的,大豆經水浸生成大豆芽后,各種有害因子亦可大部分被去除,黃豆芽中的蛋白質利用率比大豆蛋白質利用率提高5%~10%,且所含不易消化的多糖物質,在發芽過程中急劇下降以至消失,避免了吃大豆腹脹和過敏等現象。
現在,市場上以黃豆芽、綠豆芽為主,其實芽菜的對象很廣,既包括黃豆芽、蠶豆芽、豌豆芽等豆類,又包括小麥、大麥、蕎麥等谷類,還包括蘿卜、空心菜、芥菜等蔬菜類,再加上苜蓿等牧草類的種子,經過發芽之后,都稱為“芽菜”,可供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