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芝 馮 爽(北京市昌平區婦幼保健院,北京 102200)
?
增補葉酸與妊娠結局的相關性研究
張愛芝 馮 爽
(北京市昌平區婦幼保健院,北京 102200)
【摘要】目的 通過綜合干預措施,探究婦女圍孕期服用小劑量葉酸與妊娠結局的相關性,以降低神經管畸形等出生缺陷的發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方法 以2007年10月至2009年9月分娩的圍生兒及其中的神經管畸形兒作為對照組,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期間服用葉酸的婦女所分娩的圍生兒及其中的神經管畸形兒作為觀察組,對昌平區葉酸發放工作開展前后兩個時期內的妊娠結局情況進行評估分析。結果 發放葉酸后神經管缺陷發生率(7.05/萬)明顯低于發放葉酸前的神經管缺陷發生率(21.65/萬),規律服用葉酸的死胎死產發生率(4.2%)明顯低于不規律服用者(12.9%)。結論 規律補充葉酸制劑可有效降低神經管畸形的發生。
【關鍵詞】葉酸;妊娠結局;出生缺陷;神經管畸形
我國是世界上已知的新生兒神經管畸形的高發地區[1-3],胎兒的神經管在受孕后的4~6周左右就已形成,這段時期如果孕婦體內缺乏葉酸,胎兒發生神經管畸形的危險性就會大大增加。研究結果表明[4-5],婦女從懷孕前3個月至懷孕后3個月末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畸形的效果最好。因此,我區于2010年5月1日起,開始為全區待孕婦女免費發放6個月的葉酸增補劑,為研究增補效果,現對2007年10月至2009年9月未開展葉酸發放工作及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開展葉酸發放工作干預前后的妊娠結局情況進行評估分析。
1.1 一般資料:資料來源于產科質量工作季報表,《出生缺陷兒登記卡(產科專用)》及昌平區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葉酸發放登記本和服用葉酸受孕人群追訪表。昌平區所屬6家助產醫院的孕滿28周至產后7 d的圍生兒(包括活產、死胎、死產和7 d內死亡)及孕13~27周中期引產(包括死胎引產和治療性引產)或自然流產胎兒均為調查對象。
1.2 質量控制:市、區、基層三級質量控制,定期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葉酸發放工作進行質控檢查,同時將服用葉酸受孕人群追訪表與出生缺陷登記卡相關信息進行比對,保證數據來源的準確性。
1.3 統計分析方法:數據資料經由SPSS16.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統計描述與分析。應用EXCEL進行圍生兒死亡登記卡數據錄入;SPSS16.0進行描述性分析,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干預措施后情況
2.1.1 基本情況: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全區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集服用葉酸人群的信息共1342條,有效信息1328條,而2010年10月至2013年9月全區住院分娩孕產婦共16190人。由此可知,雖然已在全區范圍內對本區居住的常住待孕婦女(包括本區戶籍和外地常住人口)開展葉酸發放工作,但受益人群覆蓋率不高,其原因之一是很多孕婦未在孕前開始補充葉酸制劑,而是在發現懷孕后才開始領取并服用;其次是待孕婦女孕前領取葉酸制劑而從未服用,依從性差。
2.1.2 人口學特征:對數據進行整理后得到以下人口學基本情況,見表1。由表1可知,自2010年5月開始全區范圍的免費發放葉酸工作起,產婦年齡主要集中在25~29歲,其次是20~24歲,<20歲和高齡產婦只占有一小部分,可見人們都愿意選擇在最佳生育年齡進行妊娠,確保優生優育;本市戶籍產婦近半數學歷是大學或大專(52.4%),外地戶籍產婦學歷從初中到大學或大專呈現較為均等(分別是30.6%、29.8%、37.0%)的情況,由此可見,本市戶籍產婦較外地戶籍產婦文化水平偏高。丈夫的年齡也主要集中在25~29歲,其次是30~34歲;文化程度與產婦相類似。

表1 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領取葉酸家庭基本情況(%)
2.1.3 不同葉酸服用情況的妊娠結局: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領取葉酸家庭中,規律服用葉酸孕產婦1243例,不規律服用葉酸孕產婦85例,妊娠結局情況見表2。按規律服用與否進行分組,對妊娠結局進行χ2檢驗,正常無畸形活產及畸形兒無統計學意義(P>0.05);死胎死產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規律服用葉酸者死胎死產的發生率明顯低于不規律服用葉酸者。同時,將死胎死產孕產婦的信息進行出生缺陷卡比對發現,一部分是早期流產,另一部分是因胎兒畸形(包括神經管畸形、先天性心臟病、唇腭裂等)導致的中期引產,其余的是因其他原因導致的人工流產。

表2 不同葉酸服用情況的妊娠結局(%)
2.2 干預措施前后變化情況:現將全區開展葉酸發放工作干預前(2008年和2009年)和干預后(2012年和2013年)出生缺陷發生情況進行比較,見表3,干預措施前后總出生缺陷發生率未發生變化(P>0.05);而神經管缺陷發生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增補葉酸后降低了神經管缺陷的發生,且降至了干預前的1/3,干預措施效果明顯。

表3 干預措施前后出生缺陷發生情況
3.1 婚前醫學檢查是預防出生缺陷發生、提高人口素質的關鍵環節:婚前醫學檢查作為預防缺陷嬰兒出生的第一道防線,因此應重視婚前醫學檢查工作的開展,由區衛生局牽頭,多部門協作,加強在區婚姻登記處設立的婚前保健咨詢點的作用,通過對新婚夫婦進行圖片宣傳、發放資料等多種形式,提高婚檢率和服用葉酸依從率,使出生缺陷的一級干預工作能有效地開展。
3.2 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活動,營造關愛婦兒健康的社會氛圍:隨著昌平區經濟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區流動人口越來越多,受其文化素質水平較低和保健意識薄弱的影響,孕前很難做到增補葉酸制劑。因此開展全方位、多領域的健康教育活動,通過電臺、報刊、孕婦學校、宣傳展板等多種形式進行預防出生缺陷的宣傳,鼓勵孕前服用葉酸制劑且能做到規律服用,以降低胎兒患有神經管缺陷的風險,同時也可預防先天性心臟病、唇腭裂、臍膨出、肢體短縮、泌尿系統畸形等。
3.3 健全孕產婦管理全程服務,提高孕產婦依從性:由于外地戶籍人口流動性大且保健意識薄弱,此人群的孕期保健工作很難順利開展,使得母兒安全存在隱患。因此要發動全社會的力量,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群對圍生保健重要性的認知度,最終達到主動接受服務;同時要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的診療技術水平和咨詢指導能力,及早預防或診斷胎兒畸形,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參考文獻
[1] 李竹,嚴仁英.論在我國推廣婦女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畸形成果的必要性和適時性[J].中國優生優育,1994,5(1):33.
[2] 衛生部科技教育司.衛生部10年100項成果推廣項目匯編[M].北京:紅旗出版社,1996.
[3] Ye RW,Li S,Zheng JC,et al.Prevalence of neural tube defects at birth in 30 counties and cities of China,1993~2001[J].J Beijing Medical University,2002,34(1):3.
[4] 李竹,Robert JB,李松,等.中國婦女妊娠前后單純服用葉酸對神經管畸形的預防效果[J].中華醫學雜志,2000,80(7):493.
[5] 岳亞飛,鄒余糧,張樹林.母親多種維生素增補與先天心臟缺陷[J].國外醫學婦幼保健分冊,2001,12(4):145.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1-00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