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育行業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的平均增長率都遠大于新三板整體水平及主板教育公司,體現了新三板教育企業的高成長性。
作為“教育行業第一股”,華圖教育總市值接近61億元,流動市值為33億元,占總市值的54.4%,而作為“二胎概念股”的億童文教人氣最高,炒得火熱。隨著國家二胎政策放開,億童文教作為一家專注于幼教的掛牌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實施幼教產業鏈整合,實現線上線下、橫向縱向一體化的業務整合,打造國內兒童教育的領軍品牌。
業內人士指出,教育企業的資深特質比較突出,傳統線下教育企業規模較大,長時間在一線實踐,行業地位扎根較深,具有互聯網基因的線上教育企業擁有充足的渠道和運營能力,但是缺乏質量高的內容輸出和對教育行業深入的了解。通過二者互相彌補,傳統教育企業借助已有教學資源的優勢,布局移動在線教學端,通過O2O等方式引流,可以實現內容+渠道的雙重發力。目前很多教育企業正通過投資或者并購,打造一個線上與線下完美結合、資源優勢互補的生態圈,這是教育企業發展壯大的大勢所趨。
協議股:你能否“慧眼識珠”
傳統思維中,我們認為做市將能提升掛牌企業的市場價值,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安信證券的報告指出,從收入增速來看,做市轉讓收入增速為19.7%,協議轉讓收入增速為15.6%,做市轉讓收入增速較協議轉讓高出4.1個百分點;但從凈利潤增速來看,做市轉讓凈利潤增速僅34.1%,比較協議轉讓凈利潤增速45.6%,做市轉讓凈利潤增速要低于協議轉讓11.5個百分點。這說明并非所有的好公司均選擇做市轉讓方式,協議轉讓企業中也包含不少優質企業。
一位新三板研究者則表示,其實最重要的還在于掛牌企業本身質地如何。“如果企業本身很優質,就無所謂做市還是協議,畢竟這些企業在場外市場也能找到很多投資者;與之相對,一些質地較差的企業,即便進行做市轉讓,在場內市場或許也很難找到投資者。”在手握真金白銀的投資機構眼中,似乎更傾向于協議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