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第二醫院
李 谷 張冬森 楊建玲 溫學理 梁會杰 黃 鶯(唐山 063000)
?
中醫綜合療法治療馬尾神經損傷致尿潴留的臨床療效研究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醫院
李谷張冬森楊建玲溫學理梁會杰黃鶯(唐山 063000)
提要目的:分析比較中醫綜合治療和護理與單純西醫治療和傳統護理馬尾神經損傷致尿潴留的療效。方法:對治療組患者采用電針刺激加自擬中藥組方的中醫綜合治療方法,輔以中醫特色護理,對對照組患者行傳統西醫治療和護理,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結果:中醫綜合療法治療和護理馬尾神經損傷致尿潴留患者效果明顯優于單純西醫治療和護理。中醫綜合治療后患者總有效率為87.78%,顯著高于單純西醫組(67.78%),殘余尿量、最大排尿率等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結論:中醫綜合治療和護理馬尾神經損傷致尿潴留療效優于單純西醫治療和護理,療效確切、顯著。
關鍵詞中醫中藥;針刺;電針;推拿;按摩;癃閉;尿潴留;馬尾神經損傷;綜合治療;護理
馬尾神經損傷是由多種原因所致的腰椎管狹窄壓迫神經所致,以鞍區感覺障礙、括約肌功能障礙及性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尿潴留是馬尾神經損傷后的常見并發癥之一。經研究,馬尾神經損傷后最佳再生時間為3周至6個月,若神經損傷嚴重或病程超過6個月,則會由于神經細胞活性降低而導致預后不佳,更易發生尿潴留等并發癥。目前臨床上治療馬尾神經損傷所致的尿潴留,主要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導尿、神經阻滯或外科手段治療,但對恢復膀胱功能的作用不明顯。因此,西醫主要采用留置導尿及膀胱造瘺等方式治療,但這些方式雖對癥治療,卻只能緩解癥狀,且易造成尿路感染、腎盂積水或腎功能損害,副作用同樣明顯。采取導尿等方式治療,還需要經常更換導尿管并進行長期的術后護理,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嚴重影響。有研究表明,留置導尿管極易造成尿路感染,長期留置感染率幾乎為100%。相比于西醫的對癥治療和傳統護理,中醫以其特有的優勢,在辨證施治的理論指導下,采用針灸療法,并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輔以中藥治療,從而達到恢復膀胱功能,刺激自助排尿的效果。經研究證明,針灸聯合中藥治療馬尾神經損傷所致尿潴留具有良好的效果。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病例均來源于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間我院收治的馬尾神經損傷致尿潴留患者,共180例,將其按照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90例和治療組90例。對照組男56例,女34例;年齡30~68歲,平均年齡(45.34±7.25)歲;病程3~13周,平均病程(7.17±2.22)周;神經損傷原因中,外力所致25例,腰椎間盤突出所致33例,手術所致12例,其他原因所致20例。治療組男48例,女42例;年齡28~65歲,平均年齡(46.29±7.49)歲;病程4~13周,平均病程(6.86±1.99)周;神經損傷原因中,外力所致21例,腰椎間盤突出所致28例,手術所致19例,其他原因所致22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致病原因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⑴中醫診斷標準:采取《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癃閉”的診斷標準。①有尿意且反復排尿,但小便不暢或閉塞不出;②小腹有膨滿感,脹痛感;③排尿困難,但無尿道澀痛;④超聲檢查膀胱殘留尿液。⑵西醫診斷標準:采取人民衛生出版社《外科學》(第7版)中有關“馬尾神經損傷尿潴留”的診斷標準。
1.3納入標準⑴符合馬尾神經損傷所致尿潴留診斷標準者;⑵病程在3周至3個月內者;⑶患者意識清醒,經詳細告知研究內容后同意配合治療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⑷治療后隨訪1年者。
1.4排除標準⑴非馬尾神經損傷所致尿潴留者;⑵合并有嚴重臟器功能障礙者;⑶器質性尿路梗阻、泌尿系統腫瘤或尿路結石者;⑷嚴重認知功能障礙、意識不清者;⑸患者以其他原因不能接受針灸或中藥治療者;⑹不配合治療或治療后失訪者。
2治療方案
2.1對照組行傳統西醫治療和護理。⑴常規無菌留置導尿,間歇開放,若出現感染對癥用藥治療;⑵藥物治療:尿道外括約肌注射肉毒素A(BTX-A),松弛尿道外括約肌以減少出口阻力,促進排尿;口服氨基甲酰甲基膽堿50 mg,每日4次,或于排尿前30 min皮下注射5~10 mg,以加強膀胱收縮,促進排尿。⑶電刺激治療:刺激盆腔組織器官或支配其的神經中樞,影響神經通路的活動,改變膀胱尿道的功能狀態,主要有:經尿道膀胱內電刺激、逼尿肌直接電刺激、骶神經電刺激和脛后神經電刺激等;⑷手術治療:主要有膀胱尿道的結構性手術和神經性手術兩種,如尿道壓力過高則采取外括約肌切開術等結構性手術。
2.2治療組患者采取針灸刺激穴位方式,輔以中藥對癥治療,并行中醫特色護理。
2.2.1針灸:(1)取穴,根據專家經驗及相關文獻,取次髎、中髎穴、關元穴、會陽穴。⑵操作:排空膀胱后進行針刺,患者側臥位。針刺穴位消毒,選取4寸毫針斜刺入骶后孔刺次髎、中髎穴,3寸毫針直刺入關元、會陽穴,針刺得氣后配合連續波點刺激,選用KWD-808電針治療儀,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宜。留針30 min,每周5次,連續治療,兩周為1療程。
2.2.2中藥治療:輔以自擬方劑治療,組方:黃芪25 g,川芎10 g,熟地黃、三七、枸杞子各10 g,杜仲5 g。水煎服,每日1劑,治療過程中隨癥加減。
2.2.3護理:結合患者病情,在中醫辨證理論指導下,以推拿按摩等技術護理,輔以情志護理、心理護理,促進患者疾病康復。
2.3觀察指標對比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整體療效、殘余尿量、最大尿流量、排尿困難程度和治療滿意度,評價電針輔以中藥治療馬尾神經損傷致尿潴留的療效。

3療效觀察
3.1療效評價標準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評價標準,采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治愈:小便通暢,癥狀及體征消失;好轉:癥狀及體征有所緩解;未愈:癥狀及體征無變化。
3.2兩組患者療效比較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7.78%,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67.78%,其中治療組治愈人數明顯高于對照組人數,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n=90,例(%)]

組別治愈好轉未愈總有效率對照組21(23.33)40(44.45)29(32.22)61(67.78)治療組42(46.67)37(41.11)11(12.22)79(87.78)
3.3 殘余尿量比較 通過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殘余尿量,評價治療是否有效。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在治療后殘余尿量均有明顯減少,說明無論西醫療法和中醫療法,對治療尿潴留均有效果。治療組治療后患者殘余尿量和尿量減少差值與對照組相比較差異均具有顯著性(P<0.05),說明中醫綜合治療尿潴留效果優于對照組。詳見表2。


組別治療前治療后差值對照組259.66±18.72149.47±21.47* 110.19±30.75 治療組257.97±17.2279.43±12.43*△178.54±19.44△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3.4最大尿流率比較如表3所示,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最大尿流率均有所增加,治療組增加量為(12.19±3.93)mL/s,明顯高于對照組(7.35±2.78)mL/s,兩組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組別治療前治療后差值對照組3.52±1.1810.88±2.47* 7.35±2.78 治療組3.34±1.3215.54±3.73*△12.19±3.93△
注:與治療前比較,* 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3.5排尿困難程度比較請兩組患者自評治療前后排尿困難程度。設定0分為無困難,100分為極度困難,患者在此區間內選擇可以形容自己狀態的分數。從表4可以看出,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前排尿困難程度均較高,治療后均有所下降。治療組患者排尿困難程度降至中度(50分)以下,降幅達到(43.82±6.10)分,明顯高于對照組(26.51±9.02)分,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3.6癥狀改善程度比較改善程度評價指標參考相關文獻確定:⑴顯著改善:經過治療患者殘余尿量減少超過80%;⑵中度改善:經過治療患者殘余尿量減少40%~79%;⑶輕度改善:經過治療患者殘余尿量減少10%~39%;⑷無改善:經過治療患者殘余尿量減少低于10%。 根據評價標準,治療組患者癥狀中度以上改善者明顯多于對照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見表5。


組別治療前治療后差值對照組85.37±5.8058.86±7.58* 26.51±9.02 治療組85.44±5.9141.62±2.97*△43.82±6.10△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5 兩組患者癥狀改善程度比較 例(%)
4討論
經過對比治療組和對照組各項指標,可以發現,中醫電針配合中藥綜合治療和護理馬尾神經損傷所致尿潴留效果優于傳統西醫治療和護理。
4.1電針配合中藥治療有助于尿潴留患者癥狀改善治療組患者經過電針治療和對癥中藥治療后,有效率為87.78%,癥狀改善率為91.1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有效率(67.78%)和癥狀改善率(76.67%)。通過電針刺激穴位,促進神經細胞活性恢復,同時輔以中藥促進肌體改善,有效地改善了尿潴留患者的肌體狀況,促進了患者的恢復。
4.2電針配合中藥治療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殘余尿量,增加最大排尿率,降低排尿困難治療組患者經過治療,殘余尿量明顯低于對照組,最大排尿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自評排尿困難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中醫綜合治療不同于西醫單純排尿治療,在用中藥調理患者肌體狀況、改善患者排尿機能的同時,以電針刺激患者患區穴位,從根源治療尿潴留,恢復患者神經活性,因此與單純西醫相比具有更好的療效。
4.3中醫特色護理有效促進患者恢復相比于西醫傳統護理,中醫特色護理在運用按摩推拿等手法的同時,更增加了對患者的情志護理,從身體和心理兩方面護理患者,促使患者因尿潴留導致的緊張情緒得到緩解,更加樂觀地面對治療,從而加快了患者的康復過程。
5總結
馬尾神經屬于周圍神經,其受損后常伴有鞍區感覺功能障礙、括約肌功能障礙及性功能障礙,尿潴留是其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由馬尾神經受損所致的尿潴留黃金恢復期為3周~6個月,超過則神經細胞活性降低,患者預后較差。西醫通過導尿、藥物或手術治療尿潴留,雖可解決癥狀,但副作用同樣明顯。
中醫學認為尿潴留屬于“癃閉”范疇,《本草綱目》中關于此病的記載:“心虛則少氣遺尿;肝實則癃閉,虛則遺尿;脬遺熱于膀胱則遺尿;膀胱不約則遺;不藏則水泉不禁;脬損則小便滴瀝不禁。”中醫認為,治療癃閉應根據“腑以通為用”的原則,著眼于通,根據不同證候選擇不同治療方法。治療宜清濕熱,散瘀結,利氣機而通水道,虛證治療宜補脾腎,助氣化而通小便。
本研究將中醫綜合治療與西醫傳統治療相對比,采用電針治療輔以中藥自擬組方的治療方略,在促進患者排尿的基礎上,通過穴位刺激患者神經活性,促進患者癥狀改善。同時本療法可控性強,副作用低或無副作用,有效地緩解了尿潴留給患者帶來的痛苦。
參考文獻
[1]龔娟娟.齊刺電針配合局部取穴治療脊髓損傷尿儲留的臨床療效觀察[D].哈爾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2.4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8
[3]李文華.針灸治療脊髓損傷后尿潴留32例療效觀察[J].Chinese Journal of the Practical Chinese with Modern Medicine,2008,3(21):220
[4]周科華.電針治療馬尾神經損傷尿儲留的臨床療效觀察[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10.18
(2015-11-24收稿)
中圖分類號:R256.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5615(2016)02-0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