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
說一個人,沒文化,真可怕;對一個國家而言,文化是軟實力。在一所學校里,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可以創造氛圍,并通過這種氛圍陶冶學生情操,構建學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近年來,學校的硬件建設日新月異。就拿校園廣播來說,音質優美的音柱取代了大齒輪、小鈴鐺、電鈴及高音喇叭,智能化的mp3播放器取代了錄音機、磁帶等。這些設備,為校園文化建設奠定了物質基礎,也使得校園廣播成為校園文化大餐的“主打菜”。那么,如何更好地運用校園廣播建設校園文化,還需正確認識,用心運作。
一、用心選料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影響年輕人心靈的手段中,音樂占據著重要地位,音樂是思維有力的源泉。”這正是校園廣播得天獨厚的優勢。面對浩如煙海的資源,我們只有認真甄選,去粗取精,選取綠色無公害、營養豐富并且適合學生胃口的“食材”,才有可能做出精美的大餐。好,開始“擇菜”“洗菜”,分門別類,進行歸整。
(一)歌曲類
1.愛國情懷:《歌唱祖國》(童聲版)、《中國美》(玖月奇跡)、《中國范兒》(玖月奇跡)、《中國之最》(徐子崴)、《我愛你,中國》(平安)……
2.金牌兒歌:《新學堂歌·古詩詞歌曲20首》(谷建芬作曲并監制)、《天籟童聲》(中國交響樂團附屬少年及女子合唱團)、《上學歌》、《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快樂的少先隊》、《快樂的一天開始了》、《讀書郎》、《勞動最光榮》、《學習雷鋒好榜樣》、《咱們從小講禮貌》、《娃哈哈》、《少年少年祖國的春天》、《小小的我》、《小小少年》、《童年》、《歌聲與微笑》……
3.動畫歌曲:《猴哥》(《西游記》)、《一個師傅仨徒弟》(《西游記》)、《少年英雄小哪吒》(《哪吒傳奇》)、《十二小仙頂呱呱》(《十二生肖》)、《我還有點小糊涂》(《熊出沒》)、《龍娃》(《龍娃》)……
4.優秀民歌:《采花》、《花兒與少年》、《茉莉花》、《青春舞曲》、《猜調》、《太陽出來喜洋洋》……
(二)樂曲類
1.風華國樂:《高山流水》(古琴)、《二泉映月》(二胡)、《催馬揚鞭運糧忙》(笛子)、《紫竹調》(古箏)、《金蛇狂舞》(揚琴)、《十面埋伏》(琵琶)、《江河水》(管子)……
2.鋼琴名曲:《獻給愛麗絲》、《夢中的婚禮》、《秋日的私語》、《羅密歐與朱麗葉》、《綠袖子》……
3.器樂金曲:《那不勒斯舞曲》(小號)、《騎兵進行曲》(長號)、《梁山伯與祝英臺》(小提琴)、《天鵝》(大提琴)、《單簧管波爾卡》(單簧管)、《馬刀舞曲》(手風琴)……
(三)誦讀類
1.國學傳承:《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論語》……
2.經典重溫:《春》(朱自清)、《匆匆》(朱自清)、《再別康橋》(徐志摩)、《朝花夕拾》(魯迅)、《時間與生命》(梁實秋)……
3.制度學習:《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生在校十不準》……
4.課文朗誦:選取各年級語文教材中的優秀篇目,滾動播放。
(四)自辦類
“校園新聞”、“優秀習作”、“百科知識”、“校園之星”、“師長寄語”、“名人軼事”、“故事會”……
二、用心加工
有了好的材料,還需要高超的烹飪技藝對原料進行加工,合理搭配,講究刀功,把握火候,精心烹制,才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因此,對于以上資源,可以每天安排一個主題,也可以在固定時段安排相同的主題,合理調配,積極營造良好、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
以下面的“食譜”為例,每天起床前有固定的起床號;營養早餐時的“第一道菜”統一為《憫農》;陽光體育大課間,固定安排國學傳承,讓學生在經典浸潤中快樂活動;上午放學統一為《歌聲與微笑》;下午上課前,一首曲子后,開始自辦節目的廣播;下午放學統一為《校園夕歌》。另外,每天有一個相對獨立的主題,周一為“愛國情懷”,周二為“經典誦讀”,周三為“金牌兒歌”(班隊方向),周四為“金牌兒歌”+“動畫歌曲”+“優秀民歌”,周五為器樂欣賞。
①《憫農》一歌選自《新學堂歌》,歌詞為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訴我們要珍惜糧食。歌曲旋律優美,易于傳唱。在營養早餐時間播放這首歌曲,具有非常好的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
②《校園夕歌》,又名《祖國歌》,為我國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李叔同先生所作。這首歌的歌詞非常好,特別適合下午放學時播放。“光陰似流水,不一會,課畢放學歸。我們仔細想一想,今天功課明白未,老師講的話可曾有違背?父母望兒歸,我們一路莫徘徊。將來治國平天下,全靠吾輩,大家齊努力。同學們,明天再會。”,短短的幾句歌詞,含義卻相當豐富:珍惜時間、反思一天的學習表現、體諒父母平安回家、報效祖國振興中華、友愛同學禮貌待人,等等。讓學生在這樣的歌聲中結束一天的學習活動,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校園廣播的作用不可能立竿見影。它對學生的影響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是潛移默化的,是穩定漸進的。只要我們持之以恒地做好校園廣播,精心烹制校園文化大餐,就定會培養出優秀的接班人和建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