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章
摘 要: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措施的不斷推行與實踐,我國國內的教育教學模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更新。大部分教師在對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運用過程中,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效果,許多小學教師也對這種先學后教的模式進行了符合自身教學實踐的改良,將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的作用發揮得很出色。
關鍵詞: 先學后教模式 小學語文課堂 教學分析
中國的小學教育可以說是在爭議中發展的,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我國就對國內小學的相關教學質量進行了大范圍的監督檢查,也對小學學科的教學方法進行了綜合性質的研究分析,當時就發現了許多小學教育過程中非常嚴重的問題。隨著時代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教育界的發展重點及發展難點也不斷呈現出來。
一、小學語文中的教學方式的現狀及困境分析
在小學教學模式逐漸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焦點之后,教育部門就一直很注重小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和研究,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的出現似乎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小學課堂模式僵化的問題。但是畢竟小學課堂教學模式僵化的時間已經很長了,要想通過先學后教這一種教學模式來徹底改變小學課堂模式的眾多問題,是不現實的,但不能不承認先學后教模式的確是小學學科課堂教學模式的先行者。
1.在小學的眾多學科之中,小學語文這一學科是綜合性最強、與生活實踐關聯最為密切的一門學科。所以先學后教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最具代表性。
由于小學語文教材之中絕大部分內容是文字性的,因此要求小學生在課堂上或者課前對教材中的知識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如果單單靠上課以后小學生讀課文的一小會兒時間預習要學習的內容,那么小學生還沒有明白整篇課文的大概情況,教師就已經將授課內容說完了。可想而知,小學生對小學語文的課堂把握程度非常之低,從課堂上汲取到的知識也屈指可數,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是必然會產生的結果,所以這就成為影響小學語文課堂的一大原因。
2.在很多學校的語文課堂之中,無論是小學教學制度還是教師的教學方法,都沒有對小學語文教材內容的整體把握,對小學語文課堂的控制較差,這就導致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是延續著傳統的較為僵化的方法,小學生也被教師的教學方法不斷影響著,因此小學生自身對小學語文的整體觀念非常落后,根本跟不上社會的發展,這極大地阻礙了小學生未來在社會中成長的腳步。
3.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原因就是教師在課堂中教學模式應用得非常模糊。現在很多小學都堅持著“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為本”是正確的,畢竟學生才是社會未來發展的希望,但是許多學校在這種正確的理念之下運用著錯誤的課堂教學模式。他們錯誤理解了“以學生為本”的主旨,認為學生既然成為課堂的本位,就應該被嚴格控制,什么都得聽教師的,教師的安排學生需要絕對服從,根本沒有從教學實踐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這樣一來,小學生無法安心進入課堂之中,也無法安心學習知識。
這些問題對小學生的語文課堂學習有非常大的阻礙作用,需要運用科學先進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改變現狀,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就派上了用場。
二、先學后教的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1.上文也提到,小學語文教材中,絕大部分內容都是以文字表述的,雖然配有插圖,但是文字所占比重依然是主導。因此,小學生非常有必要在課前對教材內容進行熟悉和了解,對所要學的課文進行事先預習,教師在此過程中,運用先學后教的模式,小學生既可以在課前對知識進行預習,產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自主思考,更有利于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因為小學生事先對課文內容有過預習,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講解課文的時候,學生就可以說出自己的一些有關想法,讓自己思考的東西可以在課堂中表達出來,與同學和老師們分享,這樣小學生就能將更多注意力集中到小學語文課堂之上,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開發學生的思維,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
2.經過大量相關調查研究發現,小學生在對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無法自主解決問題及對課文內容的思考探究不到位是阻礙小學生學習的最大問題。但是,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小學生有這樣的問題,是因為自身對課文的理解程度不夠,無法理解課文的深層內涵,在獨立學習時無法對課文的內容產生自己的獨特見解,甚至產生對課文內容的誤解。久而久之,小學生會逐漸失去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為小學生培養自身得思考能力提供了契機,小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學習而獨立思考,在腦海中形成自己的想法,這樣在課堂上就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和教師講授的內容進行對比,總結出自己的想法,更便捷地汲取課文的主旨要領。這對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探究精神有很大幫助,而且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地找同學進行搭配思考,同學之間進行合作,共同攻克課文中的難題,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自然會產生對小學語文的學習興趣,對學生之間的互相溝通與成長有幫助,整課堂的學習積極性也會被調動起來,課堂氛圍得到很大改善和提升。
三、先學后教的實際運用要注意的細節
1.教師要在此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因為畢竟小學生年齡普遍比較小,還沒有很好的自制力,如果課堂上讓小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或者活躍起來,有一部分小學生就會趁機開小差,這會影響別的同學的學習環境,阻礙先學后教的模式的實踐運用。
2.先學后教模式是一種新式教學模式,所以實行起來會有一定難度,比如會有學生不適應或者不喜歡這種教學方式等問題出現。老師在這個時候一定不能對此視而不見,而是應該對此更加注重,積極幫助這部分學生進行心理疏通,幫助他們克服心理上的障礙。另外,教師可以實行獎勵制度,比如在課前提出幾個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問題,讓學生自主解決,如果哪位學生或者哪個小組的學生回答上來了,就可以得到教師的獎勵,這樣小學生會逐漸喜歡上這種有趣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先學后教的模式的運用。
3.最重要的是教師自身對這種教學模式的認知,教師要認識到這個模式中主要的還是“學生先學”部分,在學生先學的情況下,很可能會產生對課文內容的錯誤理解,因此教師必須在引導學生先學前說明所講課文的目標,為學生的先行學習指明方向,不能讓學生的思想朝錯誤的方向發展。
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在我國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這說明小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還是基本認可的,希望這種小學語文的教學模式可以真正幫助到語文課堂教學,推動小學語文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悅.小學語文“先學后教”模式的應用探討[J].教師,2015(08).
[2]孫國楠.“先學后教”——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學子(理論版),2015(01).
[3]木敏.巧用“先學后教”打造“高效課堂”[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