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藝民 張曉蕓 張 葵 王琪媛 李自瑩(曲靖市第二人民醫院血液腫瘤科,云南 曲靖 655000)
?
血細胞分離機治療紅細胞增多癥的臨床應用
楊藝民 張曉蕓 張 葵 王琪媛 李自瑩
(曲靖市第二人民醫院血液腫瘤科,云南 曲靖 655000)
【摘要】目的 探討應用德國費森尤斯血細胞分離機(COM.TEC)進行血細胞單采術輔助治療紅細胞增多癥的療效。方法 應用COM.TEC血細胞分離機對5例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患者進行紅細胞單采治療,其中1例PV患者進行2次單采,其余均為1次。結果 進行血細胞單采治療后,所有患者HGB、RBC、HCT均快速下降,與術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單采后患者頭昏、頭痛及顏面皮膚紅紫表現得到迅速改善。結論 利用血細胞單采機進行紅細胞單采治療紅細胞增多癥,療效明顯,操作簡單、安全,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關鍵詞】血細胞單采機;紅細胞單采術;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PV)是一種克隆性以紅細胞異常增生為主要表現的骨髓增殖性腫瘤。表現為紅細胞容量顯著增多,出現血液黏滯度增高所致的一系列癥狀[1]。我科使用血細胞單采機對符合診斷的5例PV患者進行紅細胞單采治療,獲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在我科住院治療的5例PV患者(根據WHO的PV診斷標準[2])。男性3例,女性2例,年齡32~58歲。所有患者在單采前均有頭昏、頭痛及顏面皮膚紅紫表現。
1.2 儀器與試劑:德國費森尤斯血細胞分離機(COM.TEC)及與之配套的紅細胞管路套件(PL1),血液保存液ACD-A(四川南格爾),生理鹽水(四川科倫),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昆明宇斯藥)。
1.3 單采方法:在單采前檢測患者血常規、凝血功能、肝腎功能、心電圖。靜脈穿刺首選肘部大靜脈。選擇Therapy-RBC程序,正確安裝PL1套件,按提示輸入患者的性別、身高、體質量及術前紅細胞壓積(HCT),機器將自動生成患者的全血容量(TBV)。根據患者的TBV、術前HCT及一般情況,設定目標HCT(一般為術前減去10)。單采過程中控制全血流速在35~55 mL/min,液體容量平衡100%,ACD:全血為1∶10~1∶12。單采過程中均同時予患者靜滴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20~40 mL,并監測患者生命體征。
單采后所有5例患者的頭昏、頭痛及顏面皮膚紅紫表現均有迅速的改善,單采后24 h復查血常規、凝血功能、肝腎功能、心電圖,并在1、2、4、8、12周復查血常規,單采后5例PV患者依據血常規檢查結果及患者的依從性,在HGB>190 g/L或RBC>6.50×109/L時使用干擾素皮下注射(干擾素300萬單位,皮下注射,每周1~2次)或羥基脲口服(0.5~1.0 g,口服,每天2次)維持治療,并根據患者血紅蛋白情況做個體化用藥量調整。見表1~3。

表1 5例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患者單采前后血常規變化

表2 5例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患者單采前后血常規變化

表3 5例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患者單采前后凝血功能變化
PV是一種克隆性以紅細胞異常增生為主要表現的骨髓增殖性腫瘤,是一種少見血液系統疾病,發病率為0.6/10萬~1.6/10萬[3],50~60歲為發病高峰,男性略高于女性。并發癥以栓塞多見,也是常見死亡原因。PV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及放血治療兩大方面,但存在治療時間長,治療費用高,不良反應大(如發熱、骨關節疼痛、骨髓抑制、誘發二重腫瘤風險)、耐受性差等缺點。
本組使用血細胞單采機對患者進行紅細胞單采治療,其機制是根據各血液成分的密度差異,利用梯度離心的原理將全血分離成不同成分的層面,再選擇性去除紅細胞,這樣避免了大量的血漿、凝血因子及其他細胞成分的丟失,同時補充等量的生理鹽水,保持容量平衡,避免了低血容量綜合征的發生和減少了血栓的風險。本組5例患者共進行了6次單采,其中1例患者(PV患者)在首次單采后5 d進行第二次單采,所有患者單采后紅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均有明顯下降(表1),單采后患者由于高黏狀態所致的臨床表現均有迅速且較好的改善,而患者的血小板、白細胞及凝血功能均無明顯波動(表2,表3),較其他方法相比,治療時間明顯縮短,治療費用相對減低且安全性好[4-5]。
治療性單采常見不良反應為抗凝劑中的枸櫞酸鹽進入血液后與血液中的游離鈣結合引起低鈣綜合征,在本組所行的6次紅細胞單采中,我們均給予患者靜滴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20~40 mL,無1例患者出現口周麻木、四肢抽搐等低鈣癥狀。在采集中及采集后患者均無明顯不良反應。我們認為,利用血細胞單采機進行紅細胞單采治療紅細胞增多癥,療效明顯,操作簡單、安全,不良反應少,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灝珠,林果為.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2528-2531.
[2] 張之南,單淵東.協和血液病學[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4:341-343.
[3] 常大雨,周榮富.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危險分級和治療選擇[J].臨床內科雜志,2009,26(4):286-288.
[4] 龍鳳雷,周雪麗.紅細胞單采在治療紅細胞增多癥中的應用[J].中國輸血雜志,2010,23(12):1903-1904.
[5] 辛延,李曉云.紅細胞單采術輔助治療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應用[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13,47(2):189-190.
中圖分類號:R55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0-01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