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芝航 顏坤
(天津市水文水資源勘測管理中心 天津 300000)
談強化環境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建設
胡芝航 顏坤
(天津市水文水資源勘測管理中心 天津 300000)
在對環境樣品進行檢測時,主要的場所就是環境檢測實驗室,通過準確的環境檢測結果,有效的服務于社會及用戶。環境檢測實驗室的檢測結果受到質量管理的直接影響,當前,環境檢測實驗室的質量管理體系已經完成了基本的建設,但是質量管理結果卻是差強人意,對比,針對當前環境檢測實驗室的現狀,提出了加強的措施,以便于真正的提升環境檢測的質量,保證環境檢測實驗室的發展。本文在闡述環境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加強質量管理的對策,以期提高環境檢測的質量。
環境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建設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被環保人員當成是環境監測的核心工作,是環境保護的技術支撐和理論依據,環境監測得到的數據是否及時精確以及分析結果是否客觀實際都會直接影響后期的決策,總之,獲取真實且客觀的監測數據和信息是環境監測的主要手段和直接目的,更是環保部門制定決策的重要理論依據。因此,加強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理論認識,改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是做好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前提,無論是環保部門還是檢測檢驗機構都要營造出一種注重環境管理工作,重視監測質量管理全過程的工作氛圍,開展全面的質量監督管理活動,思想上做到時時警醒,行動上做到切實落實,將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當成重要任務常抓不懈。
2.1 質量控制方法簡單
在開展質量管理時,現在所使用的管理制度還比較落后,無法滿足不斷變化的質量需求。另外,在進行質量控制時,方法也比較單一,影響了質量控制的有效性。隨著環境檢測的發展,研制出了很多新型的檢測技術,不過實驗室新技術的應用好比較少,依然采用原有的質量控制方法,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環境檢測質量管理工作的發展。
2.2 檢測人員的質量管理意識比較差
在進行質量管理時,實驗室檢測人員的質量控制意識、業務素質都會對質量管理的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為了保證檢測人員具備較高的質量管理意識,環境檢測實驗室會對他們進行培訓,包含崗前培訓、三基培訓以及技術培訓,在技術培訓中,包含檢測技術、標準方法、質量管理等內容,這樣一來,檢測的規范性就可以有效的保證。然而在實際的檢測人員培訓中,培訓機制還不健全,從而導致培訓的效果比較差,影響了檢測規范性的發展[1]。同時,檢測人員自身的質量管理意識也比較差,未能充分的認識質量管理的重要性,從而影響了質量管理的效果,降低了環境檢測的有效性。
3.1 強化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工作的規范
實現環境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實務的規范化發展,就應當嚴格依照標準化規范流程,實施環境檢測實驗室內部人員與各項基礎設施的配備行為,建立與質量管理體系相對接的實驗室內部化的人員管理工作體系,應當扎實確保實驗室工作人員實際使用的所有操作動作、實驗分析工作方法,以及科學檢驗設備都能在環境檢測實驗室的標準化技術規范文件中找到與之相對應的條文約束,要對實驗室空間之內所有工作人員以及機器設備的運行和配備狀況保持嚴格化的實時控制,切實提升環境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工作體系的建設水平。
3.2 針對環境檢測實驗室的檢驗實施方法
在實際的實驗室技術化檢測操作的實施過程中,應當嚴格保證所有的技術化操作行為都能嚴格遵照相關領域的嚴格性技術規程,在面對實際存在的爭議化情境時,可以按照原有的技術規程性實施標準,并參照有關仲裁實踐機構規劃的技術方法和實施手段展開相關的檢測實踐工作,在實際進行檢測實驗的過程中,應當切實保證所有的實際使用的實驗儀器,以及實驗設備都能按照實際的技術運作過程進行檢測以及校準,切實保障所有在實驗過程中使用的機器和儀器對象都能具備良好穩定的精確性特征。舉例而言,在進行自然水體污染狀況監測的實踐過程中,實驗室在進行水體標本采樣過程中,應當對實際取樣的水體樣本的體積參數展開充分的細致性把握,并且切實對取樣過程中所使用的體積測量儀器量筒的準確度展開經常性的檢驗以及校準,為實驗測量工作過程的嚴謹性提供充分的保障。
3.3 創建評價體系
為能夠更好的滿足環境監測發展的現實準求,需要針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實施定量評估,找到全新的管理方法及管理模式,創建與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各項指標相吻合的評價體系。指標體系最少要包含質量控制標準的量化及效果考核。評價體系包含評估實現環境監測數據與相關信息要求具體指標。采用評價體系,不斷強化系統化的科學管理,加強全過程的管理觀念,對實驗室進行質量管理及全方面的科學控制,以確保實驗室質量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保證整個質量管理系統工作的順利開展。
3.4 強化環境監測人員技術能力和水平
強化培訓和技術交流相關責任部門應當針對環境監測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專業技術培養,并且將崗位關鍵技術和新興技術作為培訓重點。另外,還應當強化環境監測技術人員之間的經驗交流,讓他們能夠互相吸取有益經驗,推動工作成效提升。制定再教育機制為了有效解決監測手段差異較大、檢測項目眾多、進人機制不完善等問題,相關部門應當從環境監測科學的實驗性出發,進行再教育機制的建立,并通過激發監測人員在崗培訓熱情,為具體監測項目能力培養打下基礎。
在當前的環境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嚴重的影響了環境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對此,通過質量管理制度的建立、檢測人員質量管理意識的提升等措施,加強了環境檢測實驗室的質量管理工作,提升了實驗室檢測工作的科學性。通過措施的制定,保證了質量管理體系穩定、可靠的運行,由此一來,環境檢測實驗室的檢測水平將會顯著的提升,促進實驗室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1]董珊珊.淺談檢測實驗室的檢測質量管理[J].現代測量與實驗室管理,2016(01):69~71.
[2]張莉,孟慶妍,李丹.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中改進措施的探討[J].中國藥事,2016(02):121~123.
X830.5
A
1004-7344(2016)21-0018-01
20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