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蕙蘭
熊孩子們的暑期怎么過?這不是一個家庭的事,也不僅是教育系統的事,只有打通家庭、社區、學校、政府部門、社會機構之間的壁壘,全社會合力,才能打造一份最豐盛的暑期菜單。
暑期只有補課班一個“準確答案”?不,這是一道開放題。小朋友們可以去體育中心打一場球,去博物館領略上下五千年的魅力,到烹飪學校的大廚房當一回“中華小當家”,到有機農場采摘新鮮蔬果,或是就近到社區消防站看看真人版“烈火雄心”,去學校少年宮學跳一曲摩登舞,到愛心暑托班和小朋友一起玩耍。
今年暑期,全市83個博物館、美術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企業向持有“家庭護照”的30萬學生開放,21所中職院校邀請中小學生職業體驗,105個街道的社區文化中心推出暑期菜單,300多個市級學校少年宮推出持續整個暑期的豐富活動,400多個愛心暑托班解決孩子看護問題。

體驗式的學習,是孩子最喜歡的方式,但卻常常被家長視為“無用”。
這些數字背后不僅凝聚教育工作者的心血,也是全社會集智集力的成果,《新民周刊》采訪了上海市教委德育處、上海市文明辦未成年人處、上海市校外聯辦等“活動出品方”,讓策劃者們來點撥大家,這千道菜的暑期大宴應該怎么下筷。
好項目擠癱報名網站
《新民周刊》:很多孩子暑假比上學時還忙,您怎么看待現在社會上的“培訓熱”?是不是時間被培訓班填滿是才算過了一個充實的暑假?
江偉鳴(上海市教委德育處副處長):現在孩子盼望暑假,又害怕暑假,因為家長希望孩子利用暑假時間好好學習,取得長足的進步。但是只有去培訓班能學到東西么?我認為不是,市教委每年都為孩子們提供了很多豐富精彩的暑假活動,讓孩子們有更廣闊的視野,培養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塑造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孩子們的暑期怎么過?這是全社會都關心的話題。從市教委的角度來說,暑期也是年度工作的重要內容。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年初就提出,要讓孩子們擁有一個快樂暑假,從今年4月開始,我們就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來實現這個目標。
我們先是采取頂層設計,5月初,市教委和市文明辦、市婦聯、校外聯等機構聯合制定了《2016暑期工作重點通知》,明確今年工作的主題和重點。6月底,我們召開了未成年人暑期工作會議,各個機構將暑期工作與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與深化實踐育人相結合,與倡導文明修身相結合,開設了近千項活動項目菜單。
暑期活動分幾類,一類是紅色教育活動,包括誦讀紅色經典、觀看紅色電影、詠唱紅色歌曲、追尋紅色足跡、走訪革命后代等,引導孩子們了解歷史、緬懷先烈、激發愛國之心。一類是人文科學實踐體驗活動,發揮美術館、科技館、各區縣青少年活動中心(少年宮)、學校少年宮聯盟、學生社區實踐指導站等作用,讓孩子們在體驗活動中增長見識,提升才干,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還有一類是健康安全活動,包括向未成年人加強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網絡安全、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教育,提升孩子們的自救自護意識和能力。
蔡偉民(上海市文明辦未成年人處處長):過去這項會議叫做全市中小學生暑期工作會議,有一次會上,時任上海市委副書記殷一璀提出,孩子們的暑期工作不是教育系統一家的事,全社會都非常關心孩子們的暑期生活怎么過,也應該調動全社會力量為孩子們的暑期生活提供活動資源,所以后來改成了未成年人暑期工作會議。確實,我們發現在這幾年的實踐中,全社會合力越來越緊密,都在為孩子們的暑期生活出資源、出點子、出方案。

體驗中醫藥文化。
《新民周刊》:全社會合力為孩子的暑期生活出資源,具體有哪些體現?
江偉鳴:首先是政府各個系統都很配合。5月初,市教委牽頭,通過校外聯平臺統籌安排,向校外聯的30多個成員單位征集活動,協調各個委辦局為未成年人的暑期生活提供活動資源,各個委辦局都積極響應。比如市體育局就為青少年開放了下轄的20多個體育中心,文廣局開放了很多公共文化設施,科委開放了很多科普教育基地。我們通過部門之間的合作,進一步動員社會力量加入暑期工作。
鄒竑(上海市校外聯辦秘書長):社會單位也積極響應教委的征集。我們今年發放了30萬本《上海市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家庭護照》,中小學生憑此護照可以免費參觀全市83個場館,兩名家長享半價。這些場館有中共一大會址、陳云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有上海博物館、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等科學人文教育基地,還有中華藝術宮、劉海粟美術館等藝術場館,以及一些企業工廠和展示館。
這些機構不但開放場館供中小學生免費參觀,還自發設計了很多活動方案,比如上海博物館開設了手工活動、講座、藝術人文課程等等;中共二大會址開展了“大手拉小手——紀念館尋寶游”活動。這本小小的護照,既體現了各個企事業單位的社會責任意識,也達到了實踐育人的教育效果。
潘波(上海市教育裝備中心職教管理科副科長):全市各大中職院校也為孩子們的暑期貢獻力量。從2012年開始試點的中小學生職業體驗活動,是人氣很高的一個項目。由市教委牽頭,全市各個中職院校積極響應,在學生中間很受歡迎。
中職院校以專業技能見長,既有師資力量,又有強大的設備資源,可以滿足中小學生職業體驗的需求,暑期對中小學生開放一些體驗項目,一方面可以展示中職院校的教育成果,另一方面給了孩子們一個了解不同職業工作內容的機會,是很好的職業啟蒙教育。
今年有10個區縣的21所中職院校提供了83個暑期項目,可以讓2萬人次的中小學生獲得職業體驗。各個區也會組織區屬職校對本區學生開放一些體驗項目。他們提出的活動方案都非常有針對性,挑選孩子們感興趣的內容,比如烹飪體驗、動漫設計等等。
好的項目還通過職校和企業聯動,前半段時間讓學生在職校學習相關職業知識,后半段時間去企業實地考察,給孩子們更充分的感受。比如像醫藥學校,讓孩子們先在學校實驗室了解口服液配制的知識,然后去口服液企業參觀,看看實際流水線上是怎么操作的。還有商貿學校,先給孩子們講授影視制作課程,再去企業體驗VR技術。信息技術學校是讓孩子們參觀機器人在生產企業中的應用。中華職校的項目是高爾夫,先在學校練習,再去浙江的一個基地實地揮桿。
6月28日,一批7月的職業體驗名額在“第一教育”網上公布,很快就一搶而空,一下子擠進來的人太多,服務器差點癱瘓。可見職業體驗非常受小朋友們的歡迎。現在職業體驗活動已經常態化,沒報上名的小朋友可以參加明年4月的活動。活動結束后還會有職業小達人評選。
家門口少年宮就不錯

上海市衛校為小朋友提供的體驗課程。
《新民周刊》:一些家長反映,為了給孩子報少年宮的興趣班,要半夜去排隊,還未必排得上,是不是少年宮的活動資源相對比較少?
蔡偉民:我們現在有三個層面的少年宮,一個是中福會少年宮,市級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另一個是區級青少年活動中心,也叫區少年宮、少科站,第三個就是學校少年宮。
學校少年宮是從2011年開始由市文明辦和市教委等聯合推進的項目,目前已有301家市級學校少年宮。創辦學校少年宮的主旨是為了推進素質教育,讓孩子們課余時間有機會培養一些興趣愛好,開拓視野。市級和區級的青少年活動中心不可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所以我們把學校的力量調動起來,通過劃撥經費,讓學校在課余時間,包括平時放學后和周末,組織一些興趣班,給孩子們提供良好的活動場所和優質的教育資源,讓孩子們提高人文藝術修養、培養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
學校少年宮的活動延續到暑期,除了讓孩子們利用假期學習一些感興趣的東西,度過有質量的暑期時光,也起到一個看護孩子的作用,家長把孩子放到學校少年宮是很放心的。今年市級學校少年宮開發了500多個活動項目,經過遴選,有93所學校少年宮的195個優秀項目制成了“暑期活動菜單”,作為送給全市未成年人的“暑假禮物”。這些還只是市級學校少年宮的活動統計,各個區有區級學校少年宮,也提供了很多精彩活動。
《新民周刊》:學校少年宮有哪些活動?
蔡偉民:學校少年宮的活動大致有幾類,一類是美德教育,與實踐育人、文明修身相結合,有誦讀紅色經典、詠唱紅色歌曲、講述紅色故事等等,我們提倡“與美德同行,享快樂暑期”;一類是文藝特長的培養,比如朗誦、合唱、樂器、繪畫、書法等等;還有體育健身課程,比如乒乓球、羽毛球、摩登舞、游泳等等;以及一些科學類的活動,比如拼裝電路、制作機器人等等,既激發孩子對科學知識的興趣,又培養了動手能力。
很多學校會根據自己的特色開發一些創新課程,比如金山朱行中學開設了“織布與造紙藝術”、“植物染料的開發”等等特色項目,朱行是桑蠶之鄉,過去每家每戶都會養蠶織布,現在的孩子對織布都不太了解,通過課程可以讓學生認識本土的文化遺產。長寧區的新涇中學則開設了滬劇項目,把滬劇文化引入課堂,組織了一個校滬劇團,喚起學生非遺傳承的意識。奉賢莊行學校開設了土布貼畫課程,莊行土布制作工藝可以追溯到元代,2008年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非遺傳承項目是學校少年宮的一個亮點。
《新民周刊》:學校少年宮的活動非常豐富,但為什么會有一些家長抱怨資源少?這些資源是不是能滿足全市學生的需求?還是僧多粥少?

上海中學生到地鐵站做志愿者。
蔡偉民:這主要是因為很多家長眼睛只盯著一些專業少年宮的培訓班,比如中福會少年宮,只有這么幾個班,肯定你連夜排隊也不一定報得上。其實家長的觀念需要轉變,你不一定要去擠專業少年宮,學校少年宮也有很多資源,而且就近就便,比把時間浪費在路程上好得多。
《新民周刊》:不同學校的學校少年宮質量會不會參差不齊?
蔡偉民:市級學校少年宮還成立了一個學校少年宮聯盟,許多區也有區級學校少年宮聯盟,在聯盟內實現了師資共享,A學校的老師可以去B學校的少年宮上課。還會組織教學培訓,讓一些精品課程的老師給聯盟內的其他學校老師講課,讓這些學校也能拷貝好的課程。一些好的教學資源包也會在聯盟內共享。這樣就實現了各個學校少年宮之間均衡發展。
社區也有好玩的
《新民周刊》:除了去學校少年宮,孩子們還有哪些家門口的活動可以選擇?
蔡偉民:讓孩子們就近就便參加活動,除了發揮學校的作用,還要發揮社區作用。你隨便到哪個街鎮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都會看到墻上貼著暑期活動安排一覽表,現在每個街鎮都很重視暑期活動,因為做好未成年人工作也是文明社區、文明鎮創建考核的一部分。
從2012年開始,市教委和市文明辦就建設了一批學生社區實踐指導站,現在市級指導站有75家。我們要把社區里可玩可學的資源發揮好,盤活這些資源,設計適合學生的菜單,讓學生就近就便參與各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