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瀟霖
5月初,視頻平臺相繼公布一系列自制網綜名單。與此同時,大量傳統電視制作人“觸網”,紛紛涉足網絡綜藝制作。對于傳統制作人來說,如何把脈網絡綜藝“網感”、如何制作出受歡迎的網絡綜藝是需要探索的命題。
對于傳統電視制作人來說,我們需要學習、培養網感。網絡綜藝與其說是換個平臺做節目,不如說是在體驗一種全新的做節目思維,就是對觀眾和受眾的心理研究。我一直不贊同把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分為兩種不同的節目形態,節目內容永遠是第一位的,也是做節目的核心,即在一個時代背景下,我們如何做才能更符合受眾需要,這是制作人首要考慮的問題。我和國外友人聊天時,他們認為無論美國還是日韓,對于網絡的運用遠遠沒有達到中國的熱度。網絡綜藝給制作人提供了嘗試的條件和平臺,這是我愿意嘗試這一領域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認為行業過于放大了網絡和電視觀眾的不同,不同時期的年輕人的基本調性沒有變化。網絡綜藝服務的用戶對象:70%為30歲以下人群,58%為女性,網絡綜藝需要做這些人喜歡的內容。如何做?首先制作團隊要年輕化;其次節目是否好玩,但比這個更重要的是價值觀,它不分內容形態也不分服務對象。只有具備內在價值觀的產品才能觸動用戶。因此,別太看重網絡觀眾和電視觀眾的區別,我認為兩者只是話術不同。只要制作團隊足夠年輕、足夠尊重他們的創造力,就會得到網感。
此外,衡量網絡綜藝需要更多行業標準,而不是唯流量論。《奇葩說》在愛奇藝平臺播放時,銷售人員會給我們任務壓力,第一季需要做到多少流量,第二季希望流量增加甚至翻倍。流量在最終轉化為貨幣環節時,成功轉化率到底有多少存在巨大疑問。流量只是中間環節,最終目的還是節目實現了多少利潤,那么流量這個中間環節是否可以稍微往旁邊放一放?!镀孑庹f》第一季有7個贊助商,第二季我們主動減少到5個,我認為節目只能服務好5個客戶。為提升廣告效果,我們在廣告場景化方面下了狠工夫。
我常感慨一點,現在的電視綜藝,尤其是周末檔綜藝,項目越做越大,動輒一兩億元。但我認為綜藝類型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它可以是來源于生活的小而美的創意,也可以是來自觀眾的原創、自發的好想法。這些創意、想法很難轉化成一檔大型電視節目,網絡綜藝則為其提供了土壤。網絡綜藝應該像一個百草園,每一種花草都可以找到自己生長的地方,自然恣意地開放。
我在電視行業工作十幾年,但在網綜領域還是一名小學生,《放開我北鼻》是我們團隊首次“觸網”制作的節目。近幾年,我們一直在研究年輕群體認可、喜歡的內容,希望能夠生產制作出一檔在年輕群體中產生影響力的節目。為此,我們首先需要知道年輕人喜歡什么,查看網絡排行榜,話題熱度最高的還是“小鮮肉”。萌娃則是吸引年輕女性用戶的重要看點,我們旨在重新定義互聯網親子節目。
互聯網節目如何吸引受眾?《放開我北鼻》給用戶展現了一種全新關系的相處方式,力求打造真人養成類RPG(角色扮演)游戲。節目形式上,采用二次元視覺和節奏來打造地球的生活和情感。此外,我們會通過直播、開辟實時互動專區等方式,讓網友參與到孩子的養育過程中。
商業化腳步往往慢于用戶消費。2012-2013年,我們做《暴走大事件》《腦殘師兄》等網絡綜藝時還沒有商業模型。2015-2016年,產業鏈后端力量爆發,贊助商來了、正規軍和專業制作人來了,網綜成為正式命題,被大規模激發。這讓我們有更多動力和能力繼續“玩”下去,對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品類變大、市場規模變大的同時也帶來危機,觀眾口味快速提升,行業發展面臨巨大壓力。但對我們來說,只要抓住用戶喜好,也就是命脈,節目就成了。
《請你跟我這樣ZUO》是一檔表達年輕人語態的網絡綜藝節目,核心定位是處于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間的2.5次元的跨界綜藝。每一集我們會邀請三次元嘉賓感受二次元生活和年輕人的想法。通過節目,我們可以了解二次元世界的語言和文化,例如什么是“6666、9999、恍恍惚惚哈哈”,以及二次元世界里年輕人的自我追求和對生活的態度。我認為,二次元世界里的年輕人正在慢慢成長為社會主力,他們追捧的文化正逐漸成為主流文化,因此我們想搭建一座橋梁,讓節目在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間傳播。
《約吧,大明星》是我創業做的第一檔節目,它是一檔純網戶外真人秀。騰訊視頻數據顯示,他們每年可以從網友身上收獲100億元,這個數字非常可怕。所以我們想做一檔節目,能夠滿足網友各種奇葩要求。對于網絡綜藝,我們仍處于學習和摸索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