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媛天津廣播電視臺,天津 300000
?
媒介融合下我國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研究
于媛
天津廣播電視臺,天津300000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也得到了飛速發展,同時新媒體也就相應的出現了。新媒體的出現,帶動了媒體傳播平臺的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傳統的傳播媒體為了能夠迎合時代的發展,以至于不被時代的步伐所拋棄,各個類型的傳播媒介進行了相互融合,各個媒體之間的界限越來越小,彼此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大,形成了具有新面貌的媒介傳播手段。
關鍵詞媒介融合;新聞;節目;創新
電視新聞節目作為一種電視節目進行傳播,在各種類型的媒介相互融合的背景下,電視媒體也要進行相應的改善。只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才能夠立于不敗之地,不然,早晚會被時代的新產物所取代,成為時代的棄兒。所以,電視媒體要認真研究媒介融合的特點和優勢,然后,根據電視新聞本身所具有的優勢進行合理的結合,實現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以保持和提高觀眾的需求量。
1.1融合后的媒介具有技術化和全能化的特點
媒介的融合主要是指技術之間的融合,其中媒介的融合需要數字技術的提高為保障,所以要想實現媒介的融合,必須是在信息技術、數字技術以及廣播技術的大力發展為前提的,所以既然媒介實現了相應融合,就說明了數字技術、信息技術以及廣播技術等都實現了快速發展,即說明媒介融合具有技術化的特點。
不同的媒介主要傳播不同的文化。既然媒介實現了融合就說明,各種文化也實現了共同傳播的特點。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優雅文化、世俗文化、高等文化等各種文化也呈現出了兼容并包的特點。所以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所傳播的文化是全能的,即媒介融合呈現全能化的特點。
1.2融合后的媒介具有信息內容的集約化生產和全民新聞寫作的特點
以往的媒介具有自己獨特的生產和傳播特點,所以在媒介融合后,新的媒介將各個類型媒介的生產和傳播的優勢進行融合和加工,改變之前彼此獨立各自經營的模式,轉而向著具有多種生產和傳播手段的媒介發展,將信息內容的收集工作的成本大大降低,同時也產生了具有獨自特色的“融合新聞”。
另外,媒介的融合,打破了以往新聞撰寫是由專業的電視新聞工作者完成的界限,為各位大眾提供了發揮能力,和發表觀點的平臺,即呈現出了全民新聞寫作的特點。這樣的新聞寫作的特點更能夠體現新聞的真實性、客觀性,能夠吸引更多的觀眾。
1.3融合后的媒介具有內容和傳播渠道相互融合的特點
因為媒介的融合,實際上就是將信息技術、數字技術以及廣播技術等各項技術的融合,所以融合后的媒介,具有多種渠道進行信息的收集和傳播。在渠道的多樣化的影響之下,收集的信息的內容也變得更加全面,也具有融合的特點。
2.1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個性化特點
要培養電視新聞節目的個性化特點,首先,要努力提高電視新聞欄目的獨特性。隨著媒介的融合,電視新聞節目的工作人員所接受的信息的內容幾乎都是一樣的,所以要想贏得觀眾的關注,這就要求電視新聞節目的工作者,面對著大量的信息,要努力的從其中找到亮點,并且努力從其中解讀出不同的信息,做別人不敢做之事,問別人不敢問之問題,挖掘出具有特色的信息。為自己的電視新聞節目創造出屬于自己獨特的觀點,設計出電視新聞欄目的個性化。
其次,要注意提高電視新聞欄目的品牌化。只要創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電視新聞欄目,就可以擴大電視新聞欄目的影響力,提高電視新聞欄目的傳播力。因為電視新聞的品牌創造是一個具有嚴密性、
有序性、龐大性特點的系統過程。這就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員(包括收集信息的記者,進行策劃的編輯,顏值高的主持人等)、欄目標志等等各種電視新聞系統的元素,都要體現電視學新聞節目的特點,都要嚴格遵循電視新聞欄目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尤其是工作人員都要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打造出良好的電視新聞欄目效果,創造出電視新聞欄目的品牌。
2.2掌握好電視新聞節目中娛樂新聞的質量和數量
電視新聞節目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弘揚高尚的人格,優秀的中華文化,完善社會道德,提高人民大眾的思想道德素質,所以電視新聞節目中所涉及到的娛樂新聞一定要注意其質量和數量。在質量上,一定要注意是弘揚正能量,批判社會險惡的,不能傳播不良信息,為未成年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在數量上,注意不要過多,不要超過對社會或者國際信息的報道,為人們了解國家大事提供方便。
面對著媒介的融合,傳統的電視新聞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果要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繼續生存下去,就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革和創新。電視新聞節目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努力,就是為了能夠迎合社會的發展,雖然媒介的融合對傳統電視新聞節目來說是挑戰,殊不知也是一個使其變得更加頑強的機遇,所以傳統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前景,就要看電視新聞節目的工作人員將要進行怎樣的改變。
參考文獻
[1]陳爽.媒介融合下我國電視新聞節目創新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學院,2013.
[2]吳聰.媒介融合下我國電視新聞節目創新中面臨的問題探討[J].視聽,2015(11):46-47.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360(2016)10-0078-01
作者簡介:于媛,天津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