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龍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6-000-01
摘要根據體制機制建設工作的總體部署,中原油田將采油廠原來的生產單位進行了改制重組,組建了“油公司”模式下的基層油氣生產單元,梳理了機關和后勤保障體系。在此基礎上,調整各級單位和部門的管理職能,梳理優化業務流程,實施信息化改造,優化組織和人員結構。在此新常態下,如何從實際出發,找到加強基層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徑和方法,是一個值得重視和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新常態基層黨建思想政治工作
一、新常態下基層黨組織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在以經營效益為中心條件下,油氣生產單位由原來追求油氣產量轉變為追求利潤最大化,生產經營效益指標是剛性任務;而基層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往往被視為“軟指標”,基層黨組織的各項工作受到相對削弱。
二是個別基層單位領導干部對黨建工作重視不夠,局限于貫徹上級文件精神,缺乏對本單位實際情況的調查研究,工作推動力不強,工作職責難以真正到位。
三是理論學習和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薄弱環節,黨員教育弱化。改制后的基層單位有很多職工外出闖市場,流動性大,時間長了各項活動制度不能堅持;有的單位開展活動流于形式,不能與本單位生產經營緊密結合,效果不理想。
四是由于人員精減,有的基層黨支部書記履行職責不力,尤其是一些兼職支部書記由于生產經營任務較重,投入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精力不夠,對生產經營性工作熱情高,對黨支部工作關心不夠,影響了基層黨組織的建設。
五是基層黨組織人員變動比較頻繁,個別黨員對組織關系接轉不不及時,兩邊掛“空檔”, 造成組織生活落實不到位,削弱了基層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開展。
六是監督機制不健全。有些基層組織中沒有完善的監督制度,考核力度不大,監督職能不能正常發揮,處理問題往往就事論事,基層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無“法”可依。
(二)造成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是外部項目部黨建工作缺乏有效的工作機制,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黨政主要領導的自身素質。就采油管理區而言,主要的效益在油氣生產經營上,有很多黨員在外部闖市場。對這些黨組織如何發揮作用,黨員如何教育管理,雖然在實踐中采取了一些措施,積累了一些經驗,但還沒有形成比較成熟的工作機制。
二是基層黨建工作方式的轉變,明顯滯后于企業機制體制改革發展的需要。從橋口采油區的情況來看,施工隊伍分布在新疆、四川、陜西等不同地區,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難度很大,臨時黨組織逐漸增多。在較短的時間內如何開展黨建工作,尤其是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實現有效化、連續化和制度化,從工作方式上講,目前還沒有摸索出成功的辦法。
三是對生產經營和黨建工作關系的認識不到位。由于人員大幅減少,人均工作量增加,時間緊、任務重,干部職工每天的工作十分繁重,很難擠出黨建工作的時間和空間;有的人認為黨建思想政治活動作用不大,即使有時間和空間,也不認真開展。
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途徑探討
為了更好地解決存在的問題,施工企業應該根據新的形勢和任務,結合每個具體單位的特點,在工作內容、方式、方法、機制上不斷改進創新。
(一)進一步加強基層領導班子建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抓得好不好,關鍵在于領導,可以說領導班子的認識水平和執行力,決定了一個單位的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通過優化結構,實現領導班子的“新老”搭配,既保證領導班子把方向、謀全局、抓大事的能力,又保持班子敢打敢拼的精神和接受新事物開拓新思路的朝氣,使基層班子的整體水平得到較好地發揮。同時,要強化民主監督,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的民主決策制度,防止獨斷專行或搞“一言堂”。另外,還要積極領導廣大職工參加單位重大事務的民主決策,使基層黨組織在接收職工群眾監督中,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二)加強基層黨支部書記的培訓和教育。基層黨組織書記是基層黨組織的“領頭雁”,素質高低和工作能力的強弱,對基層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極為重要,直接關系到基層黨組織能否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因此,要實現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目標,必須加強對黨組織負責人的培訓和教育,重點抓好政治理論和專業知識學習,提升理論素質和工作能力,使其具有組織群眾、發動群眾和服務群眾的能力,管理本單位的能力,協調矛盾、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努力提高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新常態下,基層油氣生產單位黨員的先進性,主要表現在充分發揮骨干、橋梁、紐帶的作用上。油氣生產單位要注重運用多種方法、多種渠道,在基層黨員干部中倡導和樹立新的學習理念,激發學習熱情,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和“三高”型黨員隊伍。
(四)堅持以生產經營為中心,不斷創新黨組織的工作方式方法。黨建思想政治工作要緊密圍繞生產經營來進行,把提高黨員思想政治素質與提高業務能力結合起來,既要重視科學理論的學習,又要大力倡導黨員學技術、學業務、學管理,成為本崗位的行家里手。要結合油氣生產單位的特點和實際,在保證正常生產經營的前提下,采取集中與分散、脫產與業余等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組織活動。要適應生產經營組織結構多元變化的趨勢,適時調整組織設置和隸屬關系,保證哪里有生產隊伍,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的組織。
(五)健全企業黨建工作制度。《黨章》和相關法律都對加強企業黨的建設作了原則性的規定,但亟待制定與之配套的操縱性較強的制度和規章。健全黨建工作制度,要本著精簡、高效、協調的原則,有利于企業黨建工作的開展,有利于企業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和戰斗堡壘的發揮,有利于企業黨組織加強對共青團、工會等群眾組織的領導。對基層單位的考核不能單憑生產經營指標,應該把黨建工作的成效作為重點之一,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