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加茲達諾夫與魯迅的文學命運比較

2016-07-20 07:53:22杜榮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16年7期

杜榮

摘 要:加茲達諾夫與魯迅身處不同的文化語境之中,但都受到俄羅斯古典文學傳統的影響。20世紀上半期的時代風云變幻也影響著他們的文學創作,深受戰爭之苦的他們沿著克爾凱郭爾開鑿的精神隧道進行生活和文學之勘探,存在主義是其共同的思想淵源,人道主義是其文學精神和哲學認知的契合點。比較和闡發魯迅與加茲達諾夫的文學命運,可以更好地加深對東西方作家的精神結構及文學實踐的認知研究。

關鍵詞:精神結構 存在哲學 戰爭觀 創作實踐 文學命運

加茲達諾夫(1903—1971)和魯迅(1881—1936)的文學命運深受20世紀上半期的時代風云變幻的影響,他們的文學創作在1926至1936年間有十年的重合期,這一時期這兩位作家的文學創作和文學命運體現出中俄兩國文學的圖景。兩個深受俄羅斯傳統文學影響的作家,其作品都在法國出版并流傳過,對法國的讀者也產生過一定的影響,他們的作品在21世紀仍然對中國讀者有巨大的啟發和影響作用。分析有關魯迅和加茲達諾夫的研究文獻,筆者發現,兩人所受到的相同影響是俄羅斯經典的文學傳統、西方現代哲學和文學實踐中的現代主義流派;令人驚奇的是,不同國家的研究者將兩人與以下這些文學家、哲學家進行了比較,從而形成兩人在世界文學研究中的特殊交匯,例如: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安德列耶夫、卡夫卡、波德萊爾、克爾凱郭爾、尼采、海德格爾、加繆等;并且兩人都受過基督教和佛教的熏陶;《魯迅·自嘲》中的“俯首甘為孺子牛”可以說是魯迅和加茲達諾夫對待飽受苦難的人民大眾的共同態度。在中國關于魯迅研究的資料可謂汗牛充棟,并且由于魯迅在中國文學史上的特殊地位,從而帶動了魯迅與俄蘇作家的比較研究,雖然加茲達諾夫的研究在中國剛剛起步,但這兩位天才作家豐富的思想世界,幾乎使每個讀者都能從中汲取共鳴與啟示。作家的精神結構是一個極其復雜且動態發展的概念,它顯現于人的思想、行為、心理、情感等各個方面,它的形成既與作家個人先天遺傳的因素有關,也與其后天的存在境況密切相關。魯迅和加茲達諾夫都是擁有獨特個性且思想極為復雜的作家,其精神結構深邃而神秘,有時甚至充滿矛盾。本文擬從社會政治環境、作家個人經歷、哲學宗教之淵源和殊途同歸的文學實踐等方面對魯迅和加茲達諾夫的文學命運進行比較研究。

一、社會環境與戰爭對兩位作家存在主義思想的影響

魯迅和加茲達諾夫都生活在新舊政權交替、一切價值都需要重估的巨變時代,“在暴風驟雨的歷史時期,藝術的命運與社會歷史的聯系往往更加深刻,并更加貫徹始終”①。特定的歷史環境造就了這兩位作家的社會政治斗爭行為和文學實踐活動的獨特性。魯迅和加茲達諾夫雖然處在不同的國度,但其個人經歷卻有相似之處,而這種“個體生命的感性經驗,是作家創作個性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作家解釋自身和世界的基礎”②。它直接構成了這兩位注重內心表現的作家的文本內容,同時也成為建構他們的精神結構的一個元素。魯迅和加茲達諾夫都有童年的“創傷性記憶”;在青年時期都有積極、樂觀的浪漫主義思想;都深受戰爭之苦;身處異國時都有屈辱感并憐憫自己的同胞;因社會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另行擇業,等等。

魯迅出生于家道中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在十五歲時喪父,因貧困使其飽受冷臉和世態炎涼,在私塾里讀的也是壓抑兒童天性的封建教育。鴉片戰爭后,中國的知識分子不斷尋求富國強兵、振興中華的有效途徑,積極向西方學習,不斷派送留學生到各國取經。在此社會環境下,1902年想要科學救國的魯迅到日本學海軍,在日軍重要軍事基地仙臺,其氣息濃厚的軍國主義讓弱國子民的他強烈地感受到了民族危機。仙臺這個地方讓魯迅和加茲達諾夫的個人經歷有交集,主要因為當時侵略中國和與俄國作戰的日軍多從該地派遣,日本的軍國主義不僅給中國人民,而且給俄國人民都造成了傷害。魯迅早年接受西方的人道主義思想,立志不殺人,遂棄海軍而學醫。在日本的經歷以及目睹的國內現實讓魯迅深感拯救國民的精神,消除國民的劣根性比單純地治療其身體的疾病更為緊迫,這也是魯迅棄醫從文,產生文學性自覺的重要因素。精神界之勇士魯迅強烈感受到中國數千年的封建統治對人們精神世界的禁錮,發起了激情的反抗絕望的行為,積極主動地投身到社會工作中去,還曾親自組織學生的武裝游行。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和張勛復辟讓魯迅認清,所有這些換湯不換藥的走過場的社會改革、革命等使中國深陷輪回的惡性循環之命運中,這種現實讓魯迅產生強烈的虛無感和絕望感,他開始轉向現實主義,有了懷疑否定的認知態度,以及立人為核心的啟蒙主義思想。魯迅在1909至1918年間的十年沉默期中常常寓居在屋里抄古碑,少問世事,勤于深思,這對其精神結構的建構產生了決定性影響。但他與兄弟的決裂,自己學生的背叛以及論敵們的攻擊,被國民黨公開通緝以及文章屢遭查禁等等,都給魯迅造成了鏤心刻骨的精神創傷和恥辱的生命體驗。1920年代的魯迅在他先覺的改造世界之行動中呈現出歷史的孤獨感和寂寞感,這一“未敢翻身已碰頭”的窘境被形象地體現在他1925年所寫的《雜感》中:“死于敵手的鋒刃,不足悲苦;死于不知何來的暗器,卻是悲苦。但最悲苦的是死于慈母或愛人誤進的毒藥,戰友亂發的流彈,病菌的并無惡意的侵入,不是我自己制定的死刑。”③1925年后,接連發生的“五卅”運動與“三一八”慘案,面對帝國主義與北洋軍閥的兇殘,以及日漸嚴酷的敵我斗爭,讓魯迅深感必須做敢于直面慘淡人生的勇士,直面虛無和絕望才能真正撞破猶如封閉的鐵屋般的黑暗世界,進而創造有意義的存在,遂主張拔刀相向、以血償血,對敵人必須除惡務盡的戰斗原則。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魯迅開始自覺地把精神之悟融入到自我生命的實踐活動之中,重新回歸本我的存在。

加茲達諾夫出生在沙皇統治末期,經歷了蘇維埃政權誕生之時動蕩劇變的歷史交替時代:日俄戰爭的慘敗,1905年的革命,卷入“一戰”,1917年十月社會主義革命,蘇維埃政權的建立,國內戰爭,等等。加茲達諾夫八歲喪父,其美好童年隨之不復存在。家境漸貧的他只能上波爾塔瓦中等武備學校。1919年夏天,未滿十六歲且只為親身體驗戰爭為何物的他參加了白軍,走向了高加索戰場,親眼目睹了戰爭的殘酷和死亡,這使得死亡主題和對存在的哲學思考貫穿在他那具有高度自傳色彩的多部長短篇小說中,并對戰爭對其主人公精神的巨大影響進行了深刻而逼真的描述和闡釋。1920年秋,加茲達諾夫隨著所在部隊撤退到了土耳其,當時的國情迫使這些參加內戰的“被忽視的一代”從祖國撤離,并移民。通常情況下,很多俄羅斯僑民在曠日持久的流亡狀態中的選擇,通常是自殺。加茲達諾夫的命運屬于罕見的例外,他的生命書寫的重大意義在于,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俄羅斯僑民生活的情節模型的所有四個階段:參加戰爭對應著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是獲得流亡中新的生活體驗,在國外的大部分時間處在底層的生活狀態,在物質和精神上受到了雙重磨難。第三階段是再生階段。在1920年代末他作為一個作家首次公開發表作品,開始了他的創作時期。加茲達諾夫從1928年開始開夜間出租車,白天則從事自己喜愛的文學活動。然而,這種生活和創作的復雜性,在他生活的這一時期彼此之間沒有按順序改變,而是被相互疊加,與社會各色人等的接觸豐富了他的創作素材,他將“為靈魂”和“為生存”的情況協調起來,形成一個與命運決斗的經常性狀態。這一切從生活流入文本,形成了他小說的主要情節主題之一。第四個階段是加茲達諾夫自1952年不再開夜出租車,他被邀請到“自由”電臺擔任俄語版主編。這個電臺名字在他的自傳情節中獲得了象征意義。

在加茲達諾夫生命中極為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1932年春他加入了俄羅斯共濟會組織,這使加茲達諾夫發生了猶如托爾斯泰的“阿爾扎馬斯”式的精神巨變。別爾嘉耶夫說:“那些最偉大的俄羅斯天才在自己精神生活和文化創造的峰頂,感到‘高處不勝寒了,承受不了高處的感覺和高山上的精神自由了,他們害怕孤獨,狂奔下去,投到低處人民生活的懷抱,并期望從與這一自發力量的結合中獲得更高的真理。……他們害怕孤獨,害怕被拋棄,害怕寒冷,從而在人民集體的生活中尋找溫暖。”④ 這種巨大的、神秘的人民自發的精神力量同樣吸引著加茲達諾夫,他在《第三種生活》《路燈》和《幸福》中真切地敘述了這種體驗。在“二戰”期間的巴黎淪陷時期,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加茲達諾夫參加了抵抗法西斯運動,還創辦地下報紙《抵抗》,并實施了對很多人的援救工作,他被自己的同時代人稱作英雄。

中國20世紀60年代的政治意識形態將魯迅塑造成一位文化偶像——革命家、思想家、文學家。與此同時,加茲達諾夫在這一時期不僅關注俄羅斯文學家的創作,而且積極關注國家政治體制和民眾的政治生活。

二、兩位作家的哲學和宗教意識之比較

東西方的哲學和宗教對魯迅和加茲達諾夫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并在其精神生活和文學創作獲得自己正面的意義和價值,正如索洛維約夫指出的,“哲學、科學和宗教的綜合為‘完整認識創造了條件和可能,而完整認識和‘有目的的創造構成了‘完整的社會和‘完整的生活”⑤。兩位作家有共同的存在主義思想淵源(加茲達諾夫甚至被稱為“俄羅斯的加繆”),其精神的契合之處體現為對民族文化危機和民眾精神荒原的焦慮、反抗絕望、死亡、自我觀照的途路、荒誕,等等。呈對立性并置的“先覺”和“庸眾”之概念是魯迅早期哲學思想的核心,“這一哲學思想也見于魯迅的小說,是他小說原型形態之一”{6}。魯迅被認為是最堅強有力的勇敢者,又是寂寞的孤立者。當先覺者魯迅置身于普遍麻木的庸眾者之間奮力吶喊時,猶如身處毫無邊際的荒原,這種精神隔絕讓他感受到孤立無援的被逐感,而庸庸碌碌的常人仿佛能夠使人們不斷地求援共在的存在方式。魯迅“以克爾凱郭爾和尼采的那種激進的勇氣和激情表達自己的觀點”{7},向庸眾所承載的傳統進行口誅筆伐。對加茲達諾夫的精神發展有著重大影響的俄國哲學家列夫·舍斯托夫也認為庸眾是一種具有無形的神秘力量的共在,“雖然任何地方也沒有它并且也不能找到它,但是它卻以神秘莫測的方式深入人類生活,摧殘和扭曲生活,就像劫運、命運、天數、天命,無處躲避它,并且也無法擺脫它”{8}。魯迅思想形式的最鮮明的表達形式是他不妥協的論戰精神,是他從絕望中開始的文化政治立場。

魯迅和加茲達諾夫都受到基督教和佛教的重大影響。鴉片戰爭失敗后,基督教伴隨著列強的入侵而進入中國,并得到迅猛的傳播。魯迅曾三次購買《圣經》,文章中提到過耶穌受難十來次,在書房懸掛《夏娃》畫像,喜愛諸多受到基督教影響的哲學家和文學家,晚年與一些虔誠的基督教徒和教士交好,等等,可見魯迅受到了以《圣經》為代表的希伯來精神的深刻影響。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懺悔與救贖為魯迅的啟蒙思想提供了一定的價值反思之鏡,并轉化生成他具有犧牲精神的情感體驗和批判并超越的行為方式,他最終消解了宗教的終極關懷,回到現實的思想和人文價值層面,進而完成其話語轉型和精神重構。

與此同時,在中國人面臨信仰危機的深淵之時,中國出路何在的現實問題讓無數仁人志士開始在中國固有的傳統中尋求應對之策,近代中國佛教在此社會背景下重新振起,并被賦予富有時代特征的政治、文化和社會人生觀念。魯迅從小生活在佛教信仰氛圍濃厚的紹興,出生后便被父親抱到長慶寺拜龍祖法師為師父,取法名長庚,這也是其筆名常庚之淵源。魯迅自1908年起開始真正學習佛教,并在1914至1916年間用功研讀佛經,還與近代國內外佛教知名人士有交往,這在現存的《魯迅日記》中都有詳細記載。1936年魯迅撰文《我的第一個師父》講述了自己的佛緣。佛教既排解了魯迅的孤獨感,撫慰了其飽受誤解的心靈,又促進了他對人生境遇的反思和文學的創作。在他的文章中隨處可見一些佛教詞匯、寓言、故事和典故等,這使其文章變得寓意深刻,且富有諷刺性和幽默感。魯迅從個人的悲苦進而感受到他人精神的痛苦和死亡的慘苦,他懷有以己之身來擔黑暗的人間地獄之苦的悲壯精神。魯迅從一切皆苦的存在走向萬事皆空的虛無,在《野草》《過客》和《影的告別》等作品中體現了他的苦悶無奈和救世情懷,并且《野草》中自我懷疑和對話的文藝和心理之特征體現了魯迅思想意識的復雜性和矛盾性,其意識的沖突是當時中國文化空前危機的一種象征。

魯迅和加茲達諾夫都喜愛俄羅斯宗教哲學家舍斯托夫和基督教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并深受托爾斯泰的思想和創作的影響,但他們對前輩傳下了的精神食糧采取的是去粗取精的手段。俄羅斯民族是一個具有強烈宗教意識的民族,自接受洗禮以來,就認為自己肩負上帝賦予的神圣使命。“宗教信仰滲透到俄羅斯人精神生活的各個方面,并在俄羅斯民族精神、心理、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各個方面打下了深深的烙印。”{9}毫無疑問,加茲達諾夫的宗教意識受到具有強烈的崇高使命的俄羅斯文化的巨大影響。“俄羅斯文化中的人道主義,是一種別爾嘉耶夫稱之為基督教人道主義,它強調的是:在人的物質與精神二維中肯定精神維度的本質意義,在精神之維上體現著世界的普遍本質——上帝,人必須通過對精神之維的確認來實現自我。”{10}俄羅斯文學正是這種理念的體現。加茲達諾夫在上武備學校時,每天必須祈禱,還有宗教神學課。他在自己的多部小說中刻畫過神父的形象,但幾乎都是在對其有辱教規之行為進行無情的嘲諷。加茲達諾夫僑居法國時,佛教在法國十分盛行,在其小說文本的宏大敘事中有一些佛教題材。加茲達諾夫的短篇小說《水上監獄》中談到主人公季托小姐每天晚上都邀請兩三個人到她家聚會,經常對天主教、佛教和伊斯蘭教進行長時間的討論。加茲達諾夫后期的幾部長篇小說中經常出現“涅”“佛”“輪回”等佛教用語,有些小說的篇名就與佛教相關,如《佛的歸來》《朝圣者》和《覺醒》;并且短篇小說《漢娜》(1938年)完全貫穿著佛教情結。顯然,獨特的佛教主題的存在和傾向在加茲達諾夫小說中出現絕非偶然,反映出作家的哲學和藝術的演變之確定的規律性。

佛教是小說哲學體系的關鍵,加茲達諾夫的哲學特征是深度分析作為人的存在法制,相信內心的凈化,這些都接近于佛教的教義。正如研究者托特洛夫所說:“起初加茲達諾夫的研究不是后期佛教的宗教教義——大乘佛教,而佛教自身的教義——是導師,而不是神——他看到了在道德和精神的自我提升中,在人的啟示中釋放‘痛苦的可能性……感覺其存在的一切人的責任……”{11}小說《佛的歸來》的敘事人沒有陷入世界的荒謬,其“精神疾病”中反射出托特洛夫的輪回學說,在敘事人的生活中還能看到佛教道德的反射,敘事人對自己朋友的命運莫名其妙的冷淡,很容易在佛教/尼采的表態框架內來解釋。敘事人后來變得解脫是因為佛像的歸來,在象征層面他得到了寬恕。這說明他已經走上了一段精神啟蒙之路,他的行動,從佛教的觀點來說,是有意義的,引入了救贖動力的道德因素。《朝圣者》中搶劫殺人的皮條客弗雷格精神蛻變的歷程在小說中幾次出現,書中描寫了他充滿焦灼和痛苦的追尋:他既掙扎于對原有生活的留戀與排斥,又有對新的價值觀念和文化認同的懷疑和追求。這使他的精神流浪日趨焦躁和強烈,以至于他后來潛心山林,博覽群書,成為文化的朝圣者,虔誠地從哲學、文學和宗教思想進行個性探索來擺脫精神危機。這也體現了加茲達諾夫精神結構的一種建構歷程。

三、兩位作家的文學實踐

在中國近代的西學東漸之時,一些作家充滿熱情地接受西方文學,在他們所引用的西方文藝理論中存在著世界主義因素,這培養了他們的國際主義感情。魯迅欲以文學服務自己的祖國和人們的實踐,他的著譯與西方19世紀以來的各種思潮有著廣泛復雜的聯系。與之相對應,深受俄羅斯古典文學熏陶的俄僑作家加茲達諾夫在法國也受到西歐文藝思潮的熏陶,自覺地將其運用到自己的文學實踐中。

魯迅和加茲達諾夫的文學實踐都有反傳統和懷舊的特征,并對自己筆下的人物進行精神剖析,其創作總是隨著日常經驗和精神體驗的加深而與時俱進,并且他們對傳統的反對和贊同皆出于理性的思考和道德的關切。И.薩伊達諾夫認為小說是“建立在所采用的作為歷史時刻的個人生平的材料之上,可以被看成兩部分,既包括將個人命運納入到歷史前景的廣闊空間,同時又包括印在個人頭腦中的精神生活的事實。在這個人和歷史相互接近的時刻就產生了新的時代感。它需要新的形式”{12}。兩位作家都曾參加過文學社團組織,創辦報紙雜志:魯迅在1926至1930年間創辦《莽原》和《未名》兩份雜志(并在《未名叢書》中認真介紹前蘇聯文學),還創辦《奔流》雜志系統地介紹前蘇聯以外的西方文學,魯迅譯介了大量表現主義的論著。加茲達諾夫在巴黎還經常參加文學團體“游牧點”的文學活動。魯迅和加茲達諾夫進行文學實踐的時期正是現代主義勃興之時,其文學創作的表現形式、藝術風格、象征主義等都大膽采用和借鑒現代主義的文學創作手法,他們的創作思想也隨之發生了微妙而又顯著的變化。

早在1907年魯迅就舉出普希金、雪萊、裴多菲等西方詩人的例子來證明:詩人可以直接作為獨立于官方立場的預言家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通過文學的力量引導民眾進行伸張社會正義的活動或從事政治改革。魯迅運用卡萊爾、尼采、勃蘭兌斯等西方哲學家的論說來喚起年輕知識分子的理性主義以及對不合理制度的反抗。1918年魯迅第一次使用筆名“魯迅”發表《狂人日記》,這標志著他長達十年的蟄伏期結束。在1919年魯迅在《熱風·隨感錄五十三》中就提到了“立方派”和“未來派”,認為這兩個學派的新奇主張在中國未必被理解。而加茲達諾夫1926年在其處女作短篇小說《未來旅館》中就使用了鮮明的立體派(立方派)的表現手法,并對當時人們的精神匱乏進行針砭時弊的諷刺。加茲達諾夫在現代主義的軌道上開始自己的文學創作,具有象征主義、現代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綜合特征,進而不斷發展和更換其寫作技巧和審美原則。

對魯迅和加茲達諾夫的文學實踐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在其第一人稱小說中的敘述者“我”與小說人物之間構成的對話與潛對話的關系模式中蘊含著復調詩學。魯迅的第一人稱小說《在酒樓上》《孤獨者》《祝福》《故鄉》《頭發的故事》等小說的復雜性就是從其在多種獨立平等而有價值的多聲部的話語世界中體現出來。加茲達諾夫的第一人稱小說占他全部小說的30%,自傳性和復調是他小說的鮮明特征。在他們第一人稱小說中的記憶主題的敘事目的有所不同,“魯迅式”的記憶是為了更好的忘卻,為了抗戰黑暗和虛無的絕望;而“加茲達諾夫式”的記憶則近似同普魯斯特的哲學,是為了與時間和遺忘抗衡,為了在記憶中維持人的主體性。魯迅和加茲達諾夫獨特的存在主義書寫的詩學原則與現象學的、精神的、心理的敘事緊密結合。

正如薩特所說:“人們不是因為選擇說出,而是因為選擇用某種方式說出這些事情才成為作家的。”{13}諷刺是魯迅和加茲達諾夫的作品中最顯著的特征之一:魯迅的一些作品中充滿著政治火藥味,對政治的浪漫主義和革命的浪漫主義進行諷刺和指控;加茲達諾夫作品中始終關注戰爭對國家和人民的最大影響,辛辣地諷刺那些不顧國家民族的存亡和人民生死的各階層之人渣,諷刺敘事語調在描繪社會特征時產生了道德諷刺喜劇的元素。加茲達諾夫小說的紀實方面的實踐幾乎完全是由相似的“社會”印象組成:在短篇小說《夜間的伴侶》和長篇小說《政變》中以現實中的議員和總統為原型來塑造其小說的人物形象,在文中甚至直接引用真實的新聞報道。加茲達諾夫的自傳記性事件的變異從一部小說轉到另一部小說,它們被重寫,更大比重的虛構將自傳體概念從情節的外部視角轉入內部的接近作者的主人公的精神空間。從“二戰”開始到1948年這十年間也是加茲達諾夫文學創作的“沉默十年”,也是其精神結構的重構時期,這期間最顯著的文學活動就是在“二戰”剛結束就用法語出版的紀實小說《在法蘭西的土地上》,它真實記錄了從德國納粹集中營逃生的前蘇聯游擊隊和法國人民一起進行艱苦卓絕的反法西斯的抵抗運動。經歷兩次戰爭洗禮的加茲達諾夫不僅創作態度發生了根本改變,創作思想變得更加寬廣:加茲達諾夫在其后期的長篇小說《佛的歸來》中論及個人與國家的關系,以及個性精神在20世紀的卻失等問題。在教育小說《覺醒》中賦予“小人物”主人公以巨大的精神力量來抵抗死亡,作者將創作視為對抗虛無的唯一力量。加茲達諾夫在長篇小說《埃維利娜和她的朋友們》的所有人物都在尋找生活的意義,渴求對抗虛無,戰勝死亡。而在加茲達諾夫生前未完成的長篇小說《政變》中反映出他日益關注政治斗爭中政權的更替對國家和民眾的影響。

結語

“文學無論如何都脫離不了下面三個方面的問題:作家的社會學、作品本身的社會內容以及對社會的影響。”{14}魯迅一生都在為社會和民眾方面,積極地吶喊和奔走,成為中國現代歷史上最勇猛而悲壯的反封建戰士;但在個人和文學方面則帶有悲觀和頹廢的色彩,這種悖論關系也使他成為中國現代文化史上對傳統與現代同時進行質疑的思想家和文學家。而僑居異國的加茲達諾夫也為同胞們的生存權利執著地呼吁和實踐,其作品的自傳性特征表明其文學創作和自身的社會經歷及思想認知是同步發展的,但其犀利諷刺的文風與其自持內斂的性格也是相悖的。身處動蕩時代且憂國憂民的知識分子魯迅和加茲達諾夫,其精神世界里始終貫穿著對下層民眾的博愛和對其疾苦的悲憫情懷,其作品充滿著自由的精神、痛苦、心理和哲學的深度,不斷思考著生命的意義、孤獨、死亡和偶然性在人的命運中的作用。這兩位個體遭遇相似的作家在中俄相似的歷史文化環境下,他們所接受的一系列文化、文學和哲學宗教等相似因素使他們的現世生活分別選擇了殊途同歸的文學道路。他們在自己作品中提出的問題,今天仍然激勵著讀者去尋求更符合時代發展的答案。

{1} 俄羅斯科學院高爾基世界文學研究所集體編寫:《俄羅斯白銀時代文學史》,谷羽、王亞民等譯,甘肅敦煌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第5頁。

{2} 高旭東:《中西文學與哲學宗教:兼評劉小楓以基督教對中國人的歸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頁。

{3} 魯迅:《華蓋集·雜感,魯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頁。

{4} [俄]別爾嘉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觀》,耿海英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頁。

{5} [俄]津科夫斯基:《俄國哲學史》,張冰譯,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3頁。

{6} [美]李歐梵:《鐵屋中的吶喊》,尹慧氓譯,岳麓書社1999年版,第81頁。

{7} [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楊照明等譯,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第204頁。

{8} [俄]列夫·舍斯托夫:《曠野呼告》,方珊譯,華夏出版社1991年版,第87頁。

{9} 何云波:《陀思妥耶夫斯基與俄羅斯文化精神》,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7頁。

{10} 王志耕:《作為生命意義的俄羅斯文學》,《中國圖書商報》2006年9月5日,第A06版。

{11} [俄]托特羅夫:《在貧窮和太陽之間:論加伊托·加茲達諾夫》∥加茲達諾夫:《在克萊爾身旁的一個夜晚》,符拉迪高加索,1990年,第536頁。

{12} [俄]И.薩伊達諾夫:《怎樣存在和怎樣回憶(現代自傳和回憶錄小說》(俄文版),莫斯科,1981年,第7-8頁。

{13} [法]薩特:《薩特文集(文論卷)》,施康強譯,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頁。

{14} [美]韋勒克·沃倫:《文學理論》,劉象愚等譯,上海三聯書店1984年版,第94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中文无码h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国产色偷丝袜婷婷无码麻豆制服| 色欲不卡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成a人片| 99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 91精品国产丝袜| 91欧美在线| 综合色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AV中文|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www.youjizz.com久久|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天堂亚洲网| 欧美精品aⅴ在线视频|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国产视频 第一页| 国产99欧美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国产91高清视频| 91九色视频网| 免费不卡视频| 欧美日韩成人|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色偷偷男人的天堂亚洲av| 99这里只有精品6|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亚洲女人在线|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性欧美在线| 亚洲精品色AV无码看| 欧美日本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香蕉伊思人视频| 欧美激情伊人| 伊人无码视屏|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欧美一级黄色影院| 国产色伊人|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欧美啪啪一区| 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青青国产在线|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怡红院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级毛片yw| 色哟哟色院91精品网站 | 国产爽妇精品|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不卡的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综合网久久| 国产区91|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亚洲免费黄色网| 国产精品三区四区|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精品污污在线观看网站|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制服丝袜一区| 国产一区自拍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男女精品视频|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曰韩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999福利激情视频|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