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寒冰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6-000-01
摘要近年來,信息技術呈爆炸性的發展,基于信息技術的網絡化現今已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技術。因此,企業團委應加強培養信息素質和網絡技術,以促進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本文將詳細分析網絡時代企業團委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機遇以及問題,并闡述企業團委在網絡時代中應采用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網絡時代企業團委思想政治
最近幾年來,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極為迅速,對企業團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企業團委傳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有了新的變化,團委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成為現今企業團委亟需思考的主要任務。
一、網絡時代下企業團委思想政治工作開展面臨的機遇
(一)豐富手段
利用企業內部的局域互聯網,員工可以自由地下載自己需要的共享資源,如法律條文、學習材料、理論文章等,借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擺脫低效率的傳統工作方式,如存報紙、剪窗口、抄資料等。工作效率得到顯著的提高,以往數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卻能大幅度減少工作時間。同時,員工獲得的內容被進一步補充完善,也提高了宣傳的質量。而且,網絡時代的思想政治學習的開展有了更加便利、快捷的載體。
(二)增加教育覆蓋面
以往企業團委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常用的只有聽報告、聽廣播、開會、談心等,由于這些形式受到時間的限制,所以教育效率較為低下。而在網絡時代下,企業員工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接收教育信息。在以往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為了通過宣傳典型事跡來實現教育目標,就必然會召開大型的報告會。但在網絡時代下,企業團委完全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將典型事跡制成視頻投放到網上,使教育覆蓋面擴大。
二、網絡時代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問題
隨著企業網絡平臺建設的進程不斷深入,網絡已經覆蓋了一片較廣的區域,其中包括員工宿舍,積極開展各方面的工作,如政策宣傳、企業管理、知識學習等。然而企業團委在享受網絡帶來工作上的便利的同時,也應該明白,互聯網為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問題。
(一)網絡的開放性引起的問題
互聯網是傳遞信息的系統,本身就具備較強的開放性,而網絡用戶存在性別、年齡、國家、地域等方面的差異,這也說明他們的文化類型、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差異,因此,網絡上的信息也相應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必然會有一些不良的信息被傳遞,如色情、暴力等。由于網絡中存在這些垃圾信息,必然會給主觀性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帶來沖擊,即信息污染或精神破壞。
(二)網絡多樣化引起的問題
互聯網中傳遞大量的商業娛樂信息,相比枯燥乏味的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人們更加容易被極具感官刺激的商業娛樂信息吸引,而這將會降低員工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同時一些極具成功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也會輕易淹沒在大量的信息中。
三、加強現代企業團委在網絡時代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應對策略
(一)加強網絡技術和信息素質的培訓
網絡時代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進行創新,以提高對網絡時代新特點的適應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網絡技術和信息素質的培訓,督促他們認真學習和研究信息技術,使其能夠了解互聯網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意義,提高思想政治覺悟、時代意識、技術操作能力,從而培養一支即具有思想政治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又具有高水平的網絡技術和信息素質的綜合型思想政治工作團隊。
(二)加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說服力和滲透力
通過網絡的傳播能力強、滲透性高的特點,將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內容作為企業網絡宣傳的主要任務,從而將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感染人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同時,面對信息繁雜的網路環境,對員工的素質將會是一場考驗,因此,還應開展培訓提高員工的信息素質和網際道德,增強他們對垃圾信息的抗干擾能力,提高員工自律能力,將文明上網的思想貫徹到員工的思想中。
(三)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首先,確定網絡為企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的載體,在網上積極開展教育宣傳工作,將網路定為員工獲取信息和知識的主要工具。在網上,設立思想政治專欄,積極組織各種各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同時推行網上調研活動,加強與員工的交流,了解員工的最新動態,制定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案。其次,加強網絡媒體的應用。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網絡媒體的運行方式發生變化。企業團委也必須緊跟步伐,提高創新的意識。同時對于不良的信息,采取禁止、否定的態度,應采取引導和監控,控制網上輿論的走向,實現教育的目的。
四、結語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企業團委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使思想政治工作效率有明顯的提高,然而,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有不少。因此,企業團委必須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才能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霞.如何做好網絡時代背景下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J].中外企業家,2013.02.
[2]謝玉華.淺談網絡時代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03.