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時代,誰才是童年生活最好的陪伴?當然不只是智能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要想讓孩子知道冰水的溫度,最好的方式是讓孩子將手放到水里體驗。生活中大量的電子產品剝奪了讓孩子去觸摸、查看、品嘗的可能,也就抑制了孩子的天性、弱化了孩子的感官、制約了孩子的發展。表面上童年是豐富、多樣、精彩的,實則是晦暗、單調和不完整的。美國心理學家托尼·琳達提出的“大腦修剪理論”主張:當人們長期進行一項活動的時候,那些活躍的細胞、神經會變得“茂盛”,而不常活動的細胞和神經則可能會被“修剪掉”一部分。這種現象若是發生在兒童的身上,后果有多可怕。數字化產品的過度消費、過度依賴和過度使用“修剪掉”的不只是孩子的天性和習慣,更有彌足珍貴的“人倫之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