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明珠的“工匠精神”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讓人耳目一新。
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
據統計,全球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 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為什么這些長壽的企業扎堆出現在這些國家,是一種偶然現象嗎?他們長壽的秘訣是什么呢?因為他們都在傳承著一種精神--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內涵
1)精益求精,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和極致,不惜花費時間精力,孜孜不倦,反復改進產品,把99%提高到99.99%。
2)嚴謹,一絲不茍,不投機取巧,對產品采取嚴格的檢測標準,不達要求絕不交貨。
3)耐心、專注、堅持,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真正的工匠精神在專業領域上絕不會停止追求進步。
4)專業、敬業的工匠精神的目標是打造本行業最優質的產品,打造其他同行無法匹敵的卓越產品。
“工匠精神”可以從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窺究竟。瑞士制表商對每一個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塊手表都精心打磨、專心雕琢。正是憑借這種凝神專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譽滿天下、暢銷世界。
新明珠的工匠精神
無獨有偶,新明珠集團董事長葉德林在集團新春工作報告中曾提到“工匠精神”。即我們要堅守做瓷磚的“工匠精神”,把產品做到極致,為消費者提供最好的產品。總理將這種“工匠精神”寫到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是對一個擁有、推崇“工匠精神”的企業的肯定。
新明珠集團目前擁有世界規模最大的建筑陶瓷企業,60多條先進生產線的墻地磚年產量超過2億m2,被譽為“中國磚王”,為中國建筑陶瓷奪得世界聲譽,產品暢銷100多個國家,其中拋光磚產品更勝于有“墻地磚王國”之稱的意大利。
葉德林董事長不僅是“十大新粵商”、“全國建材行業勞動模范”、“全國建材行業改革開放三十年代表人物”、“中國陶瓷行業杰出企業家”等榮譽榜上的耀眼明星,而且還帶領著一大批企業管理技術人才、經銷商走上了致富路。
葉德林董事長是耐心、專注、謙遜和善于傾聽的,并且意志堅定,總能守住自己心中那塊凈土。1990年,葉德林從水電所轉身“挽救”陶瓷集體企業,又在改革浪潮下決心創建民營陶瓷企業。從兩間默默無聞的小廠變成有一定規模的集團公司,不斷在行業陷入低谷時脫穎而出,在市場上成功“逆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供不應求。
正確判斷企業的發展方向,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堅持與經銷商共同發展;堅持多品牌營銷戰略;堅持“一條線、一品種、一規格、一花式”的專業化生產原則;堅持品質優先、技術創新和綠色環保,堅持就是認準了的原則不動搖。如產品質量和規模化生產可以通過一廠一種專業品種充分達到,那就必須這樣做;堅持是深思熟慮和果斷的決策,三水工業園是奠定新明珠產業轉移和大規模專業化生產的重要決策,葉德林在2003年前先后6次前往意大利、西班牙調研和傾聽不同聲音后才做出此決定。葉德林堅持并善于把握先機,敢于創造,同時也是我國陶瓷行業使用噴墨印刷技術的主要推動者之一。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高級顧問陳丁榮等專家介紹新產品和新技術,技術人員走遍世界采集重要信息,讓他獲得噴墨印刷技術在微晶陶瓷生產應用,將會引發行業“革命”性變化這一重要信息,很快組織技術攻關和大規模生產,一舉在市場上獲得成功。
企業要發展,更重要的是讓經銷商等合作伙伴與企業共同成長,共同做好這個事業。那就要求在任何情況下,不放棄做人和做企業的根本。企業走正路不僅能健康發展,而且也不怕外來干擾。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加上企業一直持續增長,目標制定的快了些,又適逢佛山產業調整,對傳統陶瓷業要限產整頓。“新明珠不行了”,某些惡意的謠言這時候在市場上傳播,令經銷商、供應商和銀行對新明珠有了“觀望”的看法。葉德林認為身正不怕影子斜,為了穩定軍心,同年12月19日,有3 000多總代理的“營銷戰略聯盟峰會”和“新明珠集團慶祝改革開放30年大型文藝晚會”等3場大型活動,讓業界確認了新明珠不變的實力。據說,一天3場大型活動的組織策劃僅僅用了短短8天時間,他們靠的就是企業內功、企業的協同力和執行力。活動第2天,經銷商、供應商和社會各屆對新明珠的看法就重新走上“正軌”,謠言不攻自破,信任又回到企業身上。2009年,整個集團還“報復性增長”,把2008年的業績都補回來了,并且良好的發展勢頭至今不減。
一個人的成功,依靠的是自己的品性和智慧;一個企業走向成功,無非是由一個人變成一個團隊。在新明珠,現在決策委有9名副總裁和1名副總經理。他們都分別負責某一個專業領域,如生產技術、銷售、財務、市場等。每一位都非常專業和敬業,形成企業從上到下的資源整合優勢,再加上專業生產、規模化生產和技術創新等,新明珠就這樣成為建筑陶瓷界大放異彩的領軍企業。但是,葉德林并不滿足現在取得的成功。他需要的成功不是已有的榮譽,不是已有的數字,而是繼續走在路上的事業。產品質量、性價比、規模、及時交貨、服務,哪方面都不能馬虎,要讓企業高效運營、依法經營、節能環保和處理好勞資關系,哪方面都不能有所欠缺。
葉德林說新明珠發展的2個關鍵詞:即“創新”和“文化”。
“創新”,到目前為止,新明珠獲得國家級發明專利22項、實用新型專利75項和大量外觀專利,為我國陶瓷企業擁有自主創新知識產權最多的企業之一。
“文化”是“立人立企”信念,先做好人才能做好企業。他不僅是要求自己這樣做,而且把這種信念傳導到企業每一個角落。“我們的每天的工作,都關系到2萬名員工和5 000多名經銷商,新明珠的產品多賣一點,就能多讓一個員工就業,就會多一個孩子能讀好書,多一個老人能安享年。”他總是這樣告誡新明珠的同仁。
在“創新”和“文化”后面,說到底是葉德林心中純粹的理想和目標指引著,讓企業在和諧的廣角鏡中良性運營,讓企業運營在產品鏈上尋找最佳著力點,以期獲得最佳的發展速度。企業從發展之初,就在做實和做好上下功夫。把質量做到極至,又通過技術創新將產品越做越好,新明珠的品質和品牌由此在市場上扎穩了腳跟。同時,把市場銷售主要工作交給經銷商,經銷商及時反饋市場信息,不斷幫助企業調整布局。現在,龐大的經銷商團隊遍布全國每個市縣,在與新明珠集團攜手并進的共同努力下,一些內地縣域經銷商年銷售業績也能從幾百萬元躍升到千萬元以上。這就是新明珠的“工匠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