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興春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主要從事兒童發展心理、學習與教學心理、教師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等領域的教學研究工作。
隨著社會對早期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幼兒教育的新聞事件也日益增多,不斷地沖擊著人們的眼球。早些時候幼兒園學位一位難求,人們吐槽入園難入園貴;如今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幼兒園教育質量,食品安全、教學內容、師幼關系等問題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家長們在選擇幼兒園時,也不僅僅看重幼兒園的園舍建筑、功能室、游戲器材、環境綠化等硬件環境,更看重幼兒園的辦園理念、辦園特色、教師團隊素質等軟環境,人們越來越關注包括幼兒園教師專業素養在內的幼兒園軟環境。
反觀當下,幼兒園教師群體的社會聲譽和經濟地位并不高,幼兒園教師自身的職業認同度也較低。在社會大眾眼里,幼兒園教育就是幼兒的游戲活動,幼兒在園主要是在“玩?!?,因此只要能唱會跳就能從事幼兒園教師工作,而不需要太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現實的幼兒教育中,確實又有大量的不懂幼兒、不懂教育的幼兒園教師充斥在教師隊伍中,不斷地出現傷害幼兒、違背教育規律的教育行為,這又進一步降低了社會對這一群體的評價。這些現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幼兒園教師缺乏專業性或者專業化水平過低。不少教師僅僅把幼兒園教師看當做是一種謀生手段、一個崗位、一份工作,而單單沒有把幼兒園教師看作是一種專業。其實,幼兒園教師不僅是一種職業,還是一份事業,更是一種專業。確切地說,幼兒園教師是一種專業化的職業。
專業化是幼兒園教師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幼兒教育特殊性的需要,同時也是來自社會及家長的期待。專業化是幼兒園教師通過專業教育拓展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技能,發展專業能力,最終形成專業自我的過程;專業化也是幼兒園教師通過接受教育和自我發展,從而使自己逐步成為專業人員的過程。
我國著名教育家顧明遠先生曾說過,社會職業只有專業化才具有不可替代性,才有社會地位并受到社會的尊重?;诖?,教育部于2012年頒布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以下簡稱《專業標準》),《專業標準》以“幼兒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為基本理念,從3個維度14個領域62項基本要求把幼兒園教師作為專業人員來看待,對幼兒園教師提出了更清晰明確和細致具體的要求;《專業標準》也表明國家將以“專業人員”的標準培養并要求幼兒園教師,以此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并提升幼兒園教育質量。而《幼兒園教師資格證考試標準》(以下簡稱《考試標準》)的核心同樣是強調幼兒園教育的專業性,它具體地指引著幼兒園教師的專業化目標和方向?!犊荚嚇藴省凡粌H明確了幼兒園教師的基本入職要求,還體現了幼兒園教師的專業屬性,使幼兒園教師與其他類型的教師區別開來。由此可見,無論是《專業標準》,還是《考試標準》,都明確了幼兒園教師的專業人員屬性及專業要求。
要成為一種專業化的職業,幼兒園教師首先應有專業自主?!秶H教學與教師教育百科全書》對教師專業提出了五個判斷標準,其中之一就是個體具有高度的自主權。幼兒園教師只有享有專業自主,才能獲得自在地獨立創造的空間,迸發出教育激情。專業自主意味著幼兒園教師能夠按照專業人員的要求和規則,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開展教育活動。具有自主性的幼兒園及幼兒園教師要堅守自己的教育底線和專業標準,就不能一味地迎合非專業人員及家長的需求。
要成為專業人員,幼兒園教師還必須形成專業自覺。專業自覺是幼兒園教師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專業性清晰認知,明確教師專業的特點,形成堅定的專業信念和崇高的專業理想,主動維護教師的專業聲譽。幼兒園教師要認同自己所從事工作的專業性,認識到幼兒園教師不只是自己的謀生手段,工作也不只要求“技術含量”,而且還應有“專業含量”,對教育工作的專業性堅信不疑。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自覺還需要將外在的專業標準和要求內化為自己的專業理想信念,并不斷地將專業理念和專業知識應用于教育實踐,從而發自內心地維護教師的專業地位和專業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