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石 孟 晴 紀 靜 崔 萌(長春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7)
?
改良中藥滴注灌腸裝置對急性結腸炎大鼠影響的研究
張紅石 孟 晴 紀 靜 崔 萌
(長春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7)
【摘要】目的 研究改良灌腸裝置對急性結腸炎大鼠的影響。方法 將30只大鼠隨機分成改良組、傳統組和模型組各10只,雌雄各半。30只大鼠均進行結腸炎造模,三組采用同樣的中藥進行灌腸,改良組采用改良灌腸設備進行給藥,傳統組采用傳統的灌腸設備給藥,模型組不干預。觀察三組大鼠7 d后的恢復情況。結果 改良組7例痊愈,3例好轉。改良組藥物溫度控制優于傳統組(P<0.05)。結論 改良后的灌腸設備對提高大鼠急性結腸炎療效顯著。
【關鍵詞】中藥滴注;改良灌腸裝置;急性結腸炎
中藥保留灌腸是中醫常用的護理技術之一。其藥液的溫度、滴速、劑量三個參數的改變以及護理程序會對臨床治療產生一定的干預作用。筆者對常規灌腸設備進行了改良設計,并針對急性結腸炎大鼠進行了實驗研究,證明此設備可有效改善結腸炎大鼠腸黏膜的修復能力,縮短治療時間;其在控制藥液溫度、滴速、滲透面積上均能達到最佳數值。
1.1 耗材:灌腸袋(江蘇省永寧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產品標準:YZB/ 蘇0168-2011),輸血器(山東威高集團醫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YZB-(國)0257-2006),輸液器(江西洪達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執行標準:YZB-(國)3293-2010),紗布(河南省浚縣潔云衛生材料有限公司:YY0331-2006),導尿管(大連庫利艾特醫療制品有限公司,產品標準:YZB/遼0385-2009),注射器(江陰市長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執行標準:YZB/國0966-2011),吸痰管(揚州市新星硅膠廠,產品標準:YZB/蘇0076-2007),錫紙(廣州希藝歐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執行標準:GB3198)等主要器材。
1.2 實驗藥品:白頭翁、白芍各30 g,白及、白術各20 g,赤芍、黃連各15 g,水煎100 mL[1]。
1.3 改良設備:在灌腸袋外面粘上錫紙(以提高其保溫效果),連接輸血器的滴壺與調節器部分(起到再次過濾及控制藥液滴速作用),下面連接導尿管,導尿管的氣囊起到固定作用,防止肛管脫出肛門,最后一步連接材質較軟的吸痰管并在前端側壁鉆4~6個直徑為(3± 0.5)mm的圓形小孔,增加藥液與腸壁的接觸面積。
1.4 方法
1.4.1 中藥制配:將以上中藥,水煎1000 mL,5層紗布過濾后濃縮煎至200 mL備用,藥液溫度保持在37~39 ℃[3]。利用錫紙黏貼在灌腸袋外面,達到保溫作用,使藥液溫度保持在接近初始溫度。
1.4.2 實驗動物分組及造模:Wistar大鼠30只,體質量(200±10)g,雌雄各半[許可證號:SCXK-(吉)2012-0002,長春市億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隨機分成模型組、傳統灌腸組、改良灌腸組,每組各10只。對三組大鼠采用冰醋酸法進行急性結腸炎的造模[2]。連續3 d,各組大鼠均出現大便溏薄,輕微便血,體質量減輕,攝食量減少等癥狀,證明造模成功。
1.4.3 灌腸療效觀察:改良組用改良后的灌腸設備進行治療,傳統組用傳統灌腸設備,模型組不予干預。將灌腸裝置掛在輸液架上,排凈空氣,插管前用石蠟油潤滑前段,根據老鼠結腸的長度插入固定長度,同時調整滴速,藥液滴速控制在60~80滴/分[4-5]。三組所用的灌腸藥液相同,3 d為1個療程。維持1~2個療程。
1.4.4 療效評價。痊愈:大鼠毛發恢復光亮,無便溏發生;好轉:大鼠毛發較光亮,糞質軟有形;無效:大鼠毛發粗糙,便溏稀薄,大便不成形。
三組大鼠治療后的比較見表1,灌腸設備參數比較見表2。

表1 急性潰瘍性結腸炎大鼠護理干預療效比較

表2 灌腸設備參數比較
傳統灌腸設備沒有保溫裝置,藥液滴入不到1/2溫度就會下降。而改良后的灌腸設備在灌腸袋的外面粘貼上一層錫紙。實驗證明傳統的灌腸設備在30 min后的溫度在(30±0.12) ℃,而改良后的灌腸設備溫度在(38.5±1.1) ℃,基本接近人體溫度,證明改良的灌腸設備具備保溫作用,達到了預想效果。傳統的灌腸設備的滴壺長且粗,不利于控制滴速,空氣也不易排出,而改良后的灌腸設備連接了輸血器的滴壺及調節器部分,既起到了再次過濾作用也控制了滴速。實驗證明輸血器的滴壺及調節器可以將滴速控制在60~80滴/分鐘,可有效減緩藥液機械性壓迫對腸道產生的刺激(如:反射性排便感)。而傳統的灌腸設備因其導入速度較快,不利于減緩藥液對腸道的刺激。實驗證明改良灌腸設備可有效調節藥液滴速,保證150~200 mL藥液劑量在30 min左右滴完,增加了藥液在腸內的保留時間。
傳統灌腸設備肛管粗較硬,且易脫出肛門。而改良后的灌腸設備使用一次性導尿管與一次性吸痰管相連接代替傳統肛管。導尿管的氣囊起到固定作用,避免了肛管脫出,同時吸痰管直徑小材質較軟,前端側壁鉆4~6個直徑為(3±0.5)mm圓形小孔,與傳統的肛管相比增加了藥液的滲透面積,擴大了藥液與腸壁的接觸面積。一次性吸痰管直接替代肛管的灌腸法,緣于傳統的灌腸法肛管長度只有10~15 cm,而一次性吸痰管灌腸法插入肛門長度為20~30 cm,可直接插入肛門為20~30 cm的部位治療結腸炎,效果顯著[6]。直腸病變插管深度為l5~20 cm,結腸病變20~35 cm(傾向深插),一次性硅膠吸痰管當插入20~30 cm時,藥液可直接灌注在直腸以上的結腸內,避免了直接刺激直腸壁感受器,利于藥液與結腸黏膜充分接觸,從而提高療效[7]。另外,在我們提高中藥灌腸方法基礎上,更要嚴格的遵守護理程序,成為一個具有細心、愛心、責任心的護士,幫助患者減輕疼痛,提高護理水平和醫療水平[8]。
參考文獻
[1] 王海俠.灌腸方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隨機平行對照研究實[J].用中醫內科雜志,2014,28(12):22-24.
[2] 惠毅,閆曙光,李京濤,等.大鼠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模型建立方法探討[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15(10):62-64.
[3] 劉俊敏,賈艷秋.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觀察及護理體會[J].河北中醫,2013,35(8):1240-1241.
[4] 李偉.淺談藥物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及方法[J].中國實用醫藥,2012,7(36):139-140.
[5] 黃芳,徐桂華.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保留灌腸技術規范化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4,28(4):1411-1414.
[6] 劉燕,邵紅.兩種不同灌腸管在中藥保留灌腸中的效果比較[J].現代醫藥衛生,2010,26(8):1240-1241.
[7] 劉虹,承紅.改良式保留灌腸法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效果觀察[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12):71-72.
[8] 宗麗敏.中藥灌腸法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1):235-236.
中圖分類號:R256;R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1-0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