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光
對于“心梗”和“腦梗”,大家都很熟悉,但提起“腿梗”,可能許多人比較陌生。其實,無論是發病率、治療難度、危害程度,“腿梗”都不亞于“心梗”和“腦梗”,同樣也是一種很兇險的疾病,應引起人們高度警惕。
“腿梗”是一種血管外科的嚴重疾病,就是下肢動脈發生了梗塞,醫學上稱為下肢動脈急性栓塞,有80%~90%是由心臟病引起的。臨床統計資料表明,“腿梗”患者的數量約占血管外科病人的30%以上,其中60歲以上人群有不斷增加的趨勢。患有風濕性心臟病或冠心病的中老年人,因房顫造成正常血流在心房內產生漩渦,促使部分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黏附在心房內壁上,形成附壁血栓,且隨時都有可能脫落,隨血液流向肢體的遠端。脫落的血栓一旦卡在下肢動脈某一分岔部位時,就會使血流產生阻塞,造成一條腿或兩條腿血液供應中斷,引起缺血、缺氧,導致下肢癱瘓或組織壞死,表現為劇烈疼痛,肢體發涼、麻木,活動受限,足背動脈搏動消失,出現此種癥狀應及時采取急救措施。若下肢缺血超過4~8小時,會發生不可逆性壞死,導致截肢、致殘。一旦病情繼續發展,大量肌肉、組織壞死,毒素被吸收,會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或中毒性休克等許多嚴重并發癥而導致死亡。
中老年人“腿梗”雖病因各有不同,但主要是因動脈硬化引起,也有因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大動脈炎、外傷、動脈栓塞等引起的,臨床表現大同小異,都是下肢發涼、麻木、行走受限,甚至出現皮膚潰瘍等。病情的嚴重程度,視累及動脈的平面而定,平面越高病變的范圍越大。
發現上述癥狀,尤其是間歇性跛行,切不可麻痹大意,應立即到正規醫院血管外科門診,做相關檢查、確診,及早治療。目前治療方法可分為保守治療和外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