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霞(河南省安陽市龍安區計生委,河南 安陽 455000)
?
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與開腹手術治療后肌瘤殘留、復發及妊娠結局的對比研究
朱 霞
(河南省安陽市龍安區計生委,河南 安陽 455000)
【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與開腹手術治療后肌瘤殘留、復發及妊娠結局情況。方法 將220例子宮肌瘤患者分為腹腔鏡組和開腹組,其中腹腔鏡組118例患者行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開腹組102例患者行開腹手術,對比兩組患者術后肌瘤殘留、復發及妊娠結局情況。結果 腹腔鏡組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1個月肌瘤殘留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均少于開腹組,P<0.05;復發率及妊娠率對比,P>0.05。結論 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較開腹手術相比,可降低患者術后肌瘤殘留率及不良反應,但復發率及妊娠結局無顯著差異。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效果顯著,值得肯定,但也不能完全替代開腹手術,需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合理術式。
【關鍵詞】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開腹手術;肌瘤殘留;肌瘤復發;妊娠結局
腹腔鏡技術是目前常用技術,在臨床手術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是近年來治療子宮肌瘤常用術式,取得顯著效果,對生育功能的保留也得到一定證實。開腹手術是既往治療子宮肌瘤的常用術式,其效果經大量研究資料得以確認。但手術治切除子宮肌瘤會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生育功能,也存在較高復發率。為了使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手術操作,筆者就對比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與開腹手術治療后肌瘤殘留、復發及妊娠結局情況,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220例子宮肌瘤患者均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間到我院就診,均為子宮平滑肌瘤[1];無盆腔病變、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導致的不孕;排除子宮內膜惡性病變及子宮頸惡性病變患者;年齡22~40歲,平均(28.9±2.6)歲;按照患者術式不同分為腹腔鏡組118例和開腹組102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可進行對比(P>0.05)。
1.2 手術方法:兩組患者術前均行常規檢查,掌握子宮肌瘤數目、體積、形狀、位置等,術前12 h常規禁食、灌腸。腹腔鏡組行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取頭低腳高位,建立氣腹,常規四孔法。取3~6 U垂體后葉素+20 mL氯化鈉0.9%稀釋注入肌瘤與肌壁交界處。以電凝鉤切開肌瘤表面漿膜層,剝離大部分肌瘤后置入旋切器,粉碎肌瘤后取出。以1-0可吸收縫線間斷或連續縫合子宮內膜,關閉殘腔。開腹組行開腹手術。患者行連續硬膜外麻醉,行常規開腹手術子宮肌瘤剔除。術后注射20 U催產素,持續2~4 d。
1.3 觀察指標:術后,隨訪半年,有生育要求者予以生理生育指導。通常較大體積肌瘤及多發性,需避孕1年,肌瘤體積較小,未至宮腔可避孕半年。肌瘤殘留癥狀[2]:隨訪期間予以B超檢測,多次檢查存在肌瘤現象。復發:術后3個月B超檢查無殘留;術后6個月予以B超檢查,存在子宮肌瘤癥狀。
1.4 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研究數據,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時,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對比:腹腔鏡組肛門排氣時間(18.6± 1.6)h,住院時間(6.5±2.0)d;開腹組肛門排氣時間(25.7±2.5)h,住院時間(12.0±3.4)d;兩組對比,P<0.05。
2.2 兩組患者術后肌瘤殘留、復發率及妊娠率對比:兩組患者均于術后1個月首次復查,腹腔鏡組術后1個月肌瘤殘留率低于開腹組,P<0.05;術后6個月肌瘤復發率無顯著差異,P>0.05,腹腔鏡組有妊娠意愿者89例,開腹組妊娠意愿者72例,兩組術后妊娠率對比,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肌瘤殘留、復發率及妊娠率對比
2.3 并發癥:腹腔鏡組1例皮下血腫,占0.8%;開腹組4例切口感染,3例切口皮下血腫,2例尿潴留,占8.8%;兩組對比,P<0.05。
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及開腹手術是治療子宮肌瘤主要術式,各具特點。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是基于腹腔鏡技術發展而來,其適應證范圍不斷拓寬,對較大體積肌瘤、多發性肌壁間肌瘤數目超過3個、黏膜下突起的肌壁間肌瘤、闊韌帶肌瘤等特殊部位肌瘤[3],采取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均可取得顯著效果,也不再是腹腔鏡手術的禁忌證。通常操作者經驗豐富,技術嫻熟,均可實施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且術中采取垂體后葉素,均可控制出血。開腹手術是既往治療子宮肌瘤常用術式,其術野開闊,可降低術后肌瘤殘留率,但手術損傷大,住院時間長、并發癥多等缺陷,在臨床應用中得以限制。但是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更適合單發、中小型肌瘤,開腹手術適用于多發、體積大、重量大的患者,臨床應用時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適當術式[4]。
總的來說,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較開腹手術相比,可降低患者術后肌瘤殘留率及不良反應,但復發率及妊娠結局無顯著差異。若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中,遇到困難,如止血困難、手術指征不當、肌瘤多發或瘤體體積較大等,需立即轉為開腹手術,以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確保患者安全恢復。
參考文獻
[1] 伍宗惠.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聯合子宮動脈上行支血流阻斷的臨床觀察[J].重慶醫學,2012,41(30):3143.
[2] 朱軍義.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與開腹手術對比分析[J].臨床醫學,2013,33(9):101.
[3] 閆莉.腹腔鏡與開腹子宮肌瘤剔除術的比較研究[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2,12(8):704.
[4] 伊詠.兩種術式在子宮肌瘤剔除術中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33):5453.
中圖分類號:R737.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1-00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