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晉紅
(太原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2)
?
城市道路設計的現狀及技術要點研究
趙晉紅
(太原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2)
摘要:根據城市道路設計的特殊性,分析了目前城市道路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從平面、橫斷面、縱斷面、路面結構等方面,闡述了城市道路設計的技術要點,以充分發揮道路在城市中的作用。
關鍵詞:城市道路,道路設計,路面結構
城市道路建設在城市生活當中至關重要,和人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都能夠產生直接性聯系。在傳統的城市道路設計和建設中,保證出行的通暢性和安全性是其主要目標。但是,在社會經濟和文化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城市化發展水平明顯上升,對于城市道路設計的要求也隨之提升。當前,我國城市道路設計要求不僅發揮其基本的交通運輸等功能,還需兼具美觀和快速等優勢。
城市道路主要指的是能夠負責城市交通的一些重要設施,是行人和車輛來往專門使用區域。城市道路能夠疏通至城市內的不同地區,便于城市內居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除此之外,城市內外道路實現相互連通,進而承擔重要的對外交流職責。城市道路設計可能涉及到的專業較多,例如道路測量以及道路交通設施設計等,且各個設計專業既互相銜接又相互獨立。不同專業信息在統一化的協調引導下,最后能夠完成城市道路設計的整個過程,并在施工完成之后投入正常使用,發揮重要作用并產生一定經濟價值。
城市道路設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是復雜性,鑒于城市內道路的設計工作需要涉及不同的專業知識,其中各個專業既相通又互相獨立,引導道路設計工作,其復雜性顯而易見。其次是系統性,城市道路設計工作的前期和后期部分明顯體現其系統性的特點。在前期,工作人員在從規劃直到完成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階段內,需要實現業主、規劃等相關部門的共同參加,實現對所研究項目可行性的討論和研究。在后期,工作人員在從設計招標直到竣工和驗收的階段內,需要實現業主、規劃等部門的共同參加。
另外,城市道路設計需要符合一定的基本要求,涉及到用地、空間以及路權分配等方面。從路權分配上,城市道路設計人員應綜合考量公共交通和行人、自行車等不同交通方式,并以道路等級和服務對象等優先權不同為基礎,實現路權資源的合理分配,不同城市中道路等級主要的路權分配情況如圖1所示。

圖1 不同城市的道路等級路權分配
2.1缺乏合理性
據長期調查和實踐發展,當前國內很多城市道路在設計過程中,出現道路路網規劃缺乏合理性狀況。很多設計人員僅關注道路建設完成之后的寬度,忽視不同等級道路特點,導致其在后期使用過程中出現一系列問題。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設計人員認為道路工程屬于形象工程,在設計過程中完全忽略其現實性和可行性。盡管行人和機動、非機動車都能夠各行其道,基本保證交通通行的安全性,但明顯忽略貫通性支路建設,其中干路和立交建設過于集中,支路未有效形成網絡化規模。
2.2出現雷同
我國很多城市在道路設計過程中出現如出一轍的現象,相互抄襲,導致道路設計形式不夠新穎,缺乏創造性,不利于城市文化和經濟發展建設。除此之外,很多城市道路不能在諸多建筑群體當中突出其特有的層次感,且缺乏足夠的多樣化使用功能,并不能與其周邊的建筑物相互協調發展。
2.3忽視歷史文化傳統
當前,很多國內城市在道路設計的時候過于重視行人出行便利以及經濟效益等問題,忽視城市內歷史文化傳統特點,導致其道路設計結果與當地特有的文化和民族特點相分離,缺乏統一性。因此,我國城市道路設計目前存在著較為明顯的不協調性,不能充分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歷史特點,無法體現當地發展特色,在美感上無法達到理想效果。
根據以上對城市道路設計現狀的論述,以下為筆者對城市道路設計有關技術要點的簡要分析。
3.1平面設計
城市道路中平面指的是道路的邊線以及中心線等直接垂直投影在地面上,其中道路平面的主要組成部分為曲線、緩和曲線和直線等,能夠有效體現道路映射在地面上的外在形狀。平面設計在整個城市道路設計質量的提升上能夠發揮重要作用,需要引起重視。因此,筆者認為首先應在道路平面設計的過程中充分了解道路規劃以及建設在平面線性設計當中的實際要求和標準,且嚴格遵守其規范。另外,在保證城市道路平面設計與有關要求相符的基礎上,還應充分結合當前城市化的發展進程和居民的實際需求。
因此,在城市道路平面設計中,其線性設計需要和周邊環境等實現互相協調和適應,并在高填方路段范圍內進行直線或者緩彎線性等設計,有效保證其安全性,避免過于復雜化。城市內道路的平面設計應該和橫斷面、縱斷面的設計相互配合,實現綜合性分析,且在設計的過程中盡量先使用大半徑曲線,起到緩和作用,實現線形中不同部分的協調發展。
3.2橫斷面設計
城市道路的橫斷面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屬于道路中路權分配的重要空間性體現,其與道路等級以及其需要體現的相關功能有著密切聯系。因此,城市道路設計中橫斷面布置是其中一項重要技術要點,影響道路整體質量。例如,太原市的城市道路主要劃分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等不同等級,其根據相關文件要求的設計順序,實現道路等級和有關功能現實的有效結合,并推出有效的橫斷面設計計劃。對于高密度的開發區域,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結合步行、自行車交通以及公共交通等,有效保證行人以及自行車等的正常通行。除此之外,相關文件對于城市中特殊道路(如單向交通、潮汐交通等)交通的橫截面布置進行詳細規范,主要目的是為促進城市道路設計的完善化發展和體現城市道路功能,方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促進城市化建設。
3.3縱斷面設計
城市道路的縱斷面設計能夠有效表現道路沿線部分的起伏變化情況,因而在城市道路設計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縱斷面部分,工作人員應該按照道路規劃以及使用要求等方面內容,在前期進行仔細勘探和調查,并且對道路的性質和等級進行確定,詳細了解沿線的地形以及周邊建筑地塊,接著結合當地實際水文地質情況,完成縱斷面的設計,最后全面提升城市道路設計的科學性。
城市道路中縱斷面設計需要關注以下幾個設計原則:
第一,縱坡部分的設計應具備平順性,從而保證其在建設完工之后通車的安全性,并符合縱坡相關的要求;
第二,充分結合當地水文地質條件,假如現場出現地下水水位較高等不利現象,需在設計過程中適當提升路基的高度,以免在后期使用的過程中產生路面積水問題;
第三,設計人員應長遠考慮,不應局限于眼前利益,并著眼城市整體規劃,為未來城市道路的發展奠定基礎。
3.4路面結構設計
在路面設計中應對道路等級、交通情況以及水文地質條件等綜合考慮,既要考慮土基情況采取適當措施,達到路面整體強度的要求,還要把土基與路面各結構層相關聯的整體,充分發揮結構層的作用,合理選擇各結構層的材料類型,正確計算各結構層厚度,使所設計的路面結構具有足夠的強度與穩定性,并經濟合理。
針對道路的功能定位,對路面設計采用性能較好的路面材料,如SBS改性路面具有較好的高溫穩定性、優良的抗滑性能、較高的構造深度,能有效地降低行車噪聲,避免雨天行車產生的水霧。
道路行車道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以雙圓均布垂直和水平荷載作用下的三層彈性體系理論為基礎,采用路表容許回彈彎沉、容許彎拉應力及容許剪應力三項設計指標,并結合工程規劃和當地習慣作法確定。
城市道路的構成相對較為復雜,并且功能十分多樣,在等級和類型等等方面都存在著不同類型和特點。因此,城市道路的設計工作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及時應對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突發問題,發揮城市道路應有的作用。筆者先闡述城市道路設計相關概念和特點,接著分析城市道路設計的現狀及技術要點,論述不同設計點的主要設計原則,為促進城市經濟發展提供一定幫助。
參考文獻:
[1]孫美美.城市道路設計的現狀及技術要點[J].工業設計,2015(8):152-154.
[2]焦華麗,趙黎明.關于城市道路設計思路與技術要點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5(10):25-27.
[3]榮斌.城市道路設計思路與技術要點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1):142-143.
[4]宗苗.淺談山地城市道路設計的技術要點[J].科技信息,2013(2):395.
[5]殷國琴,楊建美.公路改建城市道路設計與施工技術要點[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3):175.
[6]武鵬志,馬淑勛.城市道路設計思路與技術要點[J].科技與企業,2014(12):203.
On urban road design and technical points
Zhao Jinhong
(Taiyu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Taiyuan 030002,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pecialty of urban road design,the paper analyzes some problems in the urban road design,and illustrates its technical points from the plane,cross section,longitudinal section,and roadbed structure,so as to play the role of the roads in cities.
Key words:urban road,road design,roadbed structure
中圖分類號:U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6825(2016)09-0143-02
收稿日期:2016-01-19
作者簡介:趙晉紅(1982-),女,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