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平(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河北 石家莊 050400)
?
急性腎損傷患者CysC及NGAL水平變化的臨床價值探析
楊美平
(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河北 石家莊 050400)
【摘要】目的 探討急性腎損傷患者CysC及NGAL水平變化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腎損傷患者47例,作為觀察組,并選取同時期健康體檢人群47例,作為對照組,分別檢測兩組患者的血清CysC、NGAL、肌酐比值(Crea)及尿素(Urea)水平,并對檢測結果進行統計比較。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血清CysC、NGAL、Crea及Urea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腎損傷血清CysC和NGAL水平均明顯升高,血清CysC和NGAL是反映急性腎損傷較敏感的生物學標志物,可作為急性腎損傷患者早期診斷及預后的重要監測指標。
【關鍵詞】急性腎損傷;CysC;NGAL;臨床價值
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組臨床綜合征,是指突發(1~7 d內)和持續(>24 h)的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伴或不伴尿量減少以及血肌酐值(SCr)升高的現象。AKI是臨床常見危重癥,發病率和病死率均較高,且呈逐年上升趨勢[1]。對于AKI患者,早期診斷、防治是降低AKI重癥患者病死率的有效途徑。目前,血清胱抑素C(CysC)和中性粒細胞明膠酶相關脂質運載蛋白(NGAL)作為反映AKI較敏感的生物學標志物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其血清水平與腎損傷程度高度相關[2]。為進一步探討血清CysC、NGAL的水平變化在AKI診斷中臨床意義,為臨床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進行了本次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腎損傷患者47例,作為觀察組,所有患者均符合2005年9月國際急性腎損傷網(AKIN)第一次會議(荷蘭阿姆斯特丹)AKI專家共識小組指定的AKI診斷標準,其中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齡49~73歲,平均年齡(61.15±7.24)歲;并選取同時期健康體檢人群47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齡49~75歲,平均年齡(62.07±7.46)歲;均無腎功能異常。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1.2 方法
1.2.1 標本采集:所有患者于入院當日采集靜脈血5.0 mL,室溫下靜置30 min后離心分離血清。收集入院次日中段晨尿5.0 mL,離心得上清。1.2.2 檢測方法:常規檢測尿常規、腎常規、尿肌酐等,其中肌酐比值(Crea)檢測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尿素(Urea)檢測采用谷氨酸脫氫酶法;CysC和NGAL檢測均采用武漢博士德公司的CysC ELISA試劑盒和NGAL ELISA試劑盒,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完成操作。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軟件對數據進行數理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表示為(±s),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血清血清CysC、NGAL、Crea及Urea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清CysC、NGAL、Crea及Urea檢測結果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血清CysC、NGAL、Crea及Urea檢測結果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CysC(mg/L) NGAL(ng/L) Crea(μmol/L) Urea(mmol/L)對照組(n=47) 0.62±0.07 69.15±23.71 71.79±20.08 5.13±1.38觀察組(n=47) 3.24±1.98* 308.93±197.56* 253.27±137.46* 26.14±17.71*
AKI是一組以急性腎臟功能減退為特征的臨床綜合征,若不及時治療將發展為多臟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近幾年來,AKI的發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趨勢,且廣泛應用的持續腎臟替代療法并沒有降低AKI患者的病死率,究其原因在于缺乏可靠的生物標志物。國內外學者研究表明,SCr對于AKI患者的早期診斷并不敏感,而血清CysC、NGAL、IL-18等眾多因子與AKI高度相關,且先于SCr升高[3-5]。
CysC作為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家族的成員,可幾乎完全被腎小球濾過,后由腎小管吸收,降解后經腎臟排出體外,且血清CysC水平不受炎性反應、惡性腫瘤、性別、年齡等的影響。NGAL是一新型脂蛋白,可與中性粒細胞明膠酶共價結合,正常情況下NGAL表達量極少,當腎臟發生缺血性損傷時,NGAL分泌量迅速升高,從而使尿中NGAL濃度上升。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血清CysC、NGAL、Crea及Urea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血清CysC和NGAL是反映急性腎損傷較敏感的生物學標志物,可作為急性腎損傷患者早期診斷及預后的重要監測指標。
參考文獻
[1] 吳家玉,熊冠澤,丁福全,等.血清胱抑素C和尿NGAL聯合檢測在急性腎損傷病情評估及預后中的價值[J].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4,35(1):153-155.
[2] 張石珠,楊敬偉,陳憲典,等.急性腎損傷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尿NGAL水平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2,12 (15):2943-2945.
[3] 柯貴寶,胡小麗,馬龍,等.KIM-1和 CysC在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腎損傷中的早期診斷價值[J].安徽醫藥,2015,19(2):314-316.
[4] 李強,王維平,房潔渝,等.胱抑素C及肌酐監測休克患者急性腎損傷的研究[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0,19(10):1074-1077.
[5] 劉新龍,岳錦熙,蘇美仙.血 NGAL、CysC檢測對外科重癥急性腎損傷患者的早期診斷價值[J].重慶醫學,2015,44(18):2506-2508.
中圖分類號:R69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0-01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