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瀟霖
自去年10月原優酷土豆副總裁李黎加盟樂視網后,樂視開始在網絡自制綜藝領域發力。在網絡綜藝領域浸潤多年的李黎,曾經推出過《侶行》《曉說》等開創性網綜,被業界稱為“互聯網自制女王”。對于網絡綜藝未來發展,她認為并非大投入、大產出的大型綜藝會占據主流,反而是真正受互聯網歡迎的內容才會出“爆品”。“網絡自制綜藝已經在尋求新出路,主要的兩大趨勢是垂直行業細分和視頻直播。只有這兩個方向,才能真正體現網絡的互動特征。”
據悉,樂視推出的《你看起來很好吃》第二季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此前還會推出一檔新節目《你看起來好美》(暫定),跟美妝相關。“未來視頻內容將滲透進人們的生活,它更多是針對某一用戶群體的高黏性節目,如教人做飯、化妝、音樂、動漫講解……視頻作為內容頭部拉動的載體,通過微信、自媒體、微博等形成話題發酵,通過商城、購物等環節打通全產業鏈運作。”李黎表示。
對于網絡綜藝的網感,她認為互聯網最大特征就是用戶參與度,“互聯網用戶習慣了評論、吐槽;即使不發表言論,也會在心里形成想法,這和人們看電視的語境是完全不同的。”李黎有一個習慣,她做的節目會看每一條用戶留言,看得多了,自然知道用戶在想什么。
《你看起來很好吃》與三檔衍生節目
《你看起來很好吃》第一季是一檔具備很強網絡氣質的綜藝節目。節目中小到一條金魚的擬人化代入,再到各種字幕的花式吐槽、黑暗料理的意外走紅,以及吃貨力測試流行等,都體現了互聯網“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基因。節目第二季,將繼續在“劇情化、明星+素人、IP全產業鏈”幾方面深入推進。
“互聯網時代,若想抓住年輕的主流觀眾,必須創作帶有網絡基因的節目滿足觀眾需求,所以節目姿態最重要。”李黎表示。《你看起來很好吃》是以平等視角做節目;同時節目的“碎片化能力”很強,除了45分鐘主體節目之外,產生的衍生碎片視頻多達上百條,多角度槽點頻出,迎合了年輕主流觀眾的收視習慣,因為他們已經養成了從電視、PC、手機、PAD等多屏、多場景下觀看的模式。
節目組在每集播出后,都有專人研究網友反饋,從微博到彈幕的網友聲音,以及后臺細化到每分鐘的數據分析等,不斷提升內容。第一季中,針對網友反饋的意見交流會,就召開了幾十場。
圍繞《你看起來很好吃》目前有三檔衍生節目。包括六位帥廚之一的“黑暗料理”小魚在花椒直播平臺推出的西餐節目《拼命小魚》。《有顏有料》則是一部做飯“說明書”,可以讓用戶做出《你看起來很好吃》中素人廚師給明星所做的同款菜肴。還有一檔《好吃的秘密》,用觀眾視角看拍攝現場發生的事情,雖然內容很短但是流量很好。這種圍繞一檔主要節目做多種衍生節目和碎片化視頻的做法,越來越成為網絡綜藝重要的傳播方式。
樂視手機定制綜藝《顏值大戰》
原創自制節目《顏值大戰》是樂視的一檔以顏值為標準、自拍為展現形式的純網綜藝。其以自拍的游戲設置,反映 “長得好不如拍得好”。
總制片人郝舫介紹,《顏值大戰》是為樂視手機量身打造的“定制綜藝”。由此可見,樂視已經開始嘗試用內容為硬件和產品服務,這也符合樂視一貫強調的生態做法。
節目創意來源于生活中的熱點現象。“我發現身邊很多朋友熱衷于在微博、微信等媒介上玩自拍并曬圖,樂此不疲。我設想如果有一個平臺可以讓用戶玩起來,通過曬照片、比顏值,參與節目還能獲得獎品,甚至一不小心走紅,那么用戶參與的積極性肯定很高。” 郝舫說。
《顏值大戰》最大特點就是節目沒有時間、空間邏輯,想怎么剪就怎么剪,這可以算作是網絡綜藝的一種獨特美學風格。郝舫認為,目前的網絡綜藝與傳統綜藝相比,在獨特美學上、產品植入方式上,大多沒有特別突破。“而我們這檔節目的研發思路,從一開始就是朝著這個方向前進的。這些在傳統綜藝看來非常跳脫、意外的事情,于網絡綜藝來看,卻沒人會感覺到奇怪。‘任何一個意外都不是意外,90后、00后人群,非常適應這種玩法。”
郝舫說:“做一檔網絡綜藝節目,如果看起來跟電視節目長相一樣,我是堅決不允許的。所以《顏值大戰》從最初選題、嘉賓選擇上,都符合網絡受眾口味。說實話,如果我不是在這個行業里,以我的年紀肯定看不下去,但年輕受眾就會覺得很好玩。這或許就是網絡綜藝的網感。”
《顏值大戰》在節目畫風設計、節奏感走向、審美風格上,帶有明顯的網絡綜藝“氣質”。郝舫認為,這種綜藝制作方式,將會是網絡綜藝的一個發展方向。“表面看起來網絡綜藝與傳統綜藝,可能是節目策劃、嘉賓選擇、話題設計、風格包裝、彈幕表現等方面不同,但歸根結底其實就是互聯網美學已經確立。”他認為網絡綜藝的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提升互聯網內容制作的工業標準,使網絡綜藝基本達到了電視節目的播出水準;第二階段則要提升整個互聯網自制內容的美學標準。“原先人們對網絡綜藝的要求,停留在節目像不像一檔好綜藝,達沒達到傳統工業制作標準上。如今則體現在,面對新一代用戶群體,當他們已經成為互聯網主流用戶群時,制作人該如何創意,讓他們接受一種新的互聯網綜藝美學風格。如果不能形成這種風格,就會很快被市場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