贠 赟李夢秋馮戰勝( 開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 開封 475000; 河南大學護理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
聯免疫吸附試驗與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對梅毒患者的檢驗意義
贠 赟1李夢秋1馮戰勝2
(1 開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 開封 475000;2 河南大學護理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摘要】目的 研究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與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對梅毒患者檢驗的臨床意義和價值。方法 隨機選取150例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前來開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就診的梅毒患者作為觀察組,同期選取150例前來體檢的健康人作為對照組,兩組對象均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以及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TRUST)進行檢驗。結果 觀察組ELISA檢測陽性率高于TRUST,而對照組ELISA檢測陽性率低于TRUST,均P<0.05。ELISA檢測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以及陰性預測值均高于TRUST,P<0.05。結論 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對梅毒患者具有較高的診斷率,但相對來說,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對梅毒患者的診斷率更高,對梅毒患者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梅毒;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驗意義
梅毒是一種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性傳播疾病,主要由蒼白螺旋體引起。近年來,梅毒發病率逐年升高,發病人群有從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擴大的趨勢,引起廣泛關注。臨床上對于早期梅毒可治愈,消除傳染性,但對于晚期梅毒患者來說,雖然治療也可以消除組織內炎癥,但由于晚期梅毒對組織已經造成損傷,難以修復,因此對于梅毒的治療原則是盡早發現,盡早治療[1]。以往臨床上對于梅毒的診斷一直采用化學發光法進行,診斷率約為80%[2]。近年來研究顯示,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TRUST)可進一步提高梅毒的診斷率[3]。而隨著檢驗醫學的不斷發展,更多檢測方式的出現為梅毒的診斷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本文采用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以及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對前來就診的梅毒患者及健康對照組進行檢測,觀察兩種檢測方式對梅毒的診斷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對象為開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間前來就診的梅毒患者150例以及同期選取的150例健康人。所有患者經檢查和診斷均符合梅毒診斷標準[4]。納入標準:①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的患者;②血液、腦脊液性病研究實驗室試驗(VDRL)以及梅毒熒光密螺旋體抗體吸收試驗(FTA-ABS)均為陽性的患者;③年齡在18~60歲。排除標準:①排除合并其他嚴重疾病的患者;②排除妊娠、哺乳期女性。觀察組中男性患者98例,女性患者52例,年齡21~58歲,平均年齡(36.8±4.6)歲。分期情況:Ⅰ期梅毒72例,Ⅱ期梅毒46例,Ⅲ期梅毒32例。對照組中男性94例,女性56例,年齡19-58歲,平均年齡(36.2±4.3)歲。兩組對象上述資料(性別、年齡)無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儀器與試劑:采用芬蘭雷勃生產的微量加樣器以及RT-3100洗板機,Autobio酶標儀。梅毒ELISA和TRUST試劑盒分別由上海科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榮盛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
1.2.2 檢驗方法:分別抽取兩組對象空腹晨靜脈血5 mL,將所取血液標本送入實驗室靜置5 min后上離心機分離,3000 r/min,旋轉10 min,取血清進行檢測。ELISA檢驗:將50 μL血清加入預包被板條孔,設置陽性、陰性及空白對照,在37 ℃室溫下培育1 h。后分別在陽性、陰性以及空白對照孔中加入50 μL酶標志物,震蕩搖勻后室溫下培育0.5 h。洗板后在陽性、陰性以及空白對照孔中加入50 μL底物緩沖液,震蕩搖勻后室溫下培育0.5 h。每孔加入50 μL終止液,震蕩搖勻后使用酶標儀讀數。TRUST檢驗:取血清標本50 μL放置于加樣卡片圈中并涂勻,搖勻抗原液并取1滴滴于圈中,將卡片置于立體脫色搖床,以100 r/min旋轉8 min,在亮光下立即觀察結果。
1.3 觀察指標:觀察不同檢測方法血清陽性率情況,對比兩種儀器的檢測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陽性率:觀察組ELISA檢測陽性率高于TRUST,而對照組ELISA檢測陽性率低于TRUST,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對象不同檢測方法陽性率情況對比(n=150,例)
2.2 檢測情況:ELISA檢測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以及陰性預測值均高于TRUST,P<0.05。見表2。

表2 兩種檢測方式檢測情況對比[n=150,n(%)]
梅毒是一種傳染性較強的性傳播疾病,其傳播途徑包括母嬰傳播、性接觸傳播以及血液傳播等。據相關數據報道顯示[5],梅毒在我國各大城市發生率達到1%~2%,個別發生率較高的城市超過2%。但由于梅毒螺旋抗體存在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兩種,且梅毒在早期臨床表現無明顯特征,呈多樣性和復雜性,因此早期對梅毒診斷較為困難,這也是造成梅毒患者多數發現已到中晚期,耽誤治療時間。因此梅毒的早期診斷是臨床上關注的重點。
目前臨床上對梅毒診斷的重要依據是血清學檢測方法,也是臨床檢測梅毒最有效的方式之一。TRUST是臨床梅毒血清學試驗的一種,主要是檢測抗心磷脂抗體水平。學者認為[6],TRUST可對梅毒進行初步篩查,一般初期梅毒患者在梅毒病灶出現后1~2周即可使用反應素測出,Ⅱ期梅毒患者滴度最高,Ⅲ期梅毒患者反而降低。但在實際檢測過程中人們發現,TRUST存在相對較高的假陽性及假陰性結果,因此提出不再使用TRUST對梅毒患者進行檢測。但另一方面研究認為[7],TRUST實驗在對確診為梅毒患者的治療預后中起到重要監測作用,在判斷患者預后上有著重要價值。隨著檢驗醫學的不斷發展,更多檢測方式為梅毒的診斷提供了幫助。ELISA是利用基因重組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原包被酶標板孔,雙抗原夾心法原理進行特異性抗體的檢測,不僅解決了肉眼讀數的缺點,還對各期梅毒診斷率有較大提高[8-13]。本文對開封市疾控中心梅毒患者以及健康人群進行兩種檢測方式進行診斷,結果發現,觀察組ELISA檢測陽性率高于TRUST,而對照組ELISA檢測陽性率低于TRUST,均P<0.05。ELISA檢測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以及陰性預測值均高于TRUST,P<0.05。結果提示,ELISA對梅毒診斷率明顯較高。我們認為ELISA診斷率較高的原因可能為:①ELISA酶提純度高且性質穩定,因此靈敏度較高;②ELISA可同時檢測血清中的IgG以及IgM,排除了弱陽性標本的影響;③ELISA酶化學反應敏感度以及抗原抗體的特異性相結合,使ELISA敏感度及特異度均較高。
綜上所述,TRUST對梅毒患者具有較高的診斷率,但相對來說,ELISA對梅毒患者的診斷率更高,對梅毒患者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胥國強,康清秀,蒲澤宴,等.4種方法檢測梅毒螺旋體抗體結果的比較及應用評價[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16):1869-1870.
[2] 羊建,唐明霞.不同梅毒螺旋體抗體檢測方法的臨床應用評價[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14):1579-1580.
[3] 李鳳中,黃永建,陳波,等.三種血清方法檢測梅毒的比較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09(4):442-443.
[4] 田維明,王曉亮.不同梅毒血清學檢測方法的比較[J].海南醫學,2012,23(18):82-83.
[5] 周先軍.TPPA、TP-ELISA、TRUST試驗在梅毒診治中的聯合應用[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19):2275-2277.
[6] 黎新桂,周紅翠,尹承祥,等.三種梅毒血清試驗方法的應用評估[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2,30(3):276-277.
[7] 汪偉,魯懷偉.梅毒4種檢測方法的比較[J].安徽醫學,2013,34(2):193.
[8] 蔣銀,王紅華,馮婭萍,等.三種梅毒血清學試驗在梅毒診斷中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國性科學,2013,22(11):40-42.
[9] 陳曉玲.梅毒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用于檢測獻血者梅毒感染的臨床意義[J].臨床醫藥實踐,2013,22(7):527-528.
[10] 王莉梅.毒螺旋體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對梅毒篩檢的可行性探討[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9,6(17):1450-1451.
[11] 邵先兵,張燕,張娜.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梅毒螺旋體顆粒凝集試驗及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在梅毒檢測中的檢驗效能評價[J].中國性科學,2015,24(5):49-52.
[12] 劉任紅,全祝賢.住院患者梅毒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陽性209例分析[J].醫學信息,2015,28(45):67-68.
[13] 謝桂容,楊林.甲苯胺紅血清試驗與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在妊娠期女性梅毒篩查中的應用對比[J].中國性科學,2015,24(10):55-57.
中圖分類號:R75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0-0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