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永梅煙臺日報傳媒集團,山東煙臺 264001
?
媒介融合背景下民生新聞的發展
鮑永梅
煙臺日報傳媒集團,山東煙臺264001
摘要如今,我國新聞傳播行業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就是媒介融合。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電腦、電視和手機等新媒體成功突破壁壘逐漸走向融合。當文字、圖片、視頻與音頻成為一個統一性的媒介聯盟后,新聞傳播行業的各個方面都會受到深刻的影響。民生新聞是新聞界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媒介融合的影響下,也會產生相應變化。文章嘗試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民生新聞的發展,意在起到一定的啟發作用。
關鍵詞媒介融合;民生新聞;發展
所謂民生新聞,是在普通老百姓現實生活中,對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進行報道,使用的語言通俗易懂,旨在提升老百姓理解新聞的能力,在當前形勢背景下,民生新聞在百姓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由于它能夠更好地體現人民想法,以人民生活為素材,陳述人民最關心的問題,所以民生新聞一直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青睞與認可。當今時代是一個媒介融合的時代,這種形勢對民生新聞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如何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獲得可持續發展,是民生新聞必須慎重考慮的重要問題。
媒介融合是信息技術時代迅猛發展的重要產物,具體是指若干種主流傳播媒介之間的有機融合,共處于一個生態系統中。電視、互聯網和手機移動通信三者互相作用,大大促進了媒介融合的進程。在媒介融合進程中,電視、互聯網和手機移動通信相輔相成,在保持各自原有傳播優勢的基礎上,還進行相互借鑒,探索新的傳播渠道。毋庸置疑,媒介融合使得文字、圖片、視頻與音頻等載體集結在一起,對社會大眾的現實生活帶來了深刻影響和巨大便利。比如微博、微信和App等應用,使得每個網民都擁有自己的“自媒體”和龐大數據庫。網民也可以通過智能手機瀏覽網頁、觀看新聞,并參與新聞話題的討論。從宏觀角度而言,媒介融合已經從生活走向精神領域,使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媒介融合趨勢給民生新聞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2.1媒介融合擴大了民生新聞的信息來源
在傳統視域下,民生新聞的幾大來源分別是:來自記者的大力挖掘,這需要記者有良好的分析能力和辨別能力;來自職業線索人提供的信息;通過獎勵方式使民眾提供信息;從民眾對某些事件的投訴中挖掘信息。隨著新媒體的蓬勃發展,互聯網、智能手機等都可以成為民生新聞的信息來源。如今,智能手機和家庭DV已經普及,每個人都可能隨時看到如同新聞現場一樣的場景,并隨時發布信息,暢談自己的感受,民生新聞可以從這些信息中挖掘到有用的信息素材,以此豐富內容含量,吸引受眾的關注。現在,已有不少民生新聞欄目組建立了隨手拍微信群,讓社會大眾上傳現實生活中遇到的新鮮事和趣味事,編輯通過篩選和整理后在新聞中播出,實現信息共享。
2.2媒介融合改變了民生新聞的形態
媒介融合的趨勢已經不可阻擋,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中,使得民生新聞也開始改變報道角度,更加傾向于從群眾視角去報道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并使用更加大眾化的語言去表達新聞內容,拉近與群眾的心理距離,使群眾感覺民生新聞的內容不是那么高高在上、遙不可及。同時,媒介融合的趨勢使得每個群眾都可以成為民生新聞的記者,擁有智能手機或電腦已經不是難事,每個人都可以拿起手中的設備拍下自己看到的場景,并及時上傳到相關網絡平臺中,與大家共享。民生新聞通過報道群眾收集到的信息,可以改變新聞的傳統主導權,形成一套以普通老百姓為主體的新聞報道新形式。另外,媒介融合使得社會大眾得以在各個平臺中(微博、微信、App等)看到民生新聞,這使得民生新聞的
社會影響力更大。
2.3媒介融合促使新聞工作者不斷提高專業素質
各種新媒體呈現如火如荼的發展之勢,新聞工作者只有不斷提高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才能從容應對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突發情況,以更好的狀態為社會大眾呈現更好的民生新聞。民生新聞一般采取現場直播的方式,進而凸顯更加形象化的傳播效果,引發社會大眾的共鳴。這就需要新聞從業人員要不斷提高綜合素質,使民生新聞吸引大眾關注。同時,媒介融合的趨勢使得直播常態化技術開始滲透到民生新聞中,錄制民生新聞時,每個觀眾都可以零距離地觀看新聞現場,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要能在最短時間內趕到新聞現場,向廣大群眾實時傳播現場信息,并借助直播常態化技術,使觀眾第一時間了解新聞現場的情況。
民生新聞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在選擇新聞形式時,首先。要考慮到滿足新聞傳播規律,即堅持真實性的基本原則,不能報道胡編亂造的新聞。其次,要結合廣大群眾的觀看口味。媒介融合背景下,信息來源呈現碎片化特征,這就需要民生新聞欄目組要進行嚴格把關,進行適當加工才能傳播,以此正確引領社會輿論??傊诿浇槿诤媳尘跋?,民生新聞要摒棄“三俗”,并利用新媒體的互動功能與大眾加強交流,為他們呈現健康、和諧的新聞內容,引導社會大眾形成正確的新聞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柳溪.“新”媒體“新”民生——電視民生新聞的媒介融合策略[J].電影評介,2013(2):76-79.
[2]王佳.媒介融合環境下的電視民生新聞發展路徑研究[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7):300.
[3]董天策.民生新聞:中國特色的新聞傳播范式[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6):88-95.
[4]余濤.新時期電視民生新聞視角探微[J].新聞傳播,2013 (11):72.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360(2016)10-0059-01
作者簡介:鮑永梅,煙臺日報傳媒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