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冬苗(山東省平度市東閣街道辦事處衛生院,山東 平度 266700)
?
導樂陪伴護理干預對新生兒先天性肌性斜頸發病率的影響研究
荊冬苗
(山東省平度市東閣街道辦事處衛生院,山東 平度 266700)
【摘要】目的 探討導樂陪伴分娩對新生兒先天性斜頸發病率的影響,為新生兒先天性斜頸的產科護理方法提供依據。方法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間分娩的產婦共600例,根據隨機數字表的方法分為兩組,干預組300例實施一對一導樂陪伴分娩,常規組300例實施傳統方法分娩。結果 干預組、常規組轉為剖宮產產婦分別為87例(29.00%),125例(41.67%),干預組轉為破宮產的比例顯著低于常規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干預組出現瘤樣改變、肥厚及總發生率分別為1(0.33%)、15(5.00%)、16(5.33%),常規組出現瘤樣改變、肥厚及總發生率分別為12(4.00%)、26(8.67%)、38(12.67%),干預組顯著低于常規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經過導樂陪伴的干預,不僅僅降低了剖宮產的概率,而且有效降低了先天性斜頸的發生率,臨床效果滿意。
【關鍵詞】產科;新生兒;先天性肌性斜頸;導樂;分娩
新生兒的安全是產科護理人員值得關注的問題。新生兒先天性斜頸又稱先天性肌性斜頸(congenital musculsr torticollis,CMT),是由于患側胸鎖乳突肌(SCM)纖維化攣縮,導致頭頸部向患側傾斜,向對側傾斜及頭頸部向患側旋轉受限,患側面對側小而不對稱的一種先天性或獲得性畸形的骨科常見疾病[1]。若治療不及時可引起脊柱畸形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兒身心健康,無論是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都給家庭造成較大經濟負擔。我院自開展新生兒先天性斜頸篩查以來,篩查陽性率達26.8%,并積極開展相關治療,但從產前、產時等多個方面尋求降低其臨床發病率的方法也至關重要。本研究從分娩角度探討了相關的影響因素。
1.1 一般資料: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間分娩的產婦共600例,診斷標準:患兒頭向一側偏歪,面部及下頦轉向對側,同時可見面部發育遲緩、輪廓較小,眼裂偏小,頸椎向健側側彎等。彩超提示患側胸鎖乳突肌或可捫及卵圓形腫塊或條索狀腫塊,或健側胸鎖乳突肌前后徑一患側胸鎖乳突肌前后徑>0.1 cm。病例入選標準:①單胎、頭位、足月分娩的初產產婦;②無明顯妊娠合并癥或并發癥;③自愿加入本研究并已簽署知情同意書。病例排除標準:①新生兒患有嚴重的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或嚴重的先天性疾病等;②孕期因患有疾患長期服用藥物治療者;③轉行剖宮產者;④自行退出者。
根據隨機數字表的方法分為兩組,干預組300例實施一對一導樂陪伴分娩,常規組300例實施傳統方法分娩。干預組300例,年齡20~38歲,平均(30.75±3.09)歲,孕周37~42周,平均(38.64± 2.33)周;常規組300例,年齡20~39歲,平均(31.65±3.82)歲,孕周37~42周,平均(39.67±2.53)周,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明顯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常規組采用常規待產,由當班護理人員陪護,一人護理多名產婦。干預組產程中由有經驗的護理人員對產婦進行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為產婦提供心理、生理、精神、生活全方位的服務,并及時與家屬溝通,直至分娩結束[2]。使整個分娩過程在充滿關懷和鼓勵的氛圍中進行,直至分娩結束母嬰回病房。
1.3 觀察指標:本研究觀察指標是嬰兒的胸鎖乳突肌情況,兩組均于分娩后30~45 d由父母帶嬰兒回醫院行體格檢查及彩超檢查。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處理,發生率等計數資料采用進行χ2檢驗,檢驗標準為0.05,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
干預組、常規組轉為剖宮產產婦分別為87例(29.00%),125例(41.67%),干預組轉為破宮產的比例顯著低于常規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干預組出現瘤樣改變、肥厚及總發生率分別為1 (0.33%)、15(5.00%)、16(5.33%),常規組出現瘤樣改變、肥厚及總發生率分別為12(4.00%)、26(8.67%)、38(12.67%),干預組顯著低于常規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兩組產婦分娩嬰兒胸鎖乳突肌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分娩嬰兒胸鎖乳突肌情況[n(%)]
先天性肌性斜頸(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是產科常見的產傷,多數由于分娩導致的,在國外報道患病率達0.3%~1.9%,國內報道發病率為1.3%[2]。如未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隨著患兒年齡增長,可逐漸引起面部和頭顱畸形,還可能出現其他繼發性畸形,如頸椎側彎、椎體楔形變等[3]。大部分人對分娩這一自然現象缺乏正確的認識,常表現為恐懼及精神過度緊張,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而導致宮縮乏力,無效宮縮,從而對胎兒產生壓迫,除了可造成胎兒窘迫外,胎兒頸部也會受到持續的牽拉擠壓[4]。
關于新生兒先天性斜頸的病因目前沒有明確的說法,現今存在多種病因學說[5],特別是對有瘤樣改變的類型,研究較多。影響其發病的因素仍需研究加以證實。因此本研究組,將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期間在我院待產符合條件產婦分為兩組,干預組給予一對一導樂陪伴分娩,并對符合條件者及時終止試產改為剖宮產,加強心理干預,使產婦放松,減少了因產婦焦慮造成的無效宮縮,從而減少分娩過程中,產道對胎兒頸部擠壓及牽拉,結果證實可明顯降低瘤樣改變的發生率。但是肥厚型發病率二者無明顯差異,說明產道的擠壓牽拉不是肥厚型斜頸發病的主要因素。
因為瘤樣改變型斜頸后期會有肌肉的攣縮變形,甚至會引起脊柱變形,對患兒以后的生存質量影響重大,所以探索其病因,從病因水平上減少改變的發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研究旨在探索降低該病發病率的途徑,從而提高我市新生兒健康水平,減輕經濟和社會負擔。通過本研究我們發現,干預組、常規組轉為剖宮產產婦分別為87例(29.00%),125例(41.67%),干預組轉為破宮產的比例顯著低于常規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干預組出現瘤樣改變、肥厚及總發生率分別為1(0.33%)、15(5.00%)、16(5.33%),常規組出現瘤樣改變、肥厚及總發生率分別為12(4.00%)、26(8.67%)、38(12.67%),干預組顯著低于常規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經過導樂陪伴的干預,不僅僅降低了剖宮產的概率,而且有效降低了先天性斜頸的發生率,臨床效果滿意。
參考文獻
[1] 孫傳興.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M].2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2:404-405.
[2] 費喜之,徐嵐.助產士的護理對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29):3792-3793.
[3] 郭素玲.助產士護理對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刊,2012,39(14):119-120.
[4] 楊少珍,姚美霞,梁亞群,等.導樂陪伴分娩對母嬰影響的臨床觀察[J].護理研究,2014,19(2):325-326.
[5] 王小英,金海菊.導樂陪伴分娩對孕婦妊娠結局的影響[J].浙江預防醫學,2013,25(10):75-76.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1-02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