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平 趙海峰(山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研室,山西 太原 030001)
?
添加谷氨酰胺的腸外營養在ICU重癥顱腦損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王俊平 趙海峰*
(山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研室,山西 太原 030001)
【摘要】目的 探討添加谷氨酰胺的腸外營養在ICU重癥顱腦損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ICU重癥顱腦損傷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設為研究組;同期選取同癥患者50例為參照對象,設為對照組;對照組患者給予腸外營養支持,而觀察組患者則給予添加谷氨酰胺的腸外營養進行支持治療,對比觀察兩組營養指標及免疫指標。結果 相比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營養指標及免疫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ICU重癥顱腦損傷治療過程中,含谷氨酰胺的腸外營養能夠提供患者營養需求并增強機體免疫力,有利于迅速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臨床應用價值高。
【關鍵詞】谷氨酰胺;腸外營養;ICU;重癥顱腦損傷;效果
重癥顱腦損傷在顱腦損傷中所占比例較高,該病具有病情復雜多變、病情重、病死率高等特征。同時重癥顱腦損傷患者需要及時的營養支持來改善臨床癥狀。所以,緩解ICU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營養狀態長期以來都是醫學研究的重難點。我院主張在ICU重癥顱腦損傷患者治療過程中添加谷氨酰胺的腸外營養,取得了顯著的護理效果,現將詳細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所有病例均來自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ICU治療的重癥顱腦損傷患者。所有患者均滿足衛生部制定的重癥顱腦損傷診斷標準[1]。納入標準:滿足診斷標準;1周內未接受其他任何藥物或者物理等治療;簽訂知情同意書。根據上述標準共入選100例重癥顱腦損傷患者,按照隨機數字排列法將均分為兩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30~70歲,平均年齡(55.3± 1.2)歲,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評分為(5.68±0.47)分。研究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31~71歲,平均年齡(55.1±2.4)歲,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評分為(5.55±0.42)分。兩組逐項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改善腦細胞代謝、降低顱壓及抗炎等綜合治療,對照組采取靜脈腸外營養支持的治療方式,營養成分構成根據以下標準:能源由50%葡萄糖和30%脂肪乳提供,熱量95.5~125.6 kg/(kg?d),氮量0.12~0.15 g/(kg?d),氮源由復方氨基酸提供,與電解質、微量元素、維生素等配成熱氮比(100~150)∶1、糖脂比為2∶1的配方,24 h輸入[2];研究組患者采取添加谷氨酰胺的腸外營養進行支持治療的方案,根據0.3~0.4 g/kg加入福建三愛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45039)[3]。
1.3 觀察指標:重點檢查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1周、2周的免疫功能和營養狀態,白蛋白(ALB)、轉血紅蛋白(Hb)、鐵蛋白(TFN)、前白蛋白(PA)、體質量等是營養狀態的主要指標;CD4+淋巴細胞、CD8+淋巴細胞、IgG指標是免疫功能的主要指標。隨訪2周,統計分析兩組患者營養指標和免疫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本次選擇SPSS17.0統計軟件完成對相關數據的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通過t檢驗,并通過卡方檢驗相關計數資料。當P<0.05時,表示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營養狀態觀察指標比較:通過治療,研究組的TFN、ALB、體質量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數據之間差異顯著(P <0.05),兩組在Hb、PA指標上差異較小,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營養狀態觀察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營養狀態觀察指標對比(±s)
對照組治療前 治療后7 d 治療后14 d 治療前 治療后7 d 治療后14 d TFN(mg/L) 135.4±22.5 142.4±29.4 158.3±30.5 136.4±19.9 150.4±24.6 151.4±23.5 ALB(g/L) 26.3±4.1 31.3±5.4 35.7±6.2 28.1±4.2 31.4±5.3 32.4±5.3體質量(kg) 59.3±12.1 62.7±14.3 63.4±13.2 59.8±12.1 60.2±9.4 60.3±13.6 Hb(g/L) 94.4±9.6 108.5±9.7 111.2±10.4 96.4±12.5 108.6±9.6 109.5±5.7 PA 196.4±23.3 219.4±26.4 222.3±27.5 194.5±25.4 210.4±4.7 212.2±24.4組別 研究組
2.2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比較:研究組患者治療前后CD4+、CD8+、IgG比較差異明顯(P<0.05);研究組患者CD4+、CD8+、IgG與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CD4+、CD8+、IgG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對比(±s)
組別 研究組 對照組治療前 治療后7 d治療后14 d 治療前 治療后7 d治療后14 d CD4+27.3±4.7 30.4±5.1 33.3±4.5 27.4±4.1 28.4±4.6 27.6±4.3 CD8+24.3±4.1 27.3±5.5 27.7±4.6 25.1±4.2 25.4±5.3 26.4±3.6 IgG 10.3±2.1 14.7±3.3 14.2±1.2 10.8±1.1 10.2±1.4 9.4±1.6
顱腦損傷即是指暴力作用在顱腦造成的損傷,可劃分為腦損傷、顱骨骨折及頭部軟組織損傷。其中腦損傷病情最為嚴重,普遍由火器操作、工傷或交通事故等造成的。顱腦損傷致殘率和致死率較高,存活下來的人員普遍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與工作。增強預后對于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腸外營養是臨床營養支持的主要方式,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4]。但是,臨床營養支持方案中普遍缺乏谷氨酰胺,無法滿足機體代謝需求。谷氨酰胺是體內最豐富的游離氨基酸,具有保護機體腸道黏膜、促進蛋白質合成的作用[5]。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對谷氨酰胺的需求量較大。添加谷氨酰胺能夠有效提高血液和肌肉的谷氨酰胺水平,從而優化營養狀態。
為了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本文研究組患者治療過程中給予添加谷氨酰胺的腸外營養,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比單純地腸外營養支持的營養指標及免疫指標更優,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了在ICU重癥顱腦損傷治療過程中,含谷氨酰胺的腸外營養能夠提供患者營養需求并增強機體免疫力,有利于迅速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臨床應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 石青軍.谷氨酰胺并腸外營養支持在外科術后危重患者中的應用[J].青海醫藥雜志,2012,42(2):15-16.
[2] 瓦常文.含谷氨酰胺的腸外營養在 ICU 重癥患者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21):81-82.
[3] 岳宏林,謝萍.添加谷氨酰胺的腸外營養應用于ICU重癥顱腦損傷患者效果觀察[J].安徽醫藥,2013,17(2):311-312.
[4] 張琳.含谷氨酰胺的腸內營養與腸外營養對腸癌術后營養狀態和免疫功能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21):5-7.
[5] 田銀生,李毅,周濤.強化谷氨酰胺的腸外營養支持在肝癌肝切除術后的臨床研究[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2,7(2):190-191.
中圖分類號:R651.1+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1-0137-02
*通訊作者:E-mail: haifengzao7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