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鄭州人民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3)
?
責任助產和整體護理模式在無痛分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張麗麗
(鄭州人民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3)
【摘要】目的 探討無痛分娩中應用責任助產和整體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行無痛分娩的104例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每組52例。對照組僅開展傳統產科護理,干預組則開展責任助產與整體護理模式。結果 干預組產婦自然分娩率為90.4%,總產程時間(6.8±2.3)h,產后出血率3.8%,產后尿潴留率1.9%,新生兒窒息率1.9%,母嬰喂養率98.1%,均顯著好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無痛分娩中應用責任助產與整體護理模式能夠顯著改善產婦圍生期狀況,對新生兒健康程度與母嬰喂養情況也具積極作用。
【關鍵詞】無痛分娩;責任助產;整體護理
無痛分娩是指通過鎮痛藥物的應用來緩解產婦分娩疼痛程度,促使在意識清醒、骨盆腔肌放松的狀態下順利完成生產,由于產婦對分娩舒適狀態的要求逐漸升高,無痛分娩已在婦產科中占據重要地位。無痛分娩實施過程中,其護理質量對產婦分娩方式及產后并發癥等情況起到決定性作用,為進一步改善無痛分娩護理效果,本研究針對部分產婦采用責任助產與整體護理模式,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中104例無痛分娩產婦均為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所收治。患者納入標準:①單胎初產婦;②無胎方位異常、產道異?;蝾^盆不稱;③無妊娠期并發癥;④無嚴重器官或系統性疾??;⑤自愿接受無痛分娩,并簽署知情同意書。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每組52例。對照組產婦平均年齡(27.8±3.2)歲,平均孕周(38.4±1.1)周;干預組產婦平均年齡(27.3±3.4)歲,平均孕周(38.2±1.2)周。兩組樣本一般資料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照組產婦行傳統產科護理模式,由當班助產士給予產前指導和基礎護理,換班后則由其他助產士開展臨床照料,待宮口全開時輔助進行分娩。干預組產婦均采用責任助產與整體護理模式,護理過程中指定1名助產士采取一對一模式給予全面照料。①心理干預:在常規護理服務的基礎上盡量多的了解患者基礎資料,通過溝通方式明確其情緒狀態,針對性開展心理疏導。準確評估產婦負性情緒的發生原因,確保熱情、關愛的服務態度,及時有效的解決其內心疑慮問題,以保證良好的分娩信心。②健康教育:總結無痛分娩方式的基礎知識,反復進行臨床宣教,著重講解無痛分娩實施步驟與圍生期可能發生的生理功能變化,以積極促進產婦對分娩的認知程度,抑制因了解程度不足而引發的嚴重心理波動。③產程護理:進入產房前準確核對產婦各項資料信息,始終保持耐心、主動的態度解答產婦疑問,告知產婦醫院先進的技術水平及相關人員的專業實力,以此獲取產婦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消除恐懼心理。待進入產房后,協助產婦擺正分娩體位,在不影響分娩的情況下,為患者做好保護隱私和保暖的相關措施,緩解患者緊張情緒,提升患者配合度。分娩時給予床旁陪伴并指導正確的配合方式,通過親切的語言鼓勵患者建立分娩信心,通過肢體互動,例如和患者握手、輕撫患者肩膀等舉動,增強患者安全感和依從性。分娩后及時告知產婦母嬰安全情況,讓產婦放松心情,配合后續治護工作順利進行,以此降低產后并發癥發生率。
1.3 觀察指標:記錄兩組患者實際分娩方式與總產程時間,觀察產后出血及尿潴留并發癥情況,并比較兩組新生兒窒息發生率與母乳喂養率。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值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組產婦分娩方式、產程時間、產后并發癥、新生兒窒息率以及母嬰喂養情況均顯著好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組間護理效果比較(±s)

表1 組間護理效果比較(±s)
母嬰喂養率[n(%)]對照組(n=52)40(76.9)8.6±3.9 7(13.5)6(11.5) 6(11.5) 44(84.6)干預組(n=52)47(90.4)6.8±2.3 2(3.8) 1(1.9) 1(1.9) 51(98.1)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自然分娩[n(%)]總產程時間(h)產后出血[n(%)]尿潴留[n(%)]新生兒窒息率[n(%)]
伴隨臨床醫學技術與國民生活方式等不斷發展,產婦對分娩的要求逐漸升高,在確保母嬰安全的基礎上還需進一步減輕分娩痛苦,使得無痛分娩方式受到廣泛認可。但無痛分娩實施過程中,由于產婦對分娩與麻醉等情況的認知不足,也經常會伴隨嚴重的身心障礙,導致分娩過程的安全與順利程度均受影響。傳統產科護理中多以輪班制作為基礎工作模式,產婦自住院至生產會接觸多位護士與助產士的協助,因干預內容缺乏連貫性常會發生護理遺漏情況。為有效提升無痛分娩的應用效果,研究針對52例產婦采用了責任助產與整體干預方式,其中責任助產模式通過指定陪護人員給予一對一照料,以便全程掌控產婦圍生期的護理要點[1];而整體護理模式全面綜合無痛分娩期間所需的護理內容,有效提升了護理干預的全面性與準確性[2]。本組患者經臨床護理后自然分娩率明顯提高,總產程時間顯著縮短,產后出血與尿潴留等并發癥發生率良好降低,并且新生兒健康程度以及母嬰喂養情況亦獲顯著改善,同常規護理患者比較均具統計學差異,證實針對產婦開展該種護理方式對母嬰結局均具良好效果。
綜上所述,無痛分娩中應用責任助產與整體護理模式能夠顯著改善產婦圍生期狀況,對新生兒健康程度與母嬰喂養情況也具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徐士娥.整體護理與責任助產在產婦無痛分娩中的應用價值[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19):2998-3000.
[2] 張妮.整體護理對產婦及新生兒影響的研究[J].中國基層醫藥, 2012,19(13):2056-2057.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1-02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