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巍巍++唐瀟霖
網生綜藝正處在第一個發展的十年,就產業規模和經驗積累來看,仍落后于電視綜藝。但在資本的助力下,從去年開始,網生綜藝呈現爆發式增長,正運行在高速發展的軌跡上。
2016年,優酷土豆在網生綜藝的布局可謂亮眼,“排播表”上包括《火星情報局》《喜劇者聯盟》《國民美少女》《暴走法條君》《美女與極客》等十余檔多元化自制節目。同時,為提升網生綜藝品質,優酷土豆聯手國內7大綜藝節目制作團隊,針對互聯網用戶需求共同研發新節目。
優酷土豆BG聯席總裁楊偉東認為,網生綜藝首先不是一個節目概念,而是一個生態概念;其次,網生綜藝未來的呈現方式可能不是“季播式”,而是“矩陣式”;第三,節目背后的收視人群越精準,產業機會就越大。
對于節目如何進一步滿足用戶需求,優酷土豆娛樂節目中心總經理宋秉華認為,“用戶對于內容的消費會越來越細分,作為平臺方需要針對人群及他們的消費習慣做產品細分。”
對于合作,楊偉東表示,“我們有一個原則,合作希望對方贏。綜藝節目在視頻網站一定要玩出‘生態感。與此同時,優酷土豆的要求是,制作團隊做他們在電視領域擅長的節目類型和內容。”
除外部引進合作伙伴外,優酷土豆內部制作團隊包括娛樂節目中心、研發節目中心、文化節目中心、合作節目中心和許順東團隊。談及內外合作過程中的分工問題,宋秉華表示,“雙方在節目制作過程中會融合為一個項目組,發揮各自所長。”
在優酷土豆看來,專業化、差異化、生態化,并與平臺定位高度貼合,將成為網生綜藝2.0時代的顯著標志。
《火星情報局》:大數據引領 去導演化
節目未上線招商已破億元。自4月8日上線截至記者發稿,網絡總流量接近3億次——這是汪涵首次“觸網”的綜藝節目《火星情報局》交出的成績單。
該節目由優酷與銀河酷娛聯合出品,銀河酷娛承制,汪涵任“火星情報局局長”兼節目聯合制片人。作為一檔瞄準網絡原住民90后的節目,《火星情報局》將“歐洲元老院”的議事形式搬進演播室,對大數據下的精華話題進行探討、審議,并派遣由明星藝人擔任的“火星特工”對有價值的話題進行趣味驗證。
相較初期的野蠻生長,進入2016年后,純網綜藝在品質及品牌影響力方面均有較大提升。這一改變除得益于資本與人才的大量涌入,“網感”即互聯網思維、用戶思維也成為網綜取得跨越性進展的關鍵因素。
用戶思維首先體現在合作層面。“選定汪涵,正是基于平臺自身的大數據分析,我們發現優酷土豆的用戶非常喜歡汪涵主持的綜藝風格。”楊偉東表示,建立合作后,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節目想要表達的東西能否和用戶產生共鳴, “首先我們將節目定位在對年輕網友群體喜好的探索上,其次我們希望用顛覆性的玩法及創新性的互動,充分調動互聯網基因來開辟網生自制綜藝的新疆土。”
據介紹,《火星情報局》觀眾群屬性和優酷用戶較為吻合:年齡集中在19至35歲,主要分布在一線城市及東部沿海地區、發達省份,月收入2000-8000元之間,大學本科學歷占比40%,研究生及高專生各占9%。
如何顛覆、創新?《火星情報局》是銀河酷娛CEO李煒跳出湖南廣電后自主創業的第一個項目,他針對節目進行了大量市場調研和用戶分析,“做網絡節目和傳統節目有很大區別,受眾不同,觀看方式也不同。為此,我們提出一個口號,用反傳統的方式做互聯網綜藝,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去導演化,希望把觀眾思維轉變為用戶思維,導演思維變為互聯網思維。在《火星情報局》策劃階段,我們建立了上萬人的種子用戶群,節目話題全部來源于種子用戶群直接反應,只有得到大部分用戶認可的話題才會被采用,這個創作過程和傳統電視有很大區別。”
他舉例,“二月正值春節,‘紅包得分8.5,排名第二的是‘初戀。于是這兩個話題便出現在首期節目中。”
此外,作為汪涵首檔網生綜藝節目,他在與網友互動方面并未表現出水土不服,相反還網感十足。如他會在節目中提到“如果你同意我的觀點,用彈幕方式打11111”等。
純網綜藝初期,同質化現象嚴重,各視頻平臺并未形成差異化競爭格局。進入2016年后,制作公司與平臺之間將建立起更為緊密的聯系,兩者將深度捆綁產生聯動效應。
新工種護航《喜劇者聯盟》
5月15日,優酷攜手樂動互娛共同打造的《喜劇者聯盟》在優酷上線。該節目由曾成功打造喜劇綜藝《歡樂喜劇人》的核心團隊操刀,是岳云鵬、宋小寶、郭麒麟等國內一線喜劇明星的網生綜藝首秀。
眾所周知,喜劇是較難操作的類型。“如何讓在電視上受歡迎的喜劇表達方式同樣受到網民歡迎,是我們首要解決的問題。”宋秉華表示,“為了讓內容更符合網民喜好,我們專門成立了監制團隊。”
相比電視的單向輸出,網友在觀看網絡內容時可隨時替換,這就需要團隊既要有內容生產經驗,還要有網絡運營經驗。“監制在網生綜藝中是全新工種,這一崗位需要懂制作、運營、推廣,需要有若干成功項目的經驗積累。此外,監制還需要擁有高情商,可以將內容制作團隊與網絡運行團隊無縫鏈接在一起。”
在電視臺,節目錄制好片子上交后,制作團隊基本就算完成任務。但對網生綜藝來說,節目上線時工作僅完成一半,線上線下互動、后續話題發酵、推廣,以及針對網絡反饋進行節目調整等,都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從節目策劃到錄制再到調整,監制將全程參與,并在整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宋秉華介紹。
“3月,《喜劇者聯盟》團隊花費幾百萬元制作完成第一期,但我們認為它沒有達到要求,因此被全部砍掉。從策劃到節目上線歷時8個多月,對我們而言,只要未達到預期就要回爐重做,包括剪輯也是高標準嚴要求,有些段落剪起來下手非常狠。”優酷土豆監制人劉棟表示。
《喜劇者聯盟》在繼承搞笑基因的同時,內容緊貼網絡熱點,較為全面地覆蓋了90后網民生活。值得一提的是,節目以抽屜式喜劇架構為板塊,將90后的“不開心”分門別類,用腦洞大開的喜劇方式逐個擊破,力求消滅當代年輕人的負能量。
節目設置上,《喜劇者聯盟》共分六大板塊,岳云鵬、郭麒麟領銜“岳云鵬友圈”板塊,在說相聲之余帶來更新鮮刺激的表演;宋小寶則擔綱靈魂調酒師演繹與十二星座美女的故事。除此之外,潘斌龍、崔志佳、張子棟、劉曉曄、白鴿、劉亮、葉逢春、馬朋、閻鶴祥等也都在各自板塊發揮搞笑技能為網友帶來原創喜劇。
“對網生綜藝來說,《喜劇者聯盟》是將小品或相聲以小段形式集合展現出來的綜藝秀。”《喜劇者聯盟》導演阿蘇坦言,這一形態能否取得成功,還要經受網友考驗。
“網生綜藝的優勢不是‘尺度,而是尊重每一個人真實的感受,這是它與傳統電視綜藝最根本的區別。”宋秉華表示,“《喜劇者聯盟》將與《火星情報局》等節目組成自制綜藝矩陣,助力優酷打造最強喜劇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